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良好沟通,助子成功

 木香草堂 2019-01-10


 
良好沟通,助子成功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作者:彭建兰(执笔)    来源:中国家庭教育

     关于104个良好亲子沟通与65个不良亲子沟通中学生家庭的比较分析    

    离家出走、轼父母、自杀等极端现象在中学生中时有发生。虽然是极少数,却反映了中学生中一种可怕的消极现象:厌父母、厌家、厌世。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中学生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有关个案的报道中反映不良亲子沟通是导致上述消极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
    最近我们有关亲子沟通调杏分析的统计结果进一步说明亲子沟通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孩子的成长。我们的分析基于:调查我省不同地区、不同    类型四所中学高二、初一两年级的704位中学生家长问卷。问卷的内容涉及到七个方面的内容;家教基本情况、孩子个性发展、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家长的教育重点、家长的求知情况、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亲子之间。
    为了解亲子沟通对孩子的影响我们抽出问卷第20题的答题人数情况进行分析。第20题内容: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总是在与你
    (1)吵吵闹闹,十分不高兴 
    (2)有时能听进你的话,有时充耳不闻 
    (3)乐于接受你的教导,孩子进步快  
    (4)其他调查中选择 
    (1)项的有65个家长,占9%:选择(2)项的有499个家长占71%选择(3)项的有104个家长占15%;选择(4)项的有36个家长占3%。
    我们把选(1)项的65个家长视为代表不良亲子沟通家庭,把选(3)项的104个家长视为代表良好亲子沟通家庭。分析中把65个不良亲子沟通与104个良好亲子沟通家庭中的孩子发展和家长情况进行了比较,发现两类家庭在许多方面出现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表明:  良好沟通,助子成功。
    一、调查结果
    ()  良好亲子沟通家庭的孩子,发展优于不良亲子沟通家庭的孩子
    1、孩子需要的层次较高
    需要是孩子成长的动力。需要的层次越高孩子进步的动力就越大,进步持续的时间也越长。调查问卷第8题为单选题,我们列出6个选项要家长选出孩子最需要的一项(1)好吃的、好玩的  (2)K或老师的鼓励  (3)同学和朋友的友情  (4)成功的体验  (5)不清楚(6)其他。结果选择(3)(5)(6)的两类人数无差异,选择(1)(2)(4)两类家K出现明显差异。选择孩子最需要吃和玩的65个不良亲子沟通家庭(以下简称不良沟通)的家长占22%,104个良好亲子沟通家庭(以下简称良好沟通)7%,两者比率差异检验Z值达284**,差异十分显著。两者比较不良沟通家庭的孩子比良好沟通家庭的孩子更需要吃和玩。
  选择孩子最需要鼓励的良好沟通家长占51%,不良沟通占25%,两者比率差异Z值达339差异十分显著。良好沟通家庭孩子更需要精神上的鼓励。
    选择孩子最需要成功体验的良好沟通家庭家长占23%,不良沟通家庭家长占11%,2值达201,,差异显著。良好家庭孩子需要在成功体验中自我实现的多于不良家庭。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有五种:生理需要一安全需要一归属和爱的需要一尊重需要一自我实现需要,它们像金字塔,生理需要为塔底宽厚,其他需要依次往上迭起,自我实现需要为塔尖高高在上。
    以上的数据表明良好沟通家庭孩子比不良好沟通家庭孩子更需要鼓励和成功的体验,比起不良沟通家庭孩子吃和玩需要,其需要的层次更高。
    2、学习中遇到困难主动克服
    孩子一进入中学,首先感到的就是学习科目比小学多了,学习的难度比小学更大了。每个孩子在学习中都将会遇到大小不等的困难,如何对待困难,便决定了孩子学习收获的大小。  孩子在作业中遇到难题时,104个良好亲子沟通家庭有43%的孩子会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65个不良家庭只有14%的孩子这么做,两者比率差异检验Z399,差异十分显著。
    学习中遇到困难时,  良好亲子沟通家庭中有32%的孩子能在家长的鼓励下战胜困难,解决问题。不良沟通家庭只有5%的孩子能在家长的鼓励下战胜困难解决问题。两者之间比率差异检验Z值达419,差异十分显著。
    在遇到学习中的困难时,不良亲子沟通家庭的孩子有38%的怨声载道却不去想办法解决困难。良好沟通家庭中只有3%的孩子怨声载道,其Z值达605,差异十分显著。
    由此比较我们了解到良好的亲子沟通有利孩子积极主动地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有利孩子增强学习能力。调查中我们发现良好亲子沟通家庭的孩子学习成绩高于不良沟通家庭的孩子。问卷中我们就孩子的学习成绩分成四项单选题①多数情况下排在前三名。②多数情况排在中上。⑧多数情况卜排在中下。④不清楚。数据分析中两者选择①、④两项无差异,②③两项出现差异。选择学习成绩中上的良好沟通家庭的孩子达73%,不良家庭的孩子为45%,Z值达371**两者差异十分显著。学习成绩中下的不良亲子沟通家庭孩子占48%,良好沟通家庭孩子只有15%,Z值为456,两者差异十分显著。
    3、课余活动中态度积极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调查结果表明两种家庭的孩子在兴趣活动中的表现不一样。104个良好亲子沟通家庭中的孩子48%的在兴趣活动中喜欢动脑动手标新立异。65个不良亲子沟通家庭中的孩子只有28%的在兴趣活动中喜欢动手动脑,标新立异。两者比率差异检验Z值达263,  差异十分显著。
    在兴趣活动中良好亲子沟通家庭的孩子67%的有目的有计划,不良家庭的孩子只有40%,两者比率差异检验Z349差异十分显著。
    两种家庭的孩子在家做家务的情况也不一样。良好亲子沟通家庭有53%的孩子能够做些家务,不良沟通家庭34%的孩子会做些家务,两者之间的比率差异检验Z值为242*,差异显著。
    良好亲子沟通家庭有29%的孩子喜爱阅读科普书,爱提问题,不良沟通家庭只有14%的孩子这么做,两者之间比率差异检验Z值为225*
    由上面分析情况我们可以知道,在良好亲子沟通家庭里的孩子需要层次较高,对待学习中出现的困难能积极动脑解决,在课余活动中表现主动进取,这些十分有利孩子的健康发展。较高的需要层次产生积极的人生观;积极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有利孩子思维发展;在兴趣活动中积极动手动脑标新立异有利孩子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喜爱看科普读物有利拓宽孩子的视野;常动手做家务有利孩子自理能力和责任感的培养。
    ()良好亲子沟通家庭家长优于不良亲子沟通家庭家长
    良好亲子沟通家庭与不良亲子沟通家庭中的孩子表现不一样。这两种家庭中家长的表现也不一样。良好亲子沟通家庭家长优于不良亲子沟通家庭家长。
    1 家长求知欲强
    我们重点在三方面对家长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一是学习家教理论知识情况普知识的需求情况,三是对他人家教成功经验的学习情况。
    调查数据表明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函授学校学习的家长,104位良好亲子沟通的家庭有30%的家长参加,65个不良亲子沟通的家庭只有15%家长参加,两者比率差异检验2值达213*,差异明显。家教知识除了参加家长函授学校系统学习,还可以从其他媒体中进行学习。调查中发现不良亲子沟通家庭的家长有31%的还未接触家教知识,良好家庭只有13%,两者比率差异Z值达291**差异十分明显。
    希望多获取科普知识的家长,  良好亲子沟通家庭家K49%,不良沟通家庭只有26%,比率差异检验Z值达295**两者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
    在学习他人成功的家教经验方面,良好亲子沟通家长55%的会对照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借鉴他人成功经验,孩子进步大。不良亲子沟通家庭家长只有12%的人这么做,两者比率差异检验Z值达553**差异十分显著。
    家长在学习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实施过程中,常常发现对自己的孩子没什么用,这时怨孩子不配合的家长,不良沟通家庭达34%,  良好沟通家庭只有2%,两者比率差异检验Z578**,差异十分显著。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良好亲子沟通家庭的家长更注重家教理论知识的学习知识,在学他人成功经验中不随便指责孩子。
    2、关心孩子
    良好亲子沟通家庭与不良亲子沟通家庭的家长与孩子每天相处的时间不一样。良好沟通家庭比不良沟通家庭的家长相处时间更长。调查中104个良好沟通家庭有59%的家长每天能有1小时以上的时间与孩子在一块,65个不良沟通家庭只有35%的能做到1小时以上与孩子在一块,两者之间比率差异检验Z值达29,差异十分显著。
    两种家庭比较起来,  良好亲子沟通家庭的家长更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他们有67%的人认为身体健康很重要,不良沟通家庭家长51%的人这么认为,两者之间的比率差异Z值达214。,差异明显。
    良好亲子沟通家庭期望孩子成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家长达57%,不良沟通家庭选择率为40%,比率差异检验Z值为212*,差异显著。相比之下,良好亲子沟通家庭中的家K更希望孩子成为专业技术人员。
    良好沟通家庭家长常鼓励孩子。在孩子学习出现退步时常常鼓励孩子的家长,良好沟通家庭为47%,不良沟通家庭为22%,比率差异检验Z值为335**,差异十分显著。在孩子表现优秀时常鼓励孩子的良好沟通家庭的家长为47%,不良沟通家庭只有23%,比率差异检验Z值为313**,差异十分显著。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  良好亲子沟通家庭的家长比不良沟通家庭家长更全面地关心孩子。
    3、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意识与能力
    独立意识的强弱、独立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孩子发展情况。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先生认为:?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亦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山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是儿童本人,任何人都不可替代。独立意识较强,独立能力较强的儿童往往表现更主动积极。
    调查表明良好亲子沟通的家庭更注重孩子独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孩子独立勇敢性格的家长,104个良好亲子沟通家庭中有40%的家长选择该项,65个不良亲子沟通家庭只有22%的家长选择该项,两者比率差异检验Z值达253*,差异显著。
    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  良好亲子沟通家庭家长占32%,不良沟通家庭家长占17%,两者比率差异检验Z值为231,差异显著。
    重视孩子自学能力提高的良好沟通家庭家长占48%,不良亲子沟通家庭家长占31%,比率差异检验Z值达222*,差异显著。
    4、对孩子的行为耐心、宽容
    家长的耐心和宽容有利孩子专心致志地学习。家长的浮躁唠叨打骂常常严重干扰着孩子的学习。
    调查数据表明,良好亲子沟通家庭的家长对孩子耐心、宽容。
    晚上孩子写作业时,104个良好亲子沟通家庭中无人催促孩子,65个不良亲子沟通家庭中有5%的家长常催孩子快点作业。
    多选题?遇到孩子学习退步你怎么办时?,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学习措施,并定期检查,督促孩子进步的家长, 良好沟通家庭是79%,不良沟通家庭为48%,两者比率差异检验X值达419**,差异十分显著。耐心引导孩子自己找出原因,耐心期待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家长,  良好沟通家庭家长占55%,不良沟通家庭家长占38%,比率差异检验Z值达207*
    单选题:孩子与家长发生冲突时家长的表现①打骂孩子的;不良沟通家庭的家长占31%,良好沟通家庭家长占3%,比率差异检验Z值为514**差异十分显著。  ②生长时不理孩子的家长,不良沟通家庭15%,良好沟通家庭4%,比率差异检验Z值为265**,差异十分显著。③暂时保持沉默适时教育孩子的家长,  良好沟通家庭57%,不良沟通家庭29%,Z值为349**,差异十分显著。  ④耐心教育孩子的家长,  良好沟通家庭29%,不良沟通家庭14%,Z值为225*,差异显著。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良好沟通家庭家长求知欲强,他们深入了解,全面关心孩子,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与能力,对孩子的行为耐心、宽容。家长的这些表现有利孩子进步。
    二、为什么良好亲子沟通有利孩子发展
    调查数据表明,一般情况下良好亲子沟通家庭的孩子优于不良亲子沟通家庭的孩子。为什么?
    我们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
    ()  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中学时期是孩子身体发育的第二加速期,这时孩子的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孩子长得像成人一样高,有的甚至比家长还高。第二性征开始出现。  体态上的迅速变化,要求孩子心理上迅速适应。可心理的发展却缓慢得多。由于性激素的影响,中学生大脑原来较为平衡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变得不平衡。兴奋过程相对强于抑制过程。这个特点导致中学时的孩子情绪带有冲动性,易激动,不善于自制,行为不易预测,常会干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经常与父母交流的孩子,可及时调整心态。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占有一定的地位,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开始发展。但由于缺乏实际经验,这种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总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与父母交流有利孩子考虑问题全面一些,客观一些。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是在身体急剧成熟的驱使下产生了独立感和成人感,他们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反抗成人的干涉,这种情况下称为?心理性断乳?期或第二次反抗期。二是他们开始把视线转向内部世界,他们对别人的评价特别敏感。他们很在乎家长的评价,如果家长的评价失妥,会造成孩子的对立情绪。
    中学时期的孩子处在半成熟、半幼稚,及独立性和依存性并存交错的时期。这时的孩子急需家长引导。
    ()  社会化的需要
    每个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学习他所属的社会中必须掌握的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价值体系。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化。
    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主要场所。通过良好沟通,孩子可从家长处不断地增长关于外界事物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了解父母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追求,学习对人、对己的态度,学习做人做事的准则和道理。
    ()  中学生学习紧张、压力大
    升学竞争的存在导致中学生学习十分紧张。他们常常感觉到心理压力大,身体过度疲劳。这种情况常引起孩子的内分泌障碍,如月经暂停、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现象。紧张还会引起神经系统紊乱,以致孩子易兴奋、易失眠、易疲劳等现象。因此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需要家长的理解和耐心倾听,以便他的紧张和压力的感觉有地方释放。
    ()  信息化社会重在选择
    目前的社会处在信息化时代,各种层面各种性质的信息通过大众媒体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感官。特别是一些消极、颓废的信息以轻松、好玩、刺激的形式出现。它们极易被中学生选择接受。良好的亲子沟通能让孩子远离消极信息。父母的引导有利孩子接纳吸收积极向上的信息。
    ()  独生子女需要交流
    目前,独生子女在家无兄弟姐妹嬉戏、交流。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急需与他人倾诉、交流。良好的亲子沟通能够弥补独生子女中的这点不足。  (作者单位系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注释本文里江西省教育学会家教专业委员会家庭教育中孩子个性研究课题成果之一,课题组成员有:万翼、陶名坤、周志明、彭建兰(组长),由彭建兰执笔。

http://www./jjlt/ShowInfo.asp?InfoID=72

 良好沟通,助子成功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