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巫博士(巫振弘)闲聊,他问:“能不能用SAUSAGE模拟自由振动试验测阻尼比呢?”是哦,不错的主意,数值试验也是一种方法啊,回到办公室,赶紧试了一下。 1、抗震结构自由振动实验 选取某53层框剪结构,如图1所示,施加加速度脉冲,峰值为220cm/s2,持时2s,总加载时长30s,如图2所示,采用振型阻尼,阻尼比取5%,进行弹性时程分析,输出图1红圈标注的节点位移时程曲线,如图3所示。 图1 框剪结构 图2 加速度脉冲 图3 阻尼比为5%时顶点位移时程曲线 如果将顶点自由振动衰减看作单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我们可以根据振幅指数衰减规律计算体系的阻尼比,在小阻尼时(ξ<20%),
取图3中红圈标识的两个峰值点ui=1.412m,ui+j=0.197m, j=6,代入公式1得ξ≈5.22,与初始设置阻尼比5%相近。 图4 阻尼比为0时顶点位移时程曲线 将初始振型阻尼比设为0,重新分析得顶点位移时程曲线如图4所示,节点位移幅值基本无衰减,可见SAUSAGE数值模拟是可靠的。
选取某34层剪力墙结构,如图5所示,每层布置6个墙式剪切型阻尼器,如图6所示,施加加速度脉冲,峰值为400cm/s2,持时2s,总加载时长50s,采用振型阻尼,阻尼比取5%,进行弹性时程分析,输出图5红圈标注的节点位移时程曲线,如图7所示。 图5 减震结构 图6 减震结构标准层 图7 阻尼比为5%时顶点位移时程曲线 取图7中红圈标识的两个峰值点,ui=0.829m,ui+j=0.091m, j=6,代入公式1得ξ≈5.87%,扣除初始阻尼比5%,阻尼器附加阻尼比为0.87%。 根据能量图计算阻尼器的附加等效阻尼比为0.8%,如图8所示,可见两种方法得到的阻尼比相差不大。 图8 能量图及附加等效阻尼比 将初始振型阻尼比设为0,重新分析得顶点位移时程曲线如图9所示,取图9中红圈标识的两个峰值点,ui=1.135m,ui+j=0.626m, j=12,代0.79%。 图9 阻尼比为0时顶点位移时程曲线 由以上分析可见,在顶点振动可以近似看作单自由度体系振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自由振动顶点位移曲线衰减规律计算结构阻尼比,该方法快捷可靠。 [1] 巫振弘,薛彦涛,王翠坤,高杰,程小燕. 多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减震结构附加阻尼比计算方法[J]. 建筑结构学报. 第34卷第12期, 2013年1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