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笔记·医管内参 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来自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分管科研教学、信息化工作。今天分享的主题是人工智能在我院的应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以下内容为完整笔记) ◎ 无界进修 1 广妇儿医院简介 ▼
这十年间,重点抓几项工作:其一,JCI认证,以此为抓手,促进医疗质量安全服务、医院文化提升。下月5号我们将进行第三次JCI评审。其二,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不断发力,以及一些新尝试。 我院现有4个院区,开放床位1800张,2017年门诊人数4702472,出院患者人数136071,住院手术量83725,业务高速增长,都得益于我院不断进行流程优化、信息化改造。 与此同时,我院获得了诸多成绩:
2 人工智能开发信息化基础 ▼ 人工智能应以信息化为基础,医院诊疗、服务、医疗等都离不开信息化。同时,人工智能的一大特点就是数据质量高。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院的信息化建设情况。 1. 信息集成平台总架构 信息集成平台总架构
事实上,多个信息系统的独立运行,无法满足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要求。这些年,我院将院内各个信息系统全面打通,实现互联互通,无纸化应用等。 2. 以患者为中心的全面的移动医疗服务 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全面的移动医疗服务方面,我院率先实现无纸化服务。其核心在于把所有患者在医院不创造价值的环节,全部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从而只保留医生诊治环节。 以患者为中心的全面的移动医疗服务
众所周知,数据质量十分重要,结构化电子病历是基础。我院整合门诊、住院与急诊医生电子病历,从而方便医生一键获得患者所有资料,为后续诊治提供帮助。 4. 一体化电子医嘱(CPOE) 我院整合医生工作站和电子病历医生站医嘱,各类申请单,药物、输血、会诊、转科转区、出院、手术,同时结果可随时调阅。 5. 一站式电子申请单 实现门诊和住院(LIS、MRI、CT、内镜、心电、脑电、超声等)电子申请单集成服务。 6. 患者360°视图 提供一个整合的界面用于显示患者就诊相关的全部信息,如历史病历、检查检验报告、诊断、医嘱以及各类申请单等。 7. 无纸化 病人全部信息进入信息系统,无需使用纸笔,方便信息调阅。因此,移动护理是一个重要环节,需在床边实现患者相关数据的录入。 8.闭环管理 在无纸化基础上,我们实现了闭环管理。其设计理念是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追溯;设计核心是连续性、及时性、准确性。同时,以闭环管理为抓手,梳理医院业务流程,优化业务流程。 闭环管理
临床辅助决策系统(CDSS):7大类35子类。借助于临床辅助决策系统,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我院的信息化建设是所有的业务部门参与其中,在参与的过程中优化流程,建立知识库。 临床辅助决策系统(CDSS)
当患者提问超过39°时,系统自动触发健康宣教、护理计划、护理评估等智能提醒,便于医生及时处理。同时,医生制定医嘱后,患者也可收到提示,实现医患之间联动。 智能联动--体温
区域医疗健康服务协同是更高一层的互联互通,是非常重要的。 12. 多学科会诊统一平台MDT 多学科会诊统一平台实现与基层医疗机构等的互动,同时对于体制、机制方面,还要同步进行。 13. 临床数据中心 在前面的这些工作基础之上,建立临床数据中心极为重要。临床数据中心作为一个独立部门,负责把一线流程当中应用产生的数据进行应用,从而对数据进行收集、挖掘、应用,为后续的人工智能工作提供基础。同时,临床数据中心其中一个重要的职能是帮助临床医生做科研、追踪病人等。 临床数据中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全面整合医院信息,促进数据快捷使用;第二,用好大数据技术,激活历史数据价值;第三,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水平;第四,跨入大数据时代,建设数据驱动型未来医院。 14. 临床科研一体化闭环转化服务平台 主要包含四个工作流程:步骤1:临床数据整合(语义化);步骤2:临床科研平台落地;步骤3:分析建模,数据分析;步骤4:决策支持平台。 临床科研一体化闭环转化服务平台 数据智能萃取平台
16. 智能分析挖掘平台 智能分析挖掘平台的一系列统计分析环节,能够帮助医生提供相关数据验证。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尝试,我们也获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如下图: 3 “咪姆熊”智能家族研发项目 ▼ 我院结合“大数据重塑未来医疗格局”的新形势,基于信息化建设产生的优质医疗大数据,融合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针对优质医疗资源匮乏的痛点,于2015年启动了以重塑和复制优质医疗资源为终极目标的“咪姆熊”智能家族研发项目。 关于智能导诊熊,“导诊熊”系统上线,5秒内根据患者症状推荐看对该病经验丰富、效果好、费用低的医生。 关于智能问诊熊,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通过一问一答的预问诊过程,采集患者生病的起因、经过,提高就诊效率,帮助医生筛选定位核心病症。 其中,性能指标:
“咪姆熊”——技术架构 “咪姆熊”智能疾病诊断助手的技术架构 4 物流机器人 ▼ 背景:使用最原始的方式,需要60个人,近3000次人工运送。
智能物流机器人 基于智能调度算法的多机器人协同工作 系统实施过程中,需要如下内容: 其一,科室智能终端。在相关科室安装一部智能终端,科室人员可通过该终端进行运输任务的发起、取消、查看等操作。 其二,云端管控平台。即用于运行调度与实时位置监控;机器性能参数监控,例如电量、里程、异常报警;数据分析及预报。 其三,医院基建无需改造。即通过无线通讯技术自动控制电梯;设置地面路线标识。 地面路线标识 自动乘梯 机器人停车区 应用场景(一期) 应用场景及收益分析:标本 + PIVAS 二期规划应用场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