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幅煌煌汉代生活长卷 成都曾家包出土汉画像石欣赏 1975年,成都市文管处专家在成都市西郊土桥镇西侧曾家包发现一处高8米、直径约50米的大土包,经过发掘,证实这是建在一起的两座东汉墓葬。一号墓墓室东西后壁出土石刻画像石尺幅巨大。内容丰富。 东后室后壁画像石《农作·养老图》展示汉代成都农牧并举庄园生活。 《农作·养老图》上部为双羊图,两只卷曲盘角的绵羊。中部为“养老图”。下部为农作图。农家院落前方,两人在踩碓舂米,干栏式房屋建筑前有几株叶大枝茂的芋子,一农夫正持锄为芋子松土(或锄草)。左为四块水田和一个有围堤的水塘,塘内有船。河流和湖泊里的小船静静地行驶着。
《农作·养老图》上部为双羊图,两只卷曲盘角的绵羊,一前一后。 中部为“养老图”。主体建筑是一座廊庑式的双层楼房,楼上的回廊曲折有致,楼房的旁边还有一座粮仓,仓的后面生长着一棵高大笔直的棕树。一个侍女从楼中出来,她走往棕树下一个手扶鸠杖、席地而坐的老者。 下部为农作图。在农家院落的前方,两个人在踩碓舂米 干栏式房屋建筑前有几株叶大枝茂的芋子,一农夫正持锄为芋子松土(或锄草)。 左为四块水田和一个有围堤的水塘,塘内有船。河流和湖泊里的小船静静地行驶着。 1975年成都西郊土桥镇曾家包东汉墓葬出土的石刻“酿酒”画像,刻画了酿酒作坊中投曲酿酒的场面,排列整齐的酿酒大陶缸有五个之多,右边有人赶着牛车正运粮而来。 一号墓墓室西后壁上的石刻画像由三组自上而下的画像构成,最上面一组画像为“狩猎图”,画的是一个狩猎者在群山中追逐野鹿的情景。 第二组画像为武器架和织布机,武器架上的叉、戟、矛、弓、弩、箭等都排列得十分整齐;在武器架旁边还高高立着一根桅杆,桅杆顶端爬着一只猴子;而桅杆下有一匹骏马和一辆大篷车。画像上的织布机共有两台,一台的结构较为复杂,而另一台的结构则较为简单。 第三组画像为“酿酒图”,有女人从井中提水,有牛车送来谷物,然后是一组制酒工艺的流程图,包括炊煮、酿造和发酵,最后酒液都被注入巨大的陶缸中陈列出来。酿酒作坊的四周还有许多鸡鸭禽兽,它们像是闻到了酒糟的香气前来觅食。 最上面一组画像为“狩猎图”,画的是一个狩猎者在群山中追逐野鹿的情景,接下来是紧依群山的潺潺河流,河流游鱼,鸟儿飞翔。 “酿酒”画像,刻画了酿酒作坊中投曲酿酒的场面,排列整齐的酿酒大陶缸有五个之多,右边有人赶着牛车正运粮而来。 第二组画像为武器架和织布机,武器架上的叉、戟、矛、弓、弩、箭等都排列得十分整齐,像是校场边上等待人们操练的一堆武器; 第三组画像为“酿酒图”,有女人从井中提水。有牛车送来谷物。 然后是一组制酒工艺的流程图,包括炊煮、酿造和发酵,最后芬芳的酒液都被注入巨大的陶缸中陈列出来。 酿酒作坊的四周还有许多鸡鸭禽兽,它们像是闻到了酒糟的香气前来觅食。 在武器架旁边还高高立着一根桅杆,桅杆顶端爬着一只顽皮的猴子;而桅杆下有一匹骏马和一辆大篷车。 画像上的织布机共有两台,一台的结构较为复杂,而另一台的结构则较为简单。 图片均为乐艺会艺术图库资料 欢迎转载 谢绝不经同意擅自拷贝图文至自己公微号发布 乐艺会主题延伸阅读 山东省博、临沂市博、徐州汉画艺术三家博物馆藏“胡汉交战”主题汉画像石嗨赏 朱浒:大象有形 垂鼻辚囷——汉代中外交流视野中的大象图像研究 从道教造像到镰仓木狮:首都博物馆宗教艺术文化展贰 好泉分享:《梵天东土并蒂莲花--公元400-700年印度与中国雕塑艺术大展》印度篇 好泉分享:《梵天东土并蒂莲花:中印雕塑艺术大展》中土篇(上)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