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哪里是挫折教育?分明是坑孩子!

 清茶505 2017-03-01

你好,我是小果

心理咨询师+四岁小男孩的妈妈+讲故事的人

在这里,我和你一起探讨育儿之道,探索自我成长之路


01

 

游乐场里,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在搭积木,他在用各种长方体的积木搭成一个更高更大的长方柱。长方柱已经很高了,他站起来继续搭建。

 

男孩的爸爸坐在旁边看手机。突然他抬起头来,看见儿子的杰作,脸上明显有一丝欣慰掠过。

 

不料他看着看着突然做出一个令人费解的举动。孩子转身去拿新积木的时候,他笑笑,然后轻轻抽掉了长方柱底部的一块积木。咦,他是突然想玩高难度挑战一下这个长方柱的平衡极限吗?在他抽第二块积木的时候,被孩子发现了。孩子大叫:“别动!”但为时已晚,长方柱哗啦塌成一堆。

 

男孩涨红了脸,狠狠地瞪着爸爸,大吼一声:“你干嘛!”

 

周围人听见吼声转过来看。孩子爸爸大概感到被孩子吼很没有面子,有点尴尬,他凶巴巴地也朝孩子吼过去:“怎么跟我说话的!”

 

男孩说:“你把我的积木弄倒了!”

 

男孩爸爸:“那又怎么样?!”

 

男孩:“你是故意的!”

 

男孩爸爸:“我是故意的怎么了?你再这样跟我说话,看我不揍你!”

 

男孩不再说话,委屈和愤怒终于决堤,哇一声哭了。

 

男孩爸爸:“哭什么哭!多大的人了,这么点挫折都受不了!看你那副熊样子!”

 

爸爸说他是故意的,这是气话还是实话?

 

难道他是在有意制造挫折,想以此给孩子做一次“挫折教育”?



 


02


“挫折教育”是这些年的一个新词。我们中国家长常常被批溺爱孩子,过分保护孩子,让孩子成为了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点风雨。这一点大家很容易达成共识,因为相比于我们的父辈,我们的生活条件无疑好了很多,至少从小不愁吃不愁穿,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没经过什么大苦大难。而我们的孩子生活条件正在越来越好,好得让我们羡慕,加上新一代的父母学习能力都比前辈提高了很多,所以当“不能溺爱孩子”这个声音不断地响起,很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思。在这样一种“全民心态”下,挫折教育一被提出,就快速地普及了起来。

 

比较明显看到的一个现象是,当孩子摔倒,家长不再急于去扶起孩子,而是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包括老人,在这一点上也很容易和年轻父母保持一致。这总体上来说是不错的。

 

但是,任何一种教育理念提出来,总有人要走极端。很多家长往往没有弄清楚什么是挫折教育,就开始义无反顾地按照字面理解开始了所谓挫折教育。

 

心理学上的“挫折”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

 

一是挫折情境,即干扰和阻碍意志行为的具体情境;

 

二是挫折认知,即指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

 

三是挫折反应,即指个体在挫折情境下所产生的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即挫折感。

 

其中,挫折认知是核心因素,挫折反应的性质及程度,主要取决于挫折认知。

 

一般来说,挫折情境越严重,挫折反应就越强烈;反之,挫折反应就轻微。但是,只有当挫折情境被主体所感知时,才会在个体心理上产生挫折反应。

 

比如:搭了半天的积木倒了,即是挫折情境;积木倒了这件事很糟糕/很可怕/很烦人……就是挫折认知;随之产生的沮丧/害怕/焦虑/生气……便是挫折反应。伴随着挫折反应,也可能有受挫行为,比如摔东西、打人、哭泣、不再玩了等。

 

小果的理解,挫折教育主要是在对挫折认知做工作,以影响挫折感,克服或适应挫折情境。同时也对挫折感做工作,比如父母的乐观态度和对孩子的鼓励,都在减弱着挫折感。

 

比如,积木倒了,如果认为这很正常,没关系,那么这个挫折情境就没有或较少产生挫折认知,也就不会有或较少有挫折感。然后我们很可能就会找出原因,然后换一种方法再去试一试。

 

挫折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对挫折有这样一个认知和感受:挫折是正常的,挫折是可以或可能被克服的。

 

只有经历过挫折,才能认识挫折。

 

而如果多度溺爱孩子,包办代替或太快帮助孩子,这就会让孩子失去经历挫折、依靠自己去克服困难的机会,得不到锻炼和自我学习。长此以往,可能孩子稍微经历一点挫折,就会束手无策。

 

在这个基础上来说,父母重视挫折教育当然是一件好事!



 


03


然而,很多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时,往往有三个误区:

 

误区一,否定挫折感受。


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对挫折的适应性认知还应包括:不仅挫折是正常的,挫折感——沮丧、害怕、生气、焦虑——也是正常的!

 

父母常常否定孩子的情绪,像文章开头的故事中那位爸爸骂孩子的一样,认为孩子哭就是受不了挫折。其实不然,接受挫折需要一个过程,哭完擦干眼泪重新再来也是抗挫力很棒的表现,只是我们要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释放负面情绪,然后帮他理解挫折。

 

而否定孩子的情绪,无疑是在扩大加深挫折感。


很多时候,让孩子受挫后不能振作起来的不是原始挫折,而是他人(尤其是父母)对自己的看法评价等这些继发挫折。

 

误区二,有的父母会认为,经历的挫折越多,孩子的抗挫力就会越强。这是不对的

 

基于这一认识父母可能倾向于有意给孩子制造额外的挫折,故意让孩子孩子受苦。文章开头故事中的这位爸爸就有这个嫌疑。

 

然而挫折不是经历得越多越好,人的抗挫力是有限的,过多过强的挫折反而会削弱人的抗挫力。做个假想,如果我们每天都面对很多困难,哪怕这些困难我们都能克服,同样也会让我们对这一天天的生活感到畏惧,想要逃避。同时,如果挫折太大,太过难以克服,受挫感太强,我们天然也会逃避挫折。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反而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而且,如果是人为制造的挫折,极容易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那不是挫折教育,那是折磨孩子。

 

就像前面的故事,这次挫折给这个男孩的感受很可能有两层:1.挫折是糟糕的;2. 爸爸是危险的。

 

孩子最后哭了,他哭的也许不是积木倒塌了,而是爸爸破坏积木对自己造成的伤害。

 

因此,挫折教育不需要额外增加挫折。我们每天的生活本已充满了各种挫折,这些天然的真实的挫折足以锻炼一个人的意志。

 

何况,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挫折已经够多了。小小的一个人儿,要经历蹒跚学步的艰难、学说话的吃力、端一杯牛奶的颤颤巍巍、处处被限制的无能为力……孩子所面临的挫折其频度和强度可能都是大人无法想象的,引导孩子处理好这些天然挫折,就是很好的挫折教育了。

 

需要让孩子有机会体验挫折,这没错,但这不是人为地创设一种虚假的环境,而是在一种自然的、真实的状态下进行的。

 

误区三,把挫折教育做成了对孩子的冷漠对待。

 

有一次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宝宝,颤颤悠悠地走着走着突然摔倒哭了。妈妈走上前蹲下来,看着宝宝冷冷地说:“起来!”宝宝挣扎几下,没能起得来,哭得更凶了。妈妈依然只在旁边说着:“起来!”语气里没有丝毫的温度。后来妈妈干脆什么也不说了,就看着孩子在那里挣扎、哭。孩子哭得嗓子都哑了,妈妈也只是冷冷地看着。这样僵持了好几分钟,妈妈终于气哼哼地一把将孩子拎了起来。就在她拎起孩子的那一刹那,孩子的哭声像炸了一样,因为很明显,妈妈的动作带有暴力气息,而孩子感受到了。

 

关于孩子摔倒了要不要扶这一点,一直也都是略有争议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挫折教育不能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尤其是对人的安全感。挫折教育不是冷漠和忽略,冷漠和忽略只会让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不信任。

 

孩子对待挫折的态度,和他在战胜挫折时的经验有关,也和周围人的态度有关。能自己找到办法克服困难,会带给他自信;父母的肯定和支持,也会带给他面对困境的勇气。

 

而且,确实有一些挫折和困难会超越孩子的承受能力和解决能力。如果父母一味地不管,那么孩子最终就无法克服这个困难。这样的时刻多了,会让孩子产生“困难不可战胜”的认知,那么孩子以后遇到困难就可能容易放弃。

 

所以,在必要的时候给孩子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也是挫折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环!



 


04


那么当孩子遇到挫折,父母怎样做,有利于孩子抗挫力的发展呢?

 

这一点小果其实以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在此整理一下大概的步骤:

 

第一步,接纳孩子的情绪,表达理解。

第二步,肯定孩子的努力。

第三步,待孩子情绪平复之后,引导孩子分析“失败”原因。

第四步,鼓励孩子再次尝试。

第五步,孩子再次尝试之后,一定要及时表扬孩子。表扬孩子努力和不怕困难的品质。

 

有需要查看这篇文章详细内容的父母,可点此链接:《孩子“输不起”、抗挫能力差怎么办?

 

苦难和挫折可以造就一个人,但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关键是从我们挫折和苦难中习得了何种态度和认知。而这些态度和认知需要父母的引导和示范去内化给孩子。父母自己正确地认识挫折并恰当地进行挫折教育,这很关键!



 


-END-


传播专业靠谱的育儿知识

分享真实有用的育儿心得

讲述优质好听的儿童故事

朗读美好温暖的亲子文章


小果妈咪

(ID:mmxiaogu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