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有没有想过,如果空间有了人的形象,会是什么样子? 我想,它就是你的模样—— 开在办公大楼里的花房,是不愿就此洗手作羹汤的江南女子的模样,温柔却带了些倔强,干净而婉约;开在海边顶楼的玻璃房,是皮肤黝黑、豪情万丈走四方的汉子的模样,清澈透明坦荡荡;开在闹市里的独立工作室,是两个姑娘疯狂任性的模样,原始粗粝却青春张扬……
空间啊,本就包含了其主人的小宇宙,它们长成何种样貌,就该是主人的投射吧。
那么,开在老房子里的书房,若它幻化成人,大概也就是云朵的模样吧——一袭素色棉麻长裙,着一双简单的布鞋,一头乌黑长发随意披着,恬静温暖得像是从青巷里走出来的古典女子,盛满了温柔,眉眼里却藏着几分任性固执。 那是我初次见到云朵的印象。很神奇地,第三次造访已渐臻完善的停云书房,甫一踏足,还未见着云朵,就仿似已经不期然撞见了她本人。 这个小小空间,一桌一椅一木一饰,从容安静,处处都带着云朵的影子。 书房开在了北山杨氏宗祠里。书店你是见多了,虔诚如先锋、大气如诚品、精致如方所、炫目如钟书阁……数字时代里,实体书店经历了一番向死而生般的轮回,浩浩荡荡又回到了大众视野,一家比一家时尚,一家比一家繁华。 但是,从百年老祠堂里红砖青石间开出的书房,大抵还是少见吧。 如果从北山街的牌坊进去,走过满街吆喝讨价的小摊小贩,走过老店里慢慢摇动的吊扇和巷子里打盹闲聊的老人,一路走到尽头再转两个弯,看到一个安静开阔的院子,门槛足有孩童半人高,门楣上几个庄正大字写出了古朴大气的感觉,是为杨氏宗祠。 跨过门槛踱步往里,便到了书房。 说是从宗祠里脱胎换骨而来,其实整个空间云朵都有意地维持了它古老的本色,原有格局未变。 设计师也曾给过一两个大改的方案,但越靠近它越觉得,这座建筑个性鲜明,有着浓烈的岭南符号,强行变动反倒格格不入,仿佛拧着老房一股性子在抗拒,最后,索性“依了它”,云朵笑说。 书房纵深感很强,正中白砖砌成的墙留了多边形的洞门,隔出个类似中庭的小院子,沿着小院左右两侧延伸,便是书房两室,各自安放着整面整面的木质书墙,浅浅的黄木色在灯光下漫出暖意。 红砖铺了一地,那是百年前就有的,有些砖格已经凹凸不平甚至开始有了裂痕,云朵却坚持原封不动地把它们留存下来;有些年月的沉木色楼梯板,踩上去能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跟同色的天花板和隐隐有了些墨色的白砖一起,把从前的时光铺展开来。 门窗也是古时的模样,上面还带着红绿蓝相间的彩纹,配上棕红色的栏框,几抹活泼的亮色就把这庭院深深带得明丽动人。 前门连结的一室,一楼有个小吧台,放着来自大兴安岭的杜鹃,倒挂着风干的莲蓬、花束、枯木,正中一张长桌上落满了书,边上是几张清式木色的圆桌小椅。轻柔的音乐流淌开来,恍惚间有种今夕何时的错觉; 二楼是手作坊,陈列了云朵和朋友设计的原创棉麻服装。窗台几净,摆上一张木桌几个蒲团,上面茶杯木偶作伴,抬眼窗外就是青白的屋檐; 相对着的另一室,进门就是一张很长很长的由老门板搭成的木桌,错落放着一些书,一束小雏菊开得正好,一角安着笔墨纸砚,一角又有些青瓷镇纸,人们抵着古朴的门板,翻开一本书就可以安坐三两时辰。 人少的时候,云朵或朋友就坐在一旁临帖作诗描摹写字,任时光慢慢溜走; 二楼更是辟出了一整层的空间,用来放空——木质地板上铺了一整张棉麻薄垫,随意散放着墩子蒲团,人们来了,或躺或坐,用最放松最舒适的姿态阅遍手中书卷,累了倦了就透过窗台往外眺望,微风吹过,小院的竹子开得正好,猫儿可乐在慵懒地散步…… 在这里,很轻易地就会安静待上一整天,浑不自觉。 从一室望向另一室,先是棕红的木门,然后宽长的小院,视线抵达略微墨青的洞门,然后是对面的红砖白墙深深门庭。层层空间重重叠叠,颇有种“山重水复”、变幻万千的妙感; 步至中庭,抬头看,四下里都是古朴的飞檐,墙上苔痕晕染出了不规整的模样,天空或明或暗,连着长了百数年的古木,构成了一幅恣意舒展的山水画,真真是相映成趣。 清晨微光或是暮色时分下,光线穿透门楣窗花斑斓的色彩,隐隐现出了青绿的微光,迎着青蓝天际,美成了一幅画卷; 细雨淅沥时,从天井如断线般掉落的雨滴,为这古典的书房又添了几分诗意。 盛大的诗意里,又处处藏着调皮的惊喜—— 书格零零落落留空,电影相关的格子里放了座小金人,宋史书旁就是个带了宋风的小版窑器装饰,行云流水的字帖前摆着几株梅花、一块石头和一个随意靠在石边的白须老者,千百年前把酒临帖的场景栩栩如生……格子里的小小空间,仿佛变得鲜活起来,拥有了呼吸感和生命力; 书架上还摆着复古的缝纫机手风琴,妈妈脚踏缝纫机、爸爸拉着手风琴,那是来自云朵童年遥远而幸福的记忆; 一旁的椅子上刻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字,如同儿时玩伴顽劣的把戏; 角落里的黑胶唱片机放出六七十年代沙哑的歌声; 用来装书的居然是个老旧的百宝箱,似乎从里面随时会跳出什么宝藏; 楼梯转角竟藏了个清新柔软的沙发,还有吉他布偶相伴,跟鲜艳而古老的窗花一起有种反差萌…… 美成在久,细节渐见惊喜的空间,想来也是费了些时日的。记得初次与停云书房相遇是在初夏,房子格局没怎么改动的小小书房,竟直至初冬才开门迎人。 心急的朋友每每询问进度,云朵总说,不急不急,我要慢慢磨的。 停云停云,云朵停泊的地方,从名字就能读出,这个书房,是主人云朵姑娘精神的安放之所。在她眼中,这个空间装着她童年的记忆、从前的历程、关于阅读的信仰,一切的一切,所以,容不下一丝勉强和将就。 从个性化的书单选择,到桌椅家具的采买,到一束花放在哪个位置,她以一种近乎虔诚的姿态,和重度强迫症的苛刻,不厌其烦不断折腾,一点一点在打磨着书房的模样,美其名曰“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云朵说,早时走过很多城市,最爱台北,那里有很多很多书店。进门之际,凭着一砖一瓦一桌一椅,就能看出店主的样子和喜好,或是胡子拉碴却温暖的汉子,或是温柔细腻的江南姑娘,或是爽快直接的女强人。就算没有跟店主见得上面,进入他们一手打造的空间,就已经通过某种形式与其进行了一番对话。
那时,自幼是十足书迷的云朵就想,以后,我也要开一家书店,装满我喜欢的一切,纵是陌生人,,一进门也能读出我性子模样。因为是长久以来渴望的梦想,因为有虔诚到偏执的信仰,所以,从了心底的声音,慢慢来。
韩寒说,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云朵理想中的书房,就是一个暖暖空间,小而美,开在自己痴迷的古建里,放着自己珍爱的书籍,摆满了喜欢的家具样式和装饰,种满了钟情的花束竹子,聚集喜爱的志趣相投的朋友们,平日在这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呼吸,空气里都是愉悦欢喜的气息。
我问云朵,你觉得现在它是你想象的样子吗?云朵恬淡一笑,是的,这就是我想要的模样。 福利 想来这百年老祠里开出的书房看看书发发呆吗?停云书房即将送出10个免费发呆名额!在本文留言「百年宗祠与书房的相遇 一句话」,截止周二(12月13日)下午17:30,评论点赞前10名可免费体验手冲花茶两杯,口味任选哦! 一个空间最好的状态 便是初次与它相遇 我就看到了你的气质 还有你认真生活的模样 华发股份(SH600325)官微由优生活编辑部倾力打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