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穴治疗黄褐斑

 雨点1124 2019-01-11

浙江省武义县中医院   金妙青    



       一、取穴与方法

      ①主穴:肝、肾、心、内分泌配穴:皮质下、内生殖器等。

      ②方法: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所取穴,夏天隔日换一次,冬天隔3~5天换一次,5次为一疗程。每天按压3~5次。

     二、典型病例

     顾某,女,29岁。面部黄褐斑已两月余,日晒后加重,曾服中药无效。查其两颧部连及唇周围色素沉着成蝴蝶状,以鼻两侧为甚,苔薄白,脉沉弦。经治一个疗程后,黄褐斑颜色明显减退,二个疗程后告愈。

      三、讨论与体会

      ①本病多因肾气不足,肾水不能上承,或肝失调达,肝气郁结,郁而化热,灼伤阴血,致使颜面气血失和而发病,妇女患者又常与妊娠、月经不调有关。

      ②本文取“肾穴”以补肾调冲任,“肝穴”养肝益血,“心穴”宁心安神,“内生殖器”调理冲任、补肾养肝,“内分泌穴”更能调节肌肉营养,使色素斑迅速消退。故诸穴共奏,补肾益肝,调理冲任,营养肌肉、退色素之功。当然患者心情开朗,睡眠充足,减少日光照射,也是根治黄褐斑的必要条件。



 本文摘自《耳穴医学信息》报第八期1990年12月20日


原版图文如下


                         



    “耳穴医学信息”报前身为“耳穴新疗”,创办于1985年12月。

      1987年6月安徽省巢湖市召开的“耳穴全国标准化方案论证会暨全国耳穴研究组成立大会”上,受到了全国耳穴研究组组长王岱教授的表彰,并建议向全国发行,后更名为《耳穴医学信息》。更好的宣传耳穴知识,报道国内外耳穴动态,推广普及耳穴疗法,反映科研成果,介绍疗效情况,达到互通信息,交流经验,促进耳穴医学的发展。

      由苍南县科协与耳穴学会联合主办,成立编辑部,王正任主任、主编,负责组稿、审稿、答疑、咨询、发行等工作。

      办报十年来,先后登载过300余篇文章,是耳穴专家学者们多年临床宝贵经验和智慧心得的凝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