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国风光(4425)扬州文昌阁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9-01-11

祖国风光(4425)扬州文昌阁


如此美丽——扬州文昌阁(图:玉文 <wbr><wbr>/ <wbr><wbr>文:叶子)


扬州文昌阁位于汶河路、文昌路交叉处,是扬州市地标性建筑。文昌阁,建于明代万历十三年(1585),属于扬州府学建筑群,旧日阁上悬有"邗上文枢"匾额。扬州府学建筑,现仅存文昌阁,为扬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阁位于扬州市区的中心,其建筑风格很像北京的天坛,它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阁建成十年后焚毁于一场大火,后于1596年重建。北京的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八年(1420年),后也焚于大火,复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两相比较,扬州的文昌阁比北京的天坛只不过晚建了六十来年,无怪乎它们的建筑风格是一脉相承的。

文昌阁的建成,极大地提高了古扬州城的文化品。古代文人墨客游览扬州无不都以登阁一游为快,并留下了一些动人的诗篇,如清代诗人阮充(18261892年)在《早夏过文昌阁》诗中说:“瑞启图书崇王祀,分奎壁镇扬州,茭蒲夹岸飞苍鹤,藤蔓当阶卧紫虬,敢说各心销却尽,夕阳何恨独登楼”,徐丰僧在《登文昌阁》诗中说:“烟笼村远近,月涌海迢遥,向晚云封树,倚楼人唱箫,是谁动酒兴,听说解金貂”。信仰佛教精通医术的康熙时代诗人陈宁余在《文昌阁即景,兼祝僧寿》的诗中说:“嵯峨杰阁出城头,极目烟花春水流,带雨人家种蔬菜,隔堤杨柳系渔舟,风帆隐隐窗间落,塔影层层苑外浮,羡尔山僧消永劫,蒲团坐老不知秋”,这些诗歌把当时文昌阁周围的景色描绘成一片水乡,满眼的田园风光,和现在文昌阁的周围的景色已有隔世之感了,说明古扬州的面貌已经变得不可辨识。

如此美丽——扬州文昌阁(图:玉文 <wbr><wbr>/ <wbr><wbr>文:叶子)

文昌阁本是建在一座砖结构的拱形桥上的一座三层高的楼阁,高度24.25米,阁檐三重,上盖筒瓦,阁檐均成园形。园形,和北京天坛一样,在当时我国建筑楼阁技术中占重要的支配地位。


如此美丽——扬州文昌阁(图:玉文 <wbr><wbr>/ <wbr><wbr>文:叶子)


园形,在古代欧州是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是最美的图形,园形成为整个建阁建筑和谐统一的因素,也是我国古代“天园地方”宇宙观的直接反映,所以文昌阁每层都用腰檐匝成园形,成了三重檐攒尖顶的外观,底层用砖墙封围,四面开园形门,二、三两层各面均置木制窗格,每层向内收,且收度大,故外形有稳定感,至于阁下的石级台阶则是现代的补充设施。


如此美丽——扬州文昌阁(图:玉文 <wbr><wbr>/ <wbr><wbr>文:叶子)


据《扬州城老街巷》记载:1916年,由于拆除新旧城间的城墙,大量砖块泥土进入汶河,河道逐渐淤塞。1952年至1959年,扬州清理整顿市容,全线填平汶河,建起了汶河北路和汶河南路,汶河自此消失,汶河路成为扬州市的一条南北走向的重要街道。文津桥被埋于地下,文昌阁则立于地面。旧日扬州文庙的庞大建筑群,因战乱兵燹以及历史沧桑,已陆续圮毁,仅余文昌阁存世 


如此美丽——扬州文昌阁(图:玉文 <wbr><wbr>/ <wbr><wbr>文:叶子)


现在文昌阁的塔尖,与其说是一个胡芦项,还不如说是白塔的造形更恰当,尖顶上装了一个现代化的红色的大灯泡,每逢喜庆节日,阁上华灯齐放,光耀数里,是扬州市现代亮化工程的一座标志建筑。其古色古香的气息特别吸引外地来扬的人,莫不留连仰首观望。


如此美丽——扬州文昌阁(图:玉文 <wbr><wbr>/ <wbr><wbr>文:叶子)

如此美丽——扬州文昌阁(图:玉文 <wbr><wbr>/ <wbr><wbr>文:叶子)

如此美丽——扬州文昌阁(图:玉文 <wbr><wbr>/ <wbr><wbr>文:叶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