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了高血压,如何保护我们的肾?

 一葉一如来 2019-01-11

今天,我们将送上“高血压系列科普”第二篇。如果您有其它关于高血压方面的科普需求,欢迎您在后台留言,我们会选取有代表性的问题组织药师撰写。如果有具体用药疑问,也欢迎您向相关专业药师进行在线一对一咨询。


高血压系列科普之二

得了高血压,如何保护我们的肾?

在我国,高血压是一种患病率高、致残率较高的慢行疾病。2016年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


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主要并发症有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脏病等。其中,高血压与肾脏病常常如影随形,高血压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会引起肾脏问题,肾脏病变同样会引起高血压,二者常形成恶性循环。因为长期高血压会使肾小球内压力增高,造成肾小球损害和肾微小动脉病变,一般在高血压持续10~15年后出现肾损害,肾功能减退,部分患者可发展成肾衰竭,需要靠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那么,高血压患者如何才能保护好肾脏呢?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一、澄清高血压认识误区,抵制伪科学


避免或减少高血压造成的肾损害,关键是长期坚持高血压药物治疗,控制好血压。我国高血压治疗率、控制率很低,重要原因之一是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主要表现为:


误区1:高血压无不适症状,可以不用降压药;

药师澄清:高血压被称为“默默的杀手”,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因为有血压升高时间长,机体适应了高的血压水平,从而没有不适感觉,但是心、脑、肾等靶器官都在不断遭受高血压的伤害,最终导致功能受损。


误区2:降压治疗血压正常了,自行停药;

药师澄清:这是不对的。原发性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通过综合治疗被控制,需要长期服降压药。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且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正确的做法是,长期的血压控制达标后,应在医生或药师的评估下,判断是否可以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或种类,不能擅自停药。


误区3:担心降压药不良反应,不愿长期服用;

药师澄清:所有药物都有不良反应,但并非每位患者都会发生说明书上注明的不良反应。况且,降压药作为慢性病长期服用的药物,耐受性好,不良反应一般比较少且轻,如果出现了不良反应,也容易识别和处理,患者大可不必担心,只需要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嘱咐,学会如何监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及时就诊即可。况且,与高血压所引起的器官损伤相比,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带来的可能的风险更显得微乎其微。


误区4:迷信广告,频繁更换降压药;

药师澄清:某些患者偏信广告中的“好药”,追求“新特药”,这些做法都是盲目的,不科学的。治疗高血压的每种药物降压原理各不相同,适宜的人群也不同。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如血压水平、是否吸烟、有无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心血管病家族史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心、脑、肾、眼睛等靶器官损害情况,来选择降压药物。某些不良商家利用患者的心理,鼓吹某些所谓“天然药品”的疗效,宣扬可摆脱不良反应的困扰,诱导患者购买。其实,“天然药品”疗效并未经过研究证实,“天然药品”也有不良反应,而且不明确,不容易及早识别和及时处理,最可怕的是“天然药品”也许并不“天然”,请不要听信这些商家的不实宣传,使用的降压药物应该由医生评估并开具处方获得。


二、控制好血压,做到平稳降压、血压达标、综合管理三原则


长期使用降压药物,需要规律监测血压,掌握以下三原则,才能有限的避免或减少高血压造成的肾损害。


原则一:

一般建议患者把平静血压控制到<140/90mmHg。

老年患者,降压目标为<150/90mmHg,

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低到<140>

合并糖尿病或蛋白尿的患者,血压可控制在≤130/80mmHg。

血压达标是保证降压成功的根本。


原则二:平稳降压。

血压长期波动太大,会对全身血管会造成不良影响。告知患者长期坚持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保持血压平稳达标;此外,推荐使用长效制剂(一般为一天服用一次),有利于每日血压的平稳控制,对减少心血管及肾脏并发症有益。


原则三:综合管理。

选择降压药物时应综合考虑其伴随心血管、肾脏病的情况,对于已患心血管疾病、肾脏病患者及具有某些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考虑给予抗血小板(如阿司匹林)及调脂治疗(如使用他汀类降脂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再发及死亡风险。


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 ”——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正确的生活方式干预,不但可明显降低血压,也可预防心血管病及肾脏病。具体见下表:

生活方式干预目标及降压效果


四、注意高血压肾病的早期症状,定期进行肾脏检查。


长期高血压病史,尤其是病程在5~10年以上,要关注高血压肾病的早期症状。高血压肾病一般在早中期无明显症状,或被其他并发症症状掩盖,常见的早期肾损害的症状有夜尿增多、尿常规检查提示少量蛋白尿,或肌酐、尿素氮轻度升高,从而如果早上起床出现眼睑或下肢水肿,提示肾脏可能已有较明显的损害。而一般发展到胃口差、恶心呕吐、贫血、易疲劳,甚至腰酸背痛、精神萎靡时,基本已到了终末期肾病阶段(肾衰竭)。


所以,高血压患者要时刻注意肾病的早期症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延缓肾功能减退和预防终末期肾脏病的发生。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年最少做一次肾脏病筛查,如做肾脏B超,验一下血生化指标、尿常规。


五、已有肾脏病的高血压患者的药物选择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患者,降压药物的选择除了要考虑血压是否达标外,还需要特别选用可以延缓肾脏病进程的降压药物。对于慢性肾脏病早中期的患者无论是否合并糖尿病,优先选择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普利) 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沙坦)类降压药物,尤其出现蛋白尿后更加推荐使用。


单药治疗,血压不能达标时,可联合使用其他类别降压药物。加用哪种药物疗效最佳因人而异,必须遵循个体化原则,让专业的医师或药师为患者选择适合的降压药物。


总之,患了高血压无需过分担心,但要给予重视,改变对高血压治疗的错误观念,摒弃伪科学,在正规医院就诊,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按医嘱服药,将血压平稳的控制在目标之内,以预防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


(由“问药师”团队亓志刚药师供稿)

看病找医生,吃药问药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