分享

培养优秀孩子的“捷径”:少打击,多肯定

 王海根xr53h98j 2019-01-10
培养优秀孩子的“捷径”:少打击,多肯定
培养优秀孩子的“捷径”:少打击,多肯定

上周末,表妹一家带着女儿依依来做客。

依依和小炮弹坐在地上搭积木,看着依依搭的积木又好又高,我夸了她一句:“依依积木搭的真好。”

在旁边坐着的妹夫笑着回应道:“好什么好,弟弟都能搭这么高了。”还用手指着旁边指导她:“你看看,这里没搭好,再高一点就掉了。”

妹夫认为,孩子不能夸,要打击一下,不然容易骄傲。

依依努力地再放上一块积木,果然,哗啦一下全倒了。

“我说会倒吧,你看看。”妹夫无奈地笑道。

依依生气地扭过头,再也没去碰那些积木了。

依依翻其他玩具,正研究着,妹夫又来打击她:“这个弟弟都会玩,你怎么这么笨,连开关都找不到啊?”

就这样,依依越来越胆怯,最后独自坐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弟弟玩,什么都不愿意碰了。

培养优秀孩子的“捷径”:少打击,多肯定

许多父母打击孩子,本意是希望孩子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去改正,变得更优秀。

事与愿违的是,打击式教育常常换不来进步,更多的是换来自卑和创伤。

培养优秀孩子的“捷径”:少打击,多肯定

心理学上有个“标签效应”,当一个人被贴上一种标签时,无形中会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标签的内容相一致。

父母经常打击孩子,说孩子这不好、那不行,孩子内心会被贴上 “我不够好”的标签,这个标签一旦钉进了孩子的心里,就很难再拔出来了。

像是种下一颗自卑的种子,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在孩子内心肆虐地生长,最终吞噬掉整个灵魂。

董卿回忆道,小时候,父亲对她的教育十分严厉。

培养优秀孩子的“捷径”:少打击,多肯定

在女孩子爱美的年龄,爸爸不给她照镜子,说:“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

董卿喜欢新衣服,她的爸爸也强烈制止,说女孩子不能把太多心思花在打扮上面。

每次吃饭,董爸爸就开始数落孩子:“这应该怎么做,那应该怎么做。”

父亲的打击,让董卿觉得“不是亲生的”。

她曾在阳台上写下:“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当时的她,才刚刚初中毕业。

现在,董卿在大家眼中已经很成功、很优秀,可是,她依然每天都会反思自己还有哪里做得不够好。

她回忆小时候最高兴的事,竟是看到爸爸出差。

只要不看到爸爸,她就很高兴。

父母认为孩子要成功,需要逼他一把。

“逼一把”就是要求格外严苛,也许把孩子“逼”成功了,但也成功把孩子“逼”走了。

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你我一样的平凡人,因为小时候父母的打击,给自己贴上“不够好”的标签,终其一生,努力地奋斗,仍然换不来父母的一句肯定。

培养优秀孩子的“捷径”:少打击,多肯定

因为你再优秀,也会有更优秀的人出现。

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沿袭了父母苛刻的完美主义,生活在对自己不满意,对他人的吹毛求疵中。

面对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始终困惑、迷茫,有时无意中伤害了别人,也刺痛了自己。

培养优秀孩子的“捷径”:少打击,多肯定

很多父母把打击孩子,称为“建设性的批评”,目的是希望孩子能看到自己还有改进的余地,希望孩子更优秀。

这其实是悖论,你想让孩子优秀,就应该给孩子注入优秀的土壤,而不是倒入一堆垃圾,“为了使孩子更好,先让他们感觉更糟”。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无条件的接纳,当《少年说》中袁璟颐同学对妈妈喊出“为什么我的努力你一点也看不见”时,她的内心是多么的无助和绝望。

她恳请妈妈能看见自己,接纳那个不怎么完美,却一直努力向上的自己,而妈妈却还在用一堆道理去打击孩子,至始至终都没给孩子一个肯定。

培养优秀孩子的“捷径”:少打击,多肯定

而福原爱妈妈的教育方式,才真正地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建设性的指导”。

在孩子面前,她的妈妈从不打击孩子。

孩子赢了,她会大方地微笑称赞“真不错”。

别的小朋友打输了球,下场哭,他的家人则使劲地推开孩子,语气中带有责备和强迫“快上去”,“是要弃权吗”。

而小爱打输了球,下场哭,妈妈虽然也很着急,但一直在积极地肯定孩子,“没关系,记住我们的暗号”。

“集中、时机。”母子俩的暗号是福原爱心中的定海神针,时刻鼓励着她不慌、不乱。

所以福原爱很快进入状态,一下扳回了局面。

培养优秀孩子的“捷径”:少打击,多肯定

正如纪录片所说:最棒的相逢,是引领她一直向前、一直守护她的妈妈。

妈妈的鼓励和肯定,像黑夜中的一道光,时刻照亮孩子前行。

培养优秀孩子的“捷径”:少打击,多肯定

打击教育,只有打击,没有教育。想要孩子获得真正的成功,父母要首先从接纳孩子、肯定孩子做起。

● 多看到孩子的闪光点

有句俗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的就是期待效应: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就说她是怎样的人。

期望就如同一把双刃剑,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把人拉向坏的深渊。

多看看孩子的闪光点,给予更多的正面期待,孩子的内心会植入“我真的行”的信念,还有什么事是做不好的呢?

培养优秀孩子的“捷径”:少打击,多肯定

用积极归因失败,培养乐观的孩子

积极乐观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乐观需要从小培养。帮助孩子把挫折归因在“暂时性”“特殊性”“非个人性”,能使孩子在挫折中习得乐观的思维方式。

比如,孩子搭积木掉了,我们可以告诉孩子:“这次搭不好没关系”(暂时性),“只是一次小失误”(特殊性),“要是别人这么搭,也是会掉下来的”(非个人性)。

积极的解释,能让孩子乐观地看待问题,快速从悲观的情绪中走出来,积极寻找应对挫折的方式。

培养优秀孩子的“捷径”:少打击,多肯定

● 和孩子共同面对失败

面对失败,孩子产生了一次自我否定,已经很沮丧,更不需要再一次被父母否定。

父母正向的引导,能帮助孩子更快地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积极地解决问题,最终取得进步。

就像福原爱的妈妈,面对孩子第一场比赛止步于18强的遗憾场面,妈妈并没有气馁,而是和孩子共同面对,找出原因,鼓励孩子“我们是技术不行,回去这一年会好好练习发球,明年再来”。

福原爱在妈妈的帮助下,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改掉了自己错误的发球姿势,拿到了冠军。

培养优秀孩子的“捷径”:少打击,多肯定

父母将孩子带到人间,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

面对挫折,即使被全世界打击,只要爸爸妈妈的一声肯定,孩子就能立马从冰冷的绝望之谷跳出来,凝视温暖的太阳。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积极肯定的爱中,茁壮成长,笃定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