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当一个人没有粮吃的时候,你给他一斗米,他会把你当恩人,对你感恩戴德,可如果你不停的继续给他米,慢慢他会习惯了你的给予,以为这是你应该做的。 当有一天,你不再给予了,他反而记恨你。 一个人的善良一定要带点锋芒,不能被人当了冤大头,吃苦受累还不讨好。 善良要给予知道感恩,并努力回报你的付出的人,如果一个人只索取不回报,那么请把你的善良收起来。 2、 亲兄弟,明算账 就算是亲兄弟,涉及到金钱利益的时候,也要算的清清楚楚。 老话说:“亲是亲,财是财,要是恼,财上来。” 钱这东西,很容易让人产生隔阂,在亲人、朋友之间,最伤害感情的往往就是金钱,有时你觉得大家是亲兄弟,好朋友,在钱上不需要太计较,但是你不计较不代表别人不算计。 所以,不要仗着感情好,就在金钱上糊里糊涂,越是感情好,越要把账摆到明面上,这样才能让亲情、友情长久的维持下去。 3、 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嘴藐藐 这句话说的无奈,却很现实。 第一代,大家是兄弟姐妹,从小一起长大,是亲人。 第二代,成了表亲关系,感情就淡了许多。 到第三代,便是远亲了,就算联系也只是表面上维持,已经没什么感情,有的甚至基本称呼都叫不上来,见面也不相识。 4、 待你父母十二两 儿孙还你一整斤 你现在对待父母的态度,儿孙全都看在眼里,所谓“上行下效”,你如何对待父母,儿孙就会如何待你。 所以,孝敬自己的父母,既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是为儿孙树立榜样。 “孝顺”是做人的根本。 5、 猫鼠不同眠 虎鹿不同行 猫和鼠不会睡在一起,而虎和鹿也不可能一起行走。 比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想成为怎样的人,就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因为人与人相处久了就会互相影响,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别在与你三观不合的人身上浪费时间。 将军赶路,不与小鬼为伍。 6、 借米不借柴 借衣不借鞋 意思是说:米和衣服可以外借,柴与鞋却不可以借给别人。 老一辈人常说“帮穷不帮懒”。 柴火在过去并不是稀罕物,只要勤快,可以上山砍,可以去田里捡,如果一个家庭,连柴火都没有,那说明这家一定是好吃懒做的人,当然帮不得。 脚是一个非常隐私的部位,鞋子对人来说就相当于贴身的衣物,所以这种东西不能外借。 帮人要讲究方式,助人要讲究尺度。 7、 相识满天下 知心能几人 友不在多,心诚则已,知心难求,有一足矣。 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意思是,多一个朋友,有需要的时候,就多一个人帮你。 但其实现实是,很多人只会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你飞黄腾达的时候,他们趋之若鹜,等你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却全都不见踪影。 所以,交友还是要交真心的,那些大难临头各自飞的,不如不交。 8、 不听老人言 吃亏在眼前 这是一句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话。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信了,他们觉得老人守旧、古板,观念和想法都过时了,不值得听取。 可其实并不是这样,老人经过的事多,对人性的了解,对世界的认识比年轻人要深刻。 千万别把老人的建议和唠叨当做耳旁风,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他们的处事经验,是用几十年的生命总结出来的。 9、 打人不打脸 骂人不揭短 脸是一个人的门面,所谓人要脸树要皮,打脸,是最不尊重人的行为。 一个人的修养,体现在他愤怒的时候。 发生矛盾,不故意戳人痛处,就事论事,不揭人伤疤。 中国人可以吃亏,但不能丢面子,所以,无论在什么场合,做人都要学会留口德,管好自己的舌头。 给别人留面子,既是修养,也是自我保护,因为一个人如果连面子都没了,他可能采取更阴损的手段报复。 10、 不落海底不知大海深 不生子女不知父母恩 没到过海底,就看不到大海的深邃,没养育过子女,便不知道父母的辛劳。 只有养育过子女,亲身经历了,生儿育女的一番磨砺之后,才能真正体会,什么叫父母恩,重于山,大于天! -来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