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昌龄的千载南翔古道场诗词

 放飞的风筝6ugs 2019-01-10

江南园林的唯美场景,充满韵味的古诗词演绎……这场情景吟唱会,带你寻梦嘉定

腾讯新闻

2018-09-30 00:00

说起南翔,人们都知道南翔小笼、五代双塔和古典园林古猗园。但是,不少人可能不知道,南翔还是一个诗的故乡。9月29日晚,一场以“寻梦诗画南翔”为主题的古诗情景吟唱活动在南翔檀园精彩上演。

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梁波罗,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译制导演曹雷等倾情演绎20余首历代南翔诗人的佳作,让观众享受了一场别样的文化盛宴。

?梁波罗

?曹雷(图左)

你知道吗?南翔,古名槎溪

在历史上南翔不仅商贸发达

园林荟萃,更是文化繁荣

光是有关南翔的诗词就有几百首

下面小嘉就带你一起来

品读一下部分诗词吧

上篇:名胜篇

吕王辅

仙槎遗迹

博望虚乘奉使槎,犹遗存迹寄天涯。

南通潮汐连三泖,北锁烟花接万家。

风紧游鱼穿细荇,月明归雁点平沙。

客星牛女今何在?难问溪边芦荻花。

?[博望仙槎]据说西汉博望侯张骞为寻找河源,一路乘槎来到江南之地的南翔,走到槎溪只见一棵巨大的古树,直通苍穹。他顺着树干来到天上,竟然看到了相会的牛郎织女。

苏大年

南翔寺

千载南翔古道场,层楼杰阁冠诸方。

衣传鹫岭昙花现,经出龙宫贝叶香。

老屋半题唐岁月,断碑多刻宋文章。

行人欲问前朝事,古桧苍松满夕阳。

?[萧梁古寺]传说五代萧梁时期,槎溪的一个农民耕地时挖出一块大石头,正当此时,飞来一对白鹤落于石头之上。后来德齐和尚在此建寺,寺庙落成,白鹤南飞,“南翔寺”由此成名。

吕王辅

西园芙蓉

方塘十亩灌蔬畦,载遍芙蕖贴岸齐。

拥翠唐妃语太液,腻红越女浴香溪。

全无力忍斜风度,分外娇看落日低。

何事水波争潋滟,戏鱼逐队叶东西?

?[西院芙蓉]西园为明代文人张鼎熙的书斋,书斋前面就是一个半圆形的大池塘。池塘中满植水芙蓉,每到盛夏,姹紫嫣红,香色连韵,清风徐来,赏心悦目。

孙锡恩

双塔晴霞

寺前双塔未全灰,兀峙山门霁色开。

五代声灵凝片石,千年风雨识苍苔。

回看合璧功深矣,仰望干霄气壮哉。

每到晴明霞起候,光芒仍是接天来。

?[双塔晴霞]建于五代的双塔,不仅是南翔的标志性建筑,而且也是历史文化的见证。每逢阳光普照,霞光满天,映衬着对峙高耸的双塔,人们不由得想起西子湖畔的雷峰夕照。

程攸熙

三槎霁雪

最怜雪后泛三槎,廿里弥漫屋不遮。

将趁晴光辞古渡,犹留寒意滞平沙。

欲寻天汉知何在,只此琼林是我家。

酒力销时看未厌,一声欸乃破冰花。

?[三槎霁雪]南翔三槎浦所流经之处均为旷野,每年冬季,大雪过后,阳光下一片银白色的世界,金光闪闪,分外妖娆。

柯炌

题东林庵银杏

老树绿初夏,森然对法堂。

乍来廷爽气,久坐下斜阳。

密叶疑风雨,修枝合栋梁。

花开人不见,俗眼为谁忙?

?[东林银杏]东林阁为明代文人李流芳的书阁。书院中一棵硕大的银杏树,足有六丈多高,树干粗壮,枝繁叶茂,参天而立。几百年的古树灵性十足,南翔百姓视为神树。

吕王辅

南坞屏梅

疏枝环结径二三,齐放无从辩北南。

高列琉璃防点额,曲排云母趁巡檐。

寒香侵屐欺丛绿,晴雪迎眸蔽蔚蓝。

纤手漫教花上印,罗浮客子梦初酣。

?[南坞屏梅]相传,南翔镇东南一私家花园,围墙四周遍植的梅树,俨然成了一道艳丽的梅花屏障。隆冬季节,梅花盛开,人们便追寻浮动的幽香,漫步在梅林丛中。

张景韶

招隐亭看桂

岩桂纵横隔院香,相将花底伴花光。

一尊共酌平生惬,半衲闲逢笑语长。

枝外鸟声怜旧客,林间竹色泻新凉。

夕阳分映时归步,回首前村意未忘。

?[北园老桂]南翔人称明代文人张崇儒的别墅为“北园”。十月清秋,北园里的四十多棵桂花树,香气浓溢,嘉定的文人墨客便会聚北园的招隐亭,酒酣兴致,吟诗唱和。

中篇:风俗赋

陈墨荪

槎溪棹歌

六街处处夜烧香,踏月同归路几条。

一簇衣馨人形外,娇喉呼伴过三桥。

?[走三桥]南翔老街的太平桥、吉利桥、隆兴桥人称“八字桥”。每逢新春伊始,南翔就有“走三桥”习俗,以此祈福新年吉利、兴隆、平安。诗中写的就是妇女结伴过三桥的情景。

吕王辅

槎阜社灯

松筠绕阜碧层层,星月光中拾级登。

隐现千村宝炬列,依稀万顷火云蒸。

龙幡惊攫眠珠去,马度疑乘汗血腾。

试问插萸吹落帽,何如眼底上元灯。

?[槎阜社灯]每年的元宵节,南翔各村的乡民都会手持自制的社灯,汇聚到鹤槎山,沿着蜿蜒的村道,一路向镇上进发。此时,整个南翔镇,大街小巷,华灯摇曳,光华四射。

张揆方

鹤槎山登高

节值登高恰恰晴,鹤槎山麓缀霜英。

花粘溪女银钗脚,叶乱村翁蜡屐声。

压担花糕入廛市,盈筐紫蟹上江城。

老夫也逐游人队,一种痴情莫与京。

?[鹤槎登高]每年九九重阳,南翔人都喜欢到鹤槎山登高。人往高处走,万事节节高。每当秋风送爽,登高远眺,人们不由得会浮想联翩,憧憬未来,祈福明天。

钱大昕

新春怀乡杂咏

人日元宵兴不孤,小时了了记欢娱。

烧灯巧解藏头迷,对局偷拈谒选图。

潘叟蹋歇宵按板,陈娘贳酒午当垆。

桥东巷北喜游地,二十年来梦故吾。

?[新春灯谜]新春猜灯谜是上海嘉定地区沿传已久的民俗文化活动。至今,每年春节或元宵节,南翔老街、古猗园、檀园都会举办为期十多天的“新春灯谜会”。

吕王辅

太平竞渡

万户嚣尘水一泓,惊闻金鼓忽齐鸣。

玉虹四绕星旗转,画鹢重围龙箭轻。

手捧蒲觞看泛泛,鬓簪艾草望盈盈。

汨罗独醒成千古,何用弹丸吊太平。

?[太平竞渡]每年端午节前后,南翔都要举行大规模的龙舟竞渡。届时,龙舟上彩旗飞扬,随着打唱班的鼓点,在河面上你追我赶,两岸观众如潮,齐声呐喊,十分壮观。

吕王辅

天恩赏月

不是垂虹锁巨川,半湾脚底涌婵娟。

置身直拟浮槎客,抚景宁追掷杖仙。

色冷印残千里迹,影低画破一溪烟。

未邀好酒丹阳尹,莫野风光笑独专。

?[天恩赏月] 天恩桥建于清代,气势雄伟,灵气溢彩。尤其是八月中秋,明月东升,豋桥远眺,如练河水与明月交相映辉,届时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乡民百姓都会来此豋桥赏月。

徐起凤

薛湾潮信

洪涛闻说广陵秋,湾里潮来势亦遒。

地接吴淞横一气,派连虬水豁双眸。

白蘋寒雨迷芳草,红树斜阳忆旧游。

妙笔枚乘今渺矣,令人千载思悠悠。

?[薛湾潮信]每年农历八月中秋前后,潮水大发,南翔人便喜欢去薛家湾观潮。潮来时,潮头在薛家湾急转,一涌而至数丈之高,然后漫卷波涛,浩浩荡荡,汹涌而去。

唐时升

南翔里有八老人为会

白鹤村头春日晓,香雾濛濛百花好。

苍颜素发八老人,花前置酒相倾倒。

笑说邻翁学语时,追谈邑子知名早。

不知主客更劝酒,争引曾玄互提抱。

共等康强逢圣世,能无旦暮歌皇天。

愿炊香饭酿秫酒,且奉杖履长周旋。

?[八老会]南翔民风淳厚,盛行敬老爱老之风。八老会便是南翔长寿老人经常“杯酒笑谈,以相娱乐”的聚会。八老中年事最长者九十四,最小者八十一。

下篇:乡愁吟

徐时勉

迎春

三年官况总如秋,一岁春花两上头。

自觉衣冠成刻画,漫将悲笑看伶优。

风尘故国凭清梦,岁时他乡祝土牛。

此地更无梅似雪,只须灵雨散春愁。

?[故国清梦]作者徐时勉,南翔人,博通经史。明崇祯年间,授陕西澄城县令。一人独处西北,思乡之情犹盛。冬去春来,年复一年,终不见故乡雪梅,只留得灵雨浇愁。

李流芳

锡山夜别

撩乱乡愁一夕生,烛残酒醒奈深更。

隔船安稳归人梦,前路迢遥去客情。

江月又催征櫂发,寒鸡不待寺钟鸣。

十年分手梁溪路,但觉衰颓负此行。

?[锡山夜别]明代文人李流芳中青年时遍游江南各地。人在旅途,朝辞夜别,思乡心切,归途急急。诗歌就是写他离别无锡时归心似箭的“撩乱乡愁”。

江剡

卖鱼妇

卖鱼妇,街头哭,岁旱河干少鱼鳖。

终宵举网不盈筐,提鱼换米儿望娘。

鱼价苦贱米价昂,卖鱼味足充饥肠。

空手归来日已旰,夜夜明星天天旱。

?[鱼妇泣途]江剡,南翔秀才,清初诗人,晚年穷困。时年岁旱河干,渔民终宵举网无鱼,卖鱼妇只好坐哭街头。诗人只能以诗言情,表达对渔民疾苦的同情。

张恒

忆槎上旧居

千古浮槎处,吾庐乃在兹。

云沙重护宅,潮汐宛通池。

野鸟啼花径,渔人唱《竹枝》。

白衣诸故老,伏腊互传厄。

?[槎上旧居]作者为南翔人,明万历年间进士,一生离乡背井三十多年。在外为官,故乡的“旧居”经常使他魂牵梦绕。

张大受

山雨楼感长蘅先生

何处山飞雨,楼居近水涯。

遗书传四裔,乔木属谁家。

故栋亡秋燕,空庭有晚鸦。

檀园风韵好,寥落后人嗟。

?[长蘅余韵]作者张大受是清康熙年间进士,原籍嘉定,曾任贵州督学。李流芳,字长蘅。诗歌通过对家乡檀园及其主人李流芳的追记,抒发了作者对世事兴衰的落寞之情。

朱立江

长亭折柳之一:送别

岸柳天斜作絮飘,封家浜口路迢遥。

行人不忍轻攀折,小立春风杨柳桥。

陈松

长亭折柳之二:槎浦棹歌

织雨梳风长短条,鞭丝帽影去人遥。

年年送客情难尽,最是无情是此桥。

?[长亭折柳]南翔明代的平桥,又称杨柳桥。杨柳桥边有亭、有井,更有一排依依杨柳。于是,杨柳桥就成了南翔的“长亭折柳”之地。十里长亭别离歌,折柳赠君情绵绵。

李流芳

闻警

不眠苦夜永,待旦情彷徨。

传闻虏渡河,羽书达明光。

前锋已陷敌,大将堕马亡。

健卒三万人,一朝化犬羊。

孤城若累卵,覆车惩辽阳。

天子为动色,群议纷蜩螗。

司马出守边,元戎将启行。

当时画战守,经抚何参商。

曾闻右战者,未战已仆僵。

至今庙堂间,莫知谁否臧。

?[闻警不眠]李流芳31岁中举,两次进京殿试不第,回到家乡,绝意仕途,但仍对国家忧心不忘。《闻警》一诗便是他南归后,听到边境战事告急,而表达的焚忧和焦虑。

李流芳

苦雨行

冬春苦不雨,井竭水值钱。

入夏雨不休,出门水接天。

咄哉造物功,旱涝何其偏。

贫家少生事,俯仰资薄田。

平陆成江湖,一望令心酸。

二麦既已尽,稚苗不得安。

岁功苟如此,何以供粥饘。

海内方嗷嗷,常苦征赋繁。

去年北大水,三辅民骚然。

司农乏远筹,往往苛东南。

连年稍成稔,额外不肯宽。

虽有卒岁储,倾囊输上官。

吾观闾左情,岂堪一凶年。

惜哉此长虑,谁为叩帝阍。

?[水旱关情]是李流芳著名的五言古诗。全诗描写了当年的春旱夏涝,以及旱涝之灾中的民生疾苦,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忧思。

江南园林的唯美场景,充满韵味的古诗词演绎,缤纷绚丽的舞台效果,让观众深深的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美。不少观众表示,寻梦诗画的演出现场非常唯美,同时也非常有韵味,吟诵活动把古诗词的美感重新挖掘再演绎出来,让人们深深的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来源:南翔镇,图片:李卓翔,编辑:周雨晨)

觉得不错,请给小嘉点赞

为提升浏览体验,原网页已由百度进行服务升级,内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