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重建中國上古史--关于李济提出的几个问题(四)

 信圣人不如信己 2019-01-11
概括说来,李济关于以下三个方面在“重建中國上古史”研究,值得重建中國上古史的史学家们的重视和研讨,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中國上古史,并且为重建中國上古史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不是错误引导后人,把重建上古史的责任,无限期留给后人。
1)关于中华民族的人种问题
中国人是从哪里来的?传统的说法是“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三皇”时期,指史前的燧人氏,有巢氏,伏羲氏、女娲氏、神農氏等,三,固然并不是指实数三,而是,很多史前有基础贡献的先民。三皇时期,指混沌时期,倉颉没有創立漢字“人”,没有漢字,也就没有形成“人类”,史前先民称为“氏”或“民”。
“五帝”时期,也就是以黄帝作为起始点。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文献记载的五帝。倉颉創立漢字体系,中國就应该具有可信的历史。我们把倉颉創字定性为“神话和传说”,其实,由于后人并不真正认识“字”,漢字學成为绝学的无奈之举。
再说“盘古”昏睡万年,一天清醒抡起板斧,开天辟地。昏睡万年,也就是古代先民处于史前,处于混沌时期,处于动物世界。一天清醒,也就是倉颉創立漢字,启蒙了古代先民,志向于人类,人道。这也就是漢字记载并且阐释人类社会的历史时期。盘古,经历了三皇混沌时期过渡到人类社会的五帝时期的开天辟地的“人”。
漢字學成为绝学,对于这些具有史料价值的“神话和传说”就无法真正的解读,认为其中夹杂着大量虚妄无稽的东西,而轻易地忽略这些历史记载,注重于考古学,淡化文献学的史料价值。我们应该意识到漢字本身的史料价值,也是解读文献记载的史料的最可靠的工具。
重新建立真正可信的中国上古古史体系,就必须开启漢字學的研究,否则,解决一个问题,却又堕落另一个陷阱,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学虽然取得一些重要的进展,发掘了一大批史前时期的遗址,出土了大量遗物,为建立中国史前史提供了无比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但是这些资料只是作为重建中國上古史的辅助资料,因为,中国人类的上古史的起点仍然是黄帝时期,证明的依据就是倉颉創立的漢字體系。
在中国境内,1933年发现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在山顶洞人所遗的三个头骨中,包含了好几个种族。魏敦瑞(Franz Weidenreich)的研究报告指出,保存最完整的三具头骨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种族因素——分别为原始的蒙古人种,美拉尼西亚人种和爱斯基摩人种。……”。首先,山顶洞(人)就不能称为“人”,最早“人”的概念只能起源于倉颉,人类的历史只有五千年。应该称为“蒙古种,美拉尼西亚种和爱斯基摩种”,对于人种,只能是具有抗灾除恶思想的才能赋予“人”的称谓。
人类學,并不是基因学,血缘學的自然动物的科学,人类學必须与自然界动物學脱离出来,否则,研究人类學,只是研究的动物学。
李济根据当时的最新考古成果,具有深厚国际上的人类学研究功底,但不是漢字學人类学的方法和理念,这种人类学存在一定的错误。凭借漢字學的研究的成果,关于中华民族人种问题,就应该以漢字的起源,确定人的起源,人类的起源属于精神层面的,而不是自然动物的演变。
他的揣测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在二万年以前业已存在,决不可能以周口店的山顶洞人为代表,他说:“说到中国人的原始,周口店所发现的骨骼,无法予以任何启示。虽然如此,任何人不能断言中国人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尚未存在,因为美拉尼西亚人种和爱斯基摩人种已有存在的证据了。也许周口店那一家人是别处移居来的,被原住在该地的人所攻击消灭了。这些原住人才是中国人种的代表。……”如果允许以“中国人”这个名词做“人种”名称的话,其实还是没有确定“中国人”概念,概念的起源于倉颉創立漢字,人类學的研究,首先搞清楚“人类”的概念。美拉尼西亚人种和爱斯基摩人种,其实,也就是自然学科对动物“人种”的区分。漢字对统一种群意识形态区分的分界点。如果不能以倉颉創立的漢字作为“人类”的起源,也就不能以漢字体系表述人类社会,只是借助漢字體系描述动物世界的“人类”种类而已。
此后,在中国大地上又相继发现了元谋猿“人”、蓝田猿“人”、丁村“人”、长阳“人”、马坝“人”、河套“人”、柳江“人”等,这些发现也都是具有“人”的称谓,并没有漢字意义上“人”的本质。“猿”和“人”的本质区别,也就是对漢字“人”的知性,对“人”的概念的敬畏,而不是认为“人”就是对自己的褒奖的称谓。知人,才会主观上做人,做人,才能成为人、人类。关于“中国”的概念,也是被后人曲解为方位上的“中央之地”。中國,中,指抗击动物灾害之意,國,持戈守卫人类生存、生活的疆域。至于“民族”的概念,虽然也是源于倉颉創立的漢字,针对对不能理解漢字的字义史前先民的一种称谓。我们研究中國的上古史,而不是研究中国史前史,这就是研究漢字學与考古学意义上本质上的重要区别。
对“人类”的概念没有正确的理解,人类的起源说也就是不能统一。如“人类”源于非洲,向四处迁徙,这是一种猜测和臆想,没有什么可靠的依据。笔者始终认为“人类”的起源于倉颉創立漢字體系,起源于陕西黄陵县黄帝陵的周边。漢字传播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会出现抗灾除恶的人类,漢字传播的轨迹,就是人类迁徙的轨迹,人类的思想就是不断革天命的思想,不断与自然界(灾害)斗争的思想,不断抗灾除恶的思想,形成“中國”,形成中华民族。
关于“人类”的问题,不再累述。漢字的起源就是人类的起源,人类是抗灾除恶,除恶扬善的意识形态统一的整体,并不是迁移说,演变说所能解决“人类”起源问题。每一个“人”都是从动物成长为漢字意义上的“人”,从孩子成长为“人”。成为“人”必然经过漢字的教化和启蒙,才能树立“人”的信仰,具有人性的特征,才能走上人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