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份《拯救中国人口危机刻不容缓——中国生育报告2019》以“2018中国人口负增长”为关键字上了微博热搜。 发布这份报告的团队,是由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兼恒大研究院院长任泽平所组建的,在这份报告中,撰写团队连用多个“前所未有”,来强调中国生育率下跌的严峻形势… 而以目前生育率下降的速度, 可能很快就会带来各种问题… 那么, 为什么中国人都不愿意生孩子了? 原因可能有很多—— 首先,从养娃成本考虑,由于养娃成本高昂,让很多家庭不敢多生,也没有条件多生… 其次,从女性自身角度考虑, 一方面,女性生娃要付出很大的社会代价,比如,育龄女性往往会遭受职场歧视,而且,还会丧失很多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 除了失去了社会认可,另一方面,女性也缺少家庭所给予的认可,她们生娃养娃所付出的生理代价、时间、精力、情感劳动,不仅全部一人承担,而且,还被认为是“理所应当”,没有受到家庭的认可… 这一切付出,都是靠母爱的“伟大”,母爱的“信仰”,不生娃就不完整地神圣……各种虚无的“荣誉高帽”来说服忍耐、付出和承担… 于是,种种因素累积下来 让越来越多人选择“罢工”不干了… 那么,在鼓励生育方面,新西兰是怎么做的呢? 或许从社会到家庭,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在社会保障方面,带薪产假政府出钱 目前,在新西兰,有稳定工作的女性可享受22周的带薪产假,而到2020年7月1日之后,带薪产假将延长到26周,整整半年! 而为了减轻雇主的负担,这个费用直接是由新西兰政府支付。 而对于那些没有工作的女性,则可在孩子出生后就能享受政府提供的新生儿父母退税,也就是华人所说的奶粉金,总计为2200纽币。 其次,为鼓励生育,新西兰还包了孩子一年的奶粉钱… 在新西兰,无论你是低收入家庭还是高收入家庭,都可以领取每周60纽币的补贴直到孩子1岁(如果是休带薪产假的女性,则在产假结束后可以开领),而对于那些税前年收入不到7.9万纽币的家庭,则可以一直领取到孩子满3岁。 而在职业发展方面,新西兰法律规定,雇主不能以员工或求职者怀孕或将来可能怀孕,作为不雇佣他们的理由,或者加以歧视,否则就是违法。 在新西兰,孕妇收到这样的对待都是不可以的:
其它,还有以下福利…
是不是社会保障非常好? 而做的更好的,则是在家庭方面… 在新西兰,男人带娃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在这里,很少有“丧偶式育儿”一说,在新西兰当奶爸,也并非少见。 甚至,还有新西兰的公众人物,直接起了“表率”作用。 比如说,新西兰第一奶爸Clarke Gayford,是新西兰总理Jacinda Ardern的伴侣,在Jacinda宣布怀孕当天就表示,会在家当一位“Stay-at-home dad”,肩负起照顾宝宝的职务。 而除了第一奶爸之外,新西兰还有另一位更为有名的奶爸, 那就是Youtube“父婴”频道博主——Jordan Watson。 在他的频道中,他用各种方式来告诉奶爸们,其实带娃可以非常有趣,当职业奶爸没什么不好。 ![]() |
|
来自: 初升红日zcjyue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