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前列腺增生治疗医案

 伊悠帆123 2019-01-12
患者情况:

朱某,男,62岁,20XX年11月29日初诊。


诉尿频、尿急、尿不尽9天,伴小腹坠胀,睾丸胀,夜尿频,阴囊潮湿,舌暗淡苔薄白,脉弦滑。有前列腺增生病史。


处方:

以清肝散结汤减薏苡仁、苍术,加炒川楝子合偏坠散(小茴香6克,荔橘核各10克)


治疗效果:

7剂后上证大减,言小腹及睾丸已不坠胀,阴囊潮湿及夜尿次频均有改善,续以前方加败酱草30克,以资巩固。


清肝散结汤方由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四逆散、四妙丸增损而成。《伤寒论》147条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云:“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此“结”乃饮结,故以干姜、桂枝温化,“小便不利”是饮结而枢机不利,因证在少阳,故以柴、芩和解,饮结胸胁,天花粉、牡蛎逐饮开结,此为治少阳病兼水饮内停。


方解:

本证用柴胡、黄芩以疏通中上二焦,天花粉、牡蛎以清热散结,本两组药对,功专清肝热、散痰结,故可广泛应用于男性前列腺增生、女性乳腺增生,从而拓展其在杂病中的运用。因证属痰热,故舍姜、桂而增四妙以清下焦湿热。又该经“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故加四逆散肝脾(胃)同理,协柴、芩,助气化而调升降,四妙清湿热而不伤胃气,较之八正,则更为平和。

 

因本病初起多在气分,若迁延日久,则渐入血络,故赤芍、白芍同用。王不留行,《本草从新》谓“性行而不住”,能“利便通经”,加其以利小便、通血络。取黄芪与丹参相配,有益气化瘀、生新通络之用,其润燥相宜,补而不滞,清而不过,于慢性前列腺增生最宜。

 

本方以清肝散结为主,辅以化瘀通络,融清肝、补肝于一方,主次有序,药味虽较多,但非杂砌之属。


临证加减

若处急性发作期者,减去黄芪、丹参加滑石18克,生甘草6克,败酱草30克,蒲公英30克;


若痛甚者,加制乳香3~10克,蒲黄10克,元胡12克;


口苦口黏者,可加茵陈10~15克,郁金10克,大腹皮10克;


若滴白较多者,可加萆薢10克,石菖蒲10克,乌药10克,芡实15~30克,亦可合入封髓丹;


若小便不利,属湿热者,加通关丸,兼有阴伤者,可合猪苓汤化裁,属寒湿者,加五苓散;


若兼有胃弱便溏者,可加法夏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炒白术12克;


若便结难解者,可加虎杖15~30克,炒莱菔子15~30克,槟榔10~15克,亦可加大黄;


若病久服药不效者,多是药力未达,用皂角刺10~15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