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邱博士:按“规范执行”工程量大,可否自行调整?

 lylla 2019-01-11

声明:本文纯属作者个人技术观点,与其他单位无关。

作者简介:邱明兵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编委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应用手册》2010年,第三作者

《建筑地基沉降控制与工程实例》2011年

《建筑结构震害机理与概念设计 》2011年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2003年)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2005年)

高级工程师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桩基础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


在发出《规范“执行难”的问题在哪里(2)?》之后,收到一个回复:规范执行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成本。

这种回复帽子有点儿大,很难响应。如果这位朋友能具体找出个具体例子的话,我能一板一眼的,用一条一条的规范,帮他做个优化。


这里举出另外一个例子。

有这样一道题,下面,4m改为6m。

首先,我们用规范这一条,如下。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13 > 6 边坡支护结构上的侧向岩土压力 > 6.2 侧向土压力

6.2.11 考虑地震作用时,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地震主动土压力可按本规范公式(6.2.3-1)计算,主动土压力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ρ——地震角,可按表6.2.11取值。

表6.2.11 地震角ρ

然后,要用到下面这一条。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13 > 11 重力式挡墙 > 11.2 设计计算

11.2.1 土质边坡采用重力式挡墙高度不小于5m时,主动土压力宜按本规范第6.2节计算的主动土压力值乘以增大系数确定。挡墙高度5m~8m时增大系数宜取1.1,挡墙高度大于8m时增大系数宜取1.2。


这时候,有朋友提出:“如果又考虑地震作用,又考虑墙高增大系数,那么挡土墙的设计肯定是由地震作用控制的。我们设计挡土墙,经常是几百米长,这样会增加很多的工程量。

地震作用下,可以允许结构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在地震作用下,我是允许墙体出现极限承载力状态的。没必要再乘以1.1的系数,太浪费。”


我大概理解他们的意思了,工程量大,所以规范……是不是可以调整?

我晕!

我反复强调机理!机理!机理!


首先主动土压力是接触压力,这玩意本来是个很复杂的东西,至今测试还是个难题。大家因为用的时间长了,好像理所应当:计算值=实际值。实际情况比这要复杂很多。

所以墙高一些,提高个系数,是很好的事情。


问题是,这个系数跟地震无关。

那么墙高跟地震作用有没有关系呢?

还真有!

叫:水平地震作用沿墙高的分布系数。

如果说要完整的解决这个问题的话,还需要加上一条。

上规范。


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 > 7 土墙 > 7.2 强度和稳定性验算

7.2.3  按静力法验算时,挡土墙第i截面以上墙身重心处的水平地震作用可按式(7.2.3-1)、式(7.2.3-2)计算:

(7.2.3-1)

式中:

Eih——第i截面以上墙身重心处的水平地震作用(kN);

Ci——抗震重要性修正系数,应按表3. 2.2采用;

Cz——综合影响系数,重力式挡土墙取0. 25,轻型挡土墙取0.3;

Ah——水平向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Gi——第i截面以上墙身圬工的重力(kN);

ψi——水平地震作用沿墙高的分布系数,按式(7.2.3-2)计算取值;

hi——挡土墙墙趾至第i截面的高度。

(7.2.3-2)

条文说明太长,这里给出其中一个截图,大家就能理解。


我们反复强调:概念为先,机理为本。

翻开所有建筑结构和岩土类规范,第一条的重点词都是“安全”,排在第二或者第三的是“经济合理”。


规范执行到底难不难,还是在于理解!

理解到位,随心所欲不逾矩!能做到非常优化。

有些人在使用规范时会说,按你这条计算出来配筋太大了,你这规范有问题。这就是本末倒置了。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算出来太大,来找我。我一定帮你找到不能优化的问题。

理解不到位,处处都是疑点,难点,处处受制!反过来骂规范不行,这就是情绪问题了!

概念为先,机理为本,欢迎大家按此规则来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