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发 归来丨记录琵琶演奏家吴玉霞行走的足迹

 Xunhzh 2019-01-11

光是难以留住的,但时光却非空逝,它会因人类的活动而留下历史的痕迹,改革开放40年所迈出的探索步伐也许正蕴含在艺术家行走的足迹中成为一种回望和收获。琵琶演奏家吴玉霞的“琵琶行”已经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深度和广度。出发,归来,再出发,她似乎不停地在路上,她与琵琶较劲了将近五十年。五十年来,社会巨变、改革开放、祖国腾飞,吴玉霞把生命消融在音乐中,书写了文化传承、改革开放、文化交流的历程。



       笔者亲历了吴玉霞老师2018年12月17日至20日在兰州历时四天高强度的四场讲座。12月16日晚上刚刚结束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讲座,第二天清早,首都的第一缕晨光还没有升起,她便登上了飞往兰州的航班,满满的行程以至于在首都机场偶遇民乐同行相互问候时竟回答不出自己将要去哪里。她开怀随意的把此经历当成乐趣分享,我却领悟到充沛的生命意识和孜孜不倦的追求让她感到快乐。正如屈原在《离骚》中浪漫地呐喊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信念。多年来,吴玉霞以艺术普及为美好理想行走在路上,作为一个普及艺术的受益者,她始终坚信“今天的接受者就是明天的传播者”。


       对于琵琶和行走,她有着异于常人的亲切和思考,针对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专业和年龄段的听众,她能瞬间转换视角,明确接受者的需求。四所学校(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农业职业学院、西北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四类不同的受众人群,她时刻不忘传达自己多年来积淀的艺术理念,开启学生对于民族艺术的认知,分享人文故事,将自然、艺术与心灵之美相融,探寻艺术表达的无限可能性。


       此行的目的地兰州是一个有历史底蕴的城市,它位于丝绸之路经过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老”“厚重”“勇敢”这些词,金城秦川、黄河穿越、河谷狭长,少数民族众多使得这座城市有很强的文化包容性。毫无疑问,我们在兰州的四所大学里一睹了其厚重的文化风采,这些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看似与音乐毫无关系的学科,却能歌善舞,吴老师演奏民歌《茉莉花》时,他们能准确哼唱歌词;演奏《送我一支玫瑰花》时,学生能上台伴舞、能合着律动拍打节奏;在问答环节,他们表现出当代青年特有的敏捷思维,捧上问题、获得知识。



       面对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师生以及琵琶学会的同行,吴老师一改艺术普及中的常态思维,对学习者、教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她针对艺术学习中的“学”、“教”、“习惯”等问题指出:学生应该训练有素、兴趣广泛、章法有序、勤奋好学;教师在艺术教学中要因材施教,以审美为引领,以学术为支撑,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养成“读”、“唱”、“奏”(谱)的习惯。此外,她还强调:“练习乐曲时应注意快慢适中,做到指力速率均衡、音韵格律准确。”对琵琶演奏中常见的问题,如:读谱不细、包括指序、弦序编排不讲究;音乐作品的意蕴、性格呈现问题;如何克服紧张心理导致的过度心理暗示以及在关键场域如何保持自身特点和扬长避短;对如何把握快速演奏中的左右手协调以及与乐句、语气、呼吸的同步等专业、学术问题,营造了“毫无保留”的交流空间。她认为:弹琴既需要数学学科的精准,又需要语文学科的表达,这样才能达到艺术的融会贯通。在思路上,她要求“严谨规范讲秩序,真诚大气讲格局”;在行动上,她倡导“多听多看多比较,多思多鉴多赏析”以提升自我的艺术修养;在演奏上,她希望把握好自身演奏的特色特质,对旋律以及指序、指法做出合理编排,最终达到自如自在的境界;在方法上,她注重音乐的语法、语气、语速、语感,包括诠释视角以及演奏中的精准、精细、精巧、精致。



       文化交流的种种渠道,音乐大概最为便捷。无需翻译、无需讲解。处于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语言的人瞬间便能体会隔着父辈祖辈、隔着千山万水的相同内涵,触及深不可测的灵魂之井。在甘肃农业职业学院的大礼堂内,我看见每一张稚嫩青春的脸庞,他们拿着笔记本,像参与一场神圣的仪式,用渴求知识的目光凝视舞台前方,生怕漏掉一个字、一个音符,尽管他们对于民族器乐的了解几乎为零,尽管在现场互动时可能会犯基础性错误,却依然阻挡不了他们投入十分的热情。吴老师讲民间音乐,讲自己的成长故事,讲年轻学子应该怎样热爱生活、面对自我,仿佛一下子敲开了现场每一个人的心门。其实,一段段音符、一首首乐曲,对接受者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一如四书五经、史记文选、唐诗宋词,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体悟,同样不容置疑。伴随演奏和解析,这场特别的讲座对于兰州的学子们不仅是一次民乐进校园的艺术普及,更是一场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与启迪,留下的不仅是动听的琵琶曲和沁人心脾的金句,还有兰州学子们激荡的内心世界。那天的人、那天的阳光、那天的礼堂和鲜花都会写进他们的个人历史中,这份行走多么值得被记录。



       四场讲座中,吴老师根据地域特色和专业倾向精心安排了琵琶曲的演奏,印象深刻的是,讲座中演奏了琵琶小曲《思春》,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听众改变对于器乐演奏中“快和响”的普遍审美认知。吴老师告诉听者:文板小品看似简单,但其实更需要耐心、耐力和细心品读,“快和响”只是艺术表达的一部分,而中国音乐自古重意蕴、重品味、讲格局、讲层次,这也是一个艺术家应该追求的艺术境界。


       无论是大曲小曲,还是文曲武曲,笔者从中悟出的是艺术与生活的融合,演奏超出了技术,唱出了心灵的歌,积累越深越厚,视野就越高越远。文曲弱而不虚、武曲强而不燥,既有江南女子的柔情似水,亦有铅华洗尽后的沉稳如山。指尖奏出的是旋律也是故事,因为了解,故以习惯在聆听中代入已知的经历和画面。如果不懂得这份琴音背后超越琴声的弦外之音,不了解演奏家走向舞台之前的步履之沉重,也就无法解读那些深埋于旋律之下的生命底蕴和“指尖心间融合为一”的学者风范。



       作为当代享有盛名的琵琶艺术家,她行走到一个城市,还没有放下行囊,就被当地爱乐者或习乐者“围堵”,面对每天登门拜访的习琴者,她整理倦容,以饱满的热情不吝赐教。尽管行程如此紧张,她依然不忘探寻所到城市的历史传统。走访秦腔博物馆,了解当地非遗传承,这也许是一个民乐传承者的惯性思维,不错过任何一次接触、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她说学习是无止境的,忙碌行走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每一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开启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每个阶段做好每个阶段的事,珍惜生命、珍视当下。话语如春风拂面,而我们却都被这一段有心的路融化了。她做事认真、治学严谨,工作严苛自律,生活中连一个小细节都不愿放过,诸如一定要亲自提前到场检查讲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出行严格按照规定,甚至连垫付行程费、为年轻晚辈排忧解难等等无所不及,行走的路上还有太多值得记录的点滴,无论怎样,我们记录了正在经历的现在,未来,它早已构成与四弦连在一起的难忘印记。


       今天,强大的中国已经开始提供给每一个人越来越多接触民族音乐的机会,中国已进入急弛渐缓的“慢生活”时代,需要疗伤和寻找平和心境的人,逐渐把目光投向了民乐、雅集。现场有听众在讲座结束之后由衷感慨:听吴玉霞老师的演奏和分享忽然觉得生活是美好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前面总会有另一番景象。诚如是,从她的琵琶行获得世界观已不是头一回,吴老师总能清晰准确的将她的故事转化成爱和美,启迪一位又一位聆听者。



      对于一个时代而言,生活的景象与文化兴盛联系密切,一定程度又反映着人们对生活的态度、热情与品质追求,往深层次讲,就是在最大范围的民众之中,让文化所承载的历史、人文、情感特性得以艺术的凸显,惟其如此。民族艺术是人们抒发情感最直接的表达方式,犹如我们的母语文化,民族艺术惟有通过民间滋养,才能在升华中提升境界,得以包容、传承和飞扬。民乐的普及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演出,也断然不是几场音乐会就可以完成的。吴玉霞老师数十年奔走往来,上千场次的专题讲座,形相同,神不同,早已转化为许多人的精神力量。如她所言:“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应心存敬畏,知行合一。我们从她执着的理想信念与文化践行中感受到了她从’小我’的状态到’大我’的格局,是一个文艺工作者成长、进步的必由之路”这句话的内在深意。

   


一 End 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