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效矫正步态之前篇

 管理员大人 2019-01-11

讲者:刘洋 连云港长寿医院康复中心

文字整理:杨光 连云港长寿医院康复中心

正常步态分析概述

改善步态是很多患者的第一诉求,进行步态分析是治疗的前提,为我们的治疗提供依据和方法。

在步态分析中,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疑惑:总觉得该患者走路有问题,又不知道他走路的问题出现在哪儿,原因就在于我们进行异常步态分析时,没有一个清晰的正常步态的概念作参考,所以我们只有知道什么是正常步态,才有可能准确全面分析出异常步态。

1

基本概念

1. 步行:我们人类固有的功能性活动方式

2. 步态:步行过程中表现出的特征模式

2

正常步态特点

1. 个体化: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都有不同的步态;

2. 功能性安全、速度这些是达到功能性步行的基本要求

正如该视频,我们是通过他的步态特征来感知到他所扮演的是一位老人。

3

步态分析的历史

1. 最早的步态分析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是达芬奇、牛顿 和伽利略他们提出关于人体的生物力学和运动学基础知识。

2. 接着是伽利略的学生Boreli,他把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早期运用在 动物身上,分析动物在飞翔、奔跑时候的姿势和它们所运用的一些力,然后在人的身上进行分析。

3. 这是第一张真正步态分析的照片,当时Marey教授做了一块 黑色背景,让一个人暴露身体在黑色背景之下进行行走,跑步并 用照相机连续拍摄记录。

以上都是最早期的步态分析

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步态分析的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够方便、快捷、 精确地提供我们所关注的即时、量化的步态时空参数。


3

步态分析基础内容

 

1.步态分析术语

(1)步宽:两侧足跟中点之间的连线,正常值8-10cm。

(2)步长:一侧足跟着地到另一侧足跟着地的距离。

(3)跨步长:一侧足跟着地到这一侧足跟再次着地的距离。

(4)足偏角:足中心线与同侧步行直线之间的夹角,正常为5 —7°。

(5)步行节律:每分钟走多少步。

(6)步行周期时间:每个步行周期所花时间是多少。

(7)步行周期中:支撑相占整个步行周期的时间60%,摆动 相占整个步行周期40%

(8)步行速度:量出跨步长除以周期时间。

(9)以下为欧美国家男性步行周期的一些数据。

2.躯干在步态中的表现

(1)在步行中,躯干前移最快的时候在双腿支撑相的时候,最慢在支撑相中期时。

(2)躯干上下移动距离约在5cm左右,单腿支撑相时躯干在上升到最高位置,双腿支撑相时躯干处于最低位置,躯干侧移,单腿支撑相时侧移到最大距离,左右侧移距离约4cm。

(3)躯干旋转,躯干上部与躯干下部有一相对的旋转,步行过程中一侧的肩部是与对侧的骨盆是同方向的旋转,而骨盆旋转相对于肩的旋转要大一些,这是我们人体在发育过程中最基本的特点,越到躯干上部分人体的活动空间包括旋转,移动、都比下部要小,原因是为头部提供一个稳定的基座,保证头颈部正确的感觉输入(视觉、前庭)。

(4)另外我们不能忽略的就是我们上肢的作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肩部和上肢的活动方向、活动范围是保持一致的,它的作用有保持身体平衡,以及提供步行时的动力。

3.骨盆在步态中的表现

(1)在摆动初期到摆动末期骨盆旋前

(2)摆动初期骨盆从前倾到摆动相末期时骨盆在后倾位

(3)首次着地时开始骨盆向支撑侧腿侧移

4.髋关节在步态中的表现

5.膝关节在步态中的表现

6.踝关节在步态中的表现

(1)主要是屈和伸 ,首次着地过程中保持在O°的位置。

(2)随着称重反应期的开始,踝关节慢慢趾屈,趾屈到支撑相中期又回到O°的位置。

7.在步行周期中各关节运动角度总结

8.行走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转换

(1)最少的势能出现在重心在最低点的时候(步行周期的5%55% ),最大势能出现在重心在其最高点上(步行周期的30%80%),动能相反。

(2)身体以最理想的方式作出动能、势能的转换,如果偏离这一方式,身体能耗就会增加。

感谢您的阅读,下一篇文章我将为您介绍正常步态分析的细节内容,期待与您相见!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