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可思议!4颗糖果就能教育好一个孩子?

 犹有花枝俏江南 2019-01-11

晓晓说:


· 作为家长,我们似乎总是无意识地,用“完美”来要求孩子:不能犯错、考试要朝100分努力、比赛向第一名冲刺......


· 可是,世界上有完美小孩吗?有完美的人吗?好像都没有!甚至这个世界就不是完美的。


· 不完美的小孩就应该被斥责吗?我们应不应该要求孩子变得更完美?我们如何接纳“不完美的孩子“,使他们走向优秀?


· 1月3日举行的第十三届上海民进教育论坛上,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分享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校长,用四颗糖果感动一个孩子的故事。


· 看完这个故事,或许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家长课堂banner.jpg


|本文共3200字,阅读需5分钟|


  孩子犯错,送他4颗糖! 


第十三届上海民进教育论坛由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委员会、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主办,民进上海市委高等教育委员会、民进上海市委基础教育委员会、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承办,中国民主促进会普陀区委员会、上海晓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晓黑板)协办。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在这个论坛上,分享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经典的“教育案例”,引起在座众多教育者的深思。


500891058.jpg


在担任一所小学的校长时,陶行知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马上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忐忑地来到校长室,做好了挨骂的准备。等了一会儿,陶行知才来,看到王友,没有先责问他,而是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异地接过糖果。


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让你不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


王友更惊异了。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


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颗糖果了,我的糖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


500464940.jpg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很感慨,陶行知不愧是教育学家,四颗糖果就能教育好一个孩子。


如果你是陶行知,如果你是王友的父母,你会怎么做?


是质问孩子为什么这么调皮?不管不顾地训斥孩子,让孩子马上道歉?还是直接处罚孩子?



  教育:温和胜过训斥  


不难发现,陶行知先生自始至终都没有大声训斥、也没有批评指责。


身为校长的陶行知,没有以教育者自居,而是弄清事情的原委后,把自己与孩子放到一个平等的地位,尊重孩子,并挖掘出孩子的闪光点,给予肯定。


王友出现打同学的行为,显然不是完美乖巧的小孩,但他最终诚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离完美更近了一步。


所以,找到不完美小孩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多的尊重、理解,才能让孩子欣然接受教育者的“教育”。


500635605.jpg


鲁迅先生曾说过: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教育孩子的大部分情况下,温和的教育胜过训斥。


当孩子自己主动正视自己的错误,勇于承认,并愿意改正的时候,对不完美小孩来说更是一种成长!



  一一很内向,但父母很尊重她  


在一些家长眼里,孩子不完美,不一定是孩子犯了错。


2017年,有一部叫做《零零后》的纪录片,有5集,主角是几个“00后”出生的孩子,从孩子们上幼儿园开始,摄制组一直跟拍了整整十年。


其中有一集《一一的世界》,让很多人深受感动。


一一是个可爱的孩子,可是她小时候不爱跟任何小朋友玩。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玩耍,不哭不闹,独来独往。


图片2.jpg


看到这里,晓晓想起一个朋友,她的孩子正如纪录片中的一一,也是一个特别特别安静的孩子,在家只愿意静静地看书,在幼儿园也是最安静的一个孩子,别的孩子玩玩闹闹,她总是一个人看书、搭积木。


可是这位妈妈却很着急:“我觉得她太闷了,以后要不合群的,闹一点就好了。”


每个孩子都有他们自己的世界,有着我们无法理解的地方。而在我们身边,也许还有许多像一一这样“不完美”的小朋友。


可是一一的父母,对一一所表现出来的安静,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焦虑。


他们说:给孩子取名一一,就是希望孩子过一个简单平静的人生。


图片1.jpg


一一始终被父母尊重着,而且被保护得很好。


在她很小的时候,没有人强迫她一定要活泼,也没有人责骂她“内向,没出息”。


长大后的一一,成了一个有爱心,思维清晰,学习上进的孩子,并且拥有了自己的朋友,是个美丽自信的女孩子。


回想幼年时内向的自己,一一说:“要求每一个内向的人都变得外向,对内向的人,其实是不公平的。内向的人也有很多优点,比如说他能更安静地思考、沉淀。当然,既能内向又能外向是最好的,那他就拥有这两个世界里,各一半最好的东西。”


这样自信的一一,他的父母可能没有想到过。但一一变得这么自信,她的父母功不可没。


因为他们选择了接纳,在人人希望自己孩子是活泼外向的大环境中,他们接纳了自己孩子的“不完美”。



  读懂孩子,需要细心和耐心  


实际上,让家长焦虑的,不仅仅是因为自家孩子的“不完美”,更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完美的孩子,叫做“别人家的小孩”。


为什么别人的孩子聪明懂事性格开朗,有礼貌习惯好,功课门门出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在这样“完美小孩”的衬托下,自家孩子显得更加不完美了。


爸爸妈妈总拿自己和别人比。这可能是每个孩子成长中过不去的一道坎,但更多的,是家长自己过不去的障碍。


可是,你有真的正视过自己的孩子吗?你真的读懂孩子了吗?


我们来看看这三个情景:


未标题-1.jpg


这三个情景,是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小事了,很多家长也是这样回复孩子的。


可是,这样做真的对吗?


我们来看看孩子这样表达,背后的心理动作:


孩子说怕狗,是真实的害怕,他可能想要父母的安抚;


孩子不想和小朋友玩,可能是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孩子心里觉得委屈;


孩子不想去幼儿园,也许是身体不好,也许是害怕,舍不得离开爸爸妈妈。


500437013.jpg


为什么家长会产生简单回应的误区?


因为他们没读懂孩子,不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情绪。


孩子虽然小,但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有自己的情绪和想法的。同时,他也渴望能被家长理解。


读懂孩子,看似简单,其实很复杂。


孩子性格内向不敢表达、或者年纪小表达不清,这些都会造成家长的错误判断。


表面的东西,不一定能真实地反映孩子的内心,需要家长仔细地观察和耐心地开导,孩子才会敞开心扉。



  接纳不完美的孩子  


不管是一一的父母,还是王友的校长陶行知先生,都从心底里理解孩子的行为,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因为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大人都会犯错,那孩子有自己的个性,会犯错,又有什么奇怪的?


最后,当你想学着接纳孩子的不完美,该怎么做呢?


晓晓从教育学硕士、心理咨询师蒙谨的著作《接纳不完美的孩子》一书中,得到了一些灵感,希望能对各位家长有帮助:


1. 把孩子当孩子:孩子就是孩子,不要高看他,也不要低看他。我们要接受孩子的软弱,承认孩子的智慧,不能要求孩子和大人一样成熟。


2. 重视孩子的存在:父母重视孩子,孩子就会重视自己。如果不把孩子当回事,孩子不但会产生自卑心理,可能还会产生仇恨心理。


3. 尊重孩子自己的人生轨迹:尽管孩子在童年时期的成长轨迹会和父母重合,但这种重合只是一种腾飞前的准备。家长千万不要试图让孩子的生命轨迹,永远和自己重合,否则,你就无法让孩子获得起飞的能力,无法让孩子学会飞翔。


4. 尊重孩子的叛逆:青春期的孩子都很叛逆,很多家长会如临大敌。其实,孩子反抗,是在认识自己。对也好,错也好,只要孩子知道是自己的选择,那这也是一种成长。


5. 孩子的未来属于他自己:父母对孩子的未来充满期待,这是一种正常的态度。但是,不要过早地给孩子的未来下定论。因为在孩子的成长中,你不知道他擅长什么,也不知道他的潜力会在什么时候爆发。让孩子自己感悟生活,触摸自己,自己去选择自己的未来!


500424379.jpg


没有谁生来就能胜任家长的角色,我们也需要像孩子一样,在自己的错误中不断总结,像孩子一样继续成长。


接纳孩子,


如同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愿我们对孩子,


有爱有智慧



本文作者:《晓周刊》编辑部的T&T,爱好阅读、听歌,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执行编辑:GR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