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塔(086)五代双塔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4-01-02
中国塔(086)五代双塔


 

中国塔(086)五代双塔  上海古塔(五):五代双塔

上海古塔(五):五代双塔 
     五代双塔坐落于嘉定南翔古镇老街,双塔始建于五代至北宋初年。“双塔晴霞”是有名的南翔八景之一,双塔巍巍,披星戴月,送往近来。岁月无痕,匆匆地已走过了一千多年。

南翔寺(另文解绍)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双塔就建在南翔寺山门内侧。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一场大火殃及古刹和双塔。南翔寺焚成一片废墟,双塔虽逃过一切,但也遭到严重破坏。

1980年双塔公布为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起,上海市文管会、南翔镇人民政府,经过五年的设计、动迁、修理,1988年竣工,耗资20多万元,几乎恢复原貌。由于年代久远,塔身已经风化剥落,几成废墟。博物馆又无资料可寻,参与修复的文物专家、古建队的师又不辞劳苦,几经考查,从西塔一层浮土淹埋的碎砖瓦砾中,煞费苦心地拼接出一块塔身外廊栏板,上有龙、鹿图案,并论证确定斗拱、望柱、塔檐等塔饰32,大小厚薄各异的砖36种。又从一块砖上辨认出“嘉定洪溪”的字样,于是按图索骥,找到该地窑厂,一位怀有祖传绝技的老窑工烧出了符合要求的材料,砖头拱有榫有卯、酷似木作、仿制形态逼真。古建队的几位老师傅恁着一手砌筑绝技,古塔得到复原,“双塔晴霞”又呈现在游客,成为南翔的地标,上海市民游览的好去处。修复后的双塔,东西对峙,砖塔通高11,灰砖砌筑,仿木结构楼阁式,八面七层,底层直径1.86,每级四面为壶门,四面为直棂窗,设腰檐、平座、栏板、檐下施五铺作单杪单昂斗拱,八角形尖攒尖灰瓦顶,顶上立相轮、刹杆、宝珠构成的铁铸塔刹。

在修复双塔的同时,挖掘出了双塔前的南翔寺山门遗址,恢复了早已被填埋的二口梁朝古井,复建了古刹前的香花桥。

香花桥,又名报济桥,建于市河封家浜上。清陈松在诗中是这样描绘昔日桥周边的景色。

 

 

           槎浦棹歌

 

            寺前堆峻地钟灵,古井东西建两亭;

            报济石桥通四海,势家自古说龙形。

 

诗中泄露了一个风水秘密,就是南翔寺、古双塔、古双井构成了一条地龙。南翔寺、古井、古塔都是风水建筑,南翔寺为龙身,二古井为龙眼,双塔为龙角。地龙带给南翔百姓安祥、幸福、繁重、富足。

 


上海古塔(五):五代双塔

上海古塔(五):五代双塔

上海古塔(五):五代双塔

上海古塔(五):五代双塔

上海古塔(五):五代双塔

上海古塔(五):五代双塔

上海古塔(五):五代双塔

上海古塔(五):五代双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