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列颠的那点事(三)之勇敢的心

 陆一2 2019-01-12

电影《勇敢的心》片段


《勇敢的心》的电影原声带:

Wallace Courts Murron 来自舒曼陪你一起微聊历史 04:26


上面看到的是1995年电影《勇敢的心》的片段,其讲述的是威廉·华莱士带领苏格兰人民抗击英格兰入侵的故事。该片收获了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最佳化妆5项大奖。

接下来,我们一起说电影、说历史,也说说“勇敢的心”的由来。


影片主要角色:

苏格兰民族独立英雄——威廉·华莱士,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饰演兼导演


影片中威廉·华莱士的形象


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帕特里克·麦高汉(Patrick McGoohan)饰演(已故)

电影中爱德华一世形象


一副老牌影星的帅气模样,不禁让人联想到《罗马假日》里的格里高利·派克

演员帕特里克·麦高汉过往照片


英格兰王子爱德华二世的王后,也是法国公主——伊莎贝拉,苏菲·玛索(Sophie Marceau)饰演


影片中伊莎贝拉的形象


<Brave Heart>(勇敢的心)是一部具有民族主义情怀的史诗战争片,不过由于编剧创作剧本时手上缺乏史实资料,所以有不少地方有违历史。


威廉·华莱士(William Wallace)(1270-1305),苏格兰民族独立英雄,掀起苏格兰人民抵抗英格兰入侵的浪潮。


传奇出身

早年经历缺少考证,传说他出自于一个神职家庭,身材高大的威廉·华莱士武艺高强,能够挥舞双手阔剑的他自然臂力过人。不仅如此,威廉·华莱士还是一位指挥官,善于利用地形进行丛林山地战。


电影中的形象及雕塑


斯特林桥战役(Battle of Stirling Bridge)

1297年9月11日,英军出动了1000重骑兵,近2万重步兵为主力,另外还有数百长弓手和1000轻步骑。苏格兰方面,安德鲁·莫瑞(Andrew Moray )与威廉·华莱士率领的1万多装备简陋的步兵以及少量的骑兵迎战。

战斗一开始,人数和装备占优的英军并没有选择在福斯河的其他几处浅滩渡河,而是狂妄自大的从河上唯一的小桥上过河,没想到重装骑兵刚一过桥就陷入了河滩的淤泥之中,混乱之际,苏军的长矛步兵从高处冲杀过来,英军骑兵既受地形限制又无友军支援,竟向苏军方阵发起了反冲锋!结果可想而知,溃散狼狈而逃的英军骑兵与后方前来支援的步兵相互踩踏,乱作一团,更可怕的是斯特林桥突然轰塌,进一步造成了更大的伤亡,此战役,最终以英军的死伤惨重而收场。

维多利亚时期斯特林桥战役想象图


与电影不同之处是将战役改成了平原上的阵地战,更多的突出了华莱士的谋略。而事实上,斯特林桥战役的胜利,主要原因在于轻敌英军不注重部队协同作战和迂回包抄,而苏格兰军正巧在适合的时机和地点发动了冲锋,运气成分很大。之后的福尔柯克战役证明,华莱士的这场胜利只是灵光乍现。


现今斯特林的地理位置(源自Google地图)


福尔柯克战役(Battle of Falkirk)

福尔柯克战役——威廉·华莱士的“滑铁卢”,他遇到了善于运用军团协同作战的爱德华一世,战术一成不变的苏格兰人立刻打了大败仗。

总结斯特林桥战役获胜的经验,威廉·华莱士深知苏格兰的重步兵更适合防守,因此,继续选择在松软的土地上摆出严密的长枪方阵,静静地等候英格兰人的进攻。苏格兰人运用12英尺长的长矛,密集排列着似乎无法攻破的方阵。在方阵的两侧,又布置了弓箭兵,而在方阵后方则是少量的重骑兵。

影片中苏格兰长枪方阵


战役第一阶段

老谋深算的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并没有盲目发起冲锋,而是让重骑兵分散通过松软的地面,不等号令,就突然对苏格兰的弓箭手和骑兵发动冲锋,迅速将其歼灭或驱散。

第一阶段示意图(源自360图书馆)


战役第二阶段

消灭了苏格兰的骑兵和弓箭手,面对严阵以待的长矛方阵,重骑兵冲锋并不会占半点便宜。于是这位拥有超凡军事才能的英格兰国王调来了长弓手,并集中攻击对远程防御薄弱的苏格兰长矛方阵。缺少远程反击和防御薄弱的苏军只能被动挨打,很快长矛方阵就出现了缺口并被分割包围,最后英军重骑兵和重步兵的冲锋让苏军伤亡惨重。福尔柯克战役以苏军惨败英军全胜结束。


第二阶段示意图(源自360图书馆)


战役结果

福尔柯克的惨败导致威廉·华莱士只能与英格兰军队长期打游击。而爱德华一世通过恩威并施等手段,笼络和分裂了大量苏格兰贵族。后来,威廉·华莱士被伙伴出卖被俘,如同电影一般在伦敦接受审判并被判处死刑,死于1305年。

福尔柯克大致在斯特林和格拉斯哥以及爱丁堡之间,斯特林在15世纪英格兰攻陷之前,一直是苏格兰王国的首都和王室所在地。爱丁堡为现在苏格兰的首都,格拉斯哥为现在苏格兰第一大城市。


今福尔柯克的地理位置(源自Google地图)


历史影响

电影中威廉·华莱士在临刑前,饱受折磨和辱骂(英格兰人极为痛恨他),受刑前高喊:“Freedom!!”华莱士的精神极大地激励了苏格兰民族独立斗争的决心不假,但历史上并没有记载类似电影的情节,被流传下来的只是华莱士的诗歌。


爱德华一世(Edward I)(1239-1307),亨利三世之子,是一位文治武功都很杰出的英格兰国王,是英格兰金雀花王朝时期的伟大君主。其身材高大又有一副长腿,因此有了称号“长腿”(Long Shank),人称长腿爱德华。

25岁时被迫成为人质,后逃回,帮助其父战胜了反叛的贵族,1274年加冕国王,1284年他征服了威尔士,并将威尔士亲王封给了自己的长子,与此同时,又把威尔士长弓手的编制加入到了英格兰的军队中。

之后的20多年,长腿爱德华立志于征服苏格兰,在这位能征善战的伟大国王面前,威廉·华莱士和后来的罗伯特一世都尝尽了苦头。可惜的是,在爱德华一世有生之年并没有看到征服苏格兰的那天。1307年,这位英格兰的明君,苏格兰人眼中的暴君,死于征讨苏格兰的路途中。


影片中爱德华一世的形象


关于称号:

爱德华一世这个称号是按照诺曼人的习惯来排顺序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时期的英格兰还有三位叫爱德华的国王,分别是:长者爱德华、殉教者爱德华,以及之前话题提到过的忏悔者爱德华。

中世纪的英格兰值得提及的国王众多,为了保持时间线的清晰,例如伟大的国王——狮心王理查一世(Richard I Lion heart)(1189-1199年在位)或是败家的昏君——无地王约翰(John Lack land)(1199-1216年在位),我暂时先不详述,以后用其它的系列话题再来串联起他们的故事。


部分英格兰国王在位时间表


爱德华二世(Edward II)(1284-1327),爱德华一世之子,英格兰国王。各种历史记载推测他是同性恋,和多位男宠关系密切并赐予特权,这引来其他贵族和王后伊莎贝拉的强烈不满。在与苏格兰国王罗伯特一世(Robert I)(1274-1329)交战中战败,接连的失败令他威望大减。1315年,罗伯特一世的弟弟征服英格兰的属地爱尔兰,并在次年宣布自己为爱尔兰国王。1323年,爱德华二世承认罗伯特一世为独立的苏格兰国王。

伊莎贝拉王后再也忍受不了爱德华二世对她的冷淡和侮辱,与青年贵族罗杰·莫蒂默(Roger Mortimer)(1287-1330),后来的第一代马奇伯爵,率领流亡贵族入侵英格兰,并很快获得了痛恨国王的贵族和民众们的支持。1327年,国会废黜爱德华二世,爱德华二世被迫退位。据说,爱德华二世被人从肛门插入烧红的铁叉,惨叫传到几里之外,死得极其悲惨。


影片中爱德华二世的形象


伊莎贝拉(Isabella)(1292-1358),法兰西公主,外号“法兰西母狼”,后成为爱德华二世的王后,16岁时,作为政治婚姻嫁给英格兰王子爱德华二世。为什么让苏菲·玛索来演这位法国公主?因为她是一个从小受到良好教育,有魅力也有魄力的公主。她是法兰西国王绰号“美男子”的腓力四世(Philippe Ⅳ)(1268-1314)的独女,并另有3位兄弟,年少时就尽显非凡的才华,因此有人说她在4个孩子中最适合当国王。前面说到爱德华二世是个同性恋者,尽管这样,他们还是育有两男两女(其中包括爱德华三世)。

与电影描述不同的是,她与威廉·华莱士根本不可能有恋情,因为威廉·华莱士就义时,伊莎贝拉只有13岁,并且还没离开法国。


影片中伊莎贝拉的形象


爱德华三世(Edward III)(1312-1377),15岁加冕英格兰国王,在位50年。其父爱德华二世被废黜并被谋杀后,新国王爱德华三世原本是支持母亲的,但由于伊莎贝拉王后和情夫莫蒂默独揽大权(莫蒂默成为实际掌权者1年之久),新国王爱德华三世很快聚集了力量,袭击了母亲和莫蒂默,宣判杀父仇人绞刑并没收其财产。而至于伊莎贝拉王后,她被软禁长达30年,爱德华三世还是很同情母亲的遭遇的,每年都会定期探望并给一些财物,重要的皇室宴会仍然会安排她出席。

爱德华三世是英格兰金雀花王朝的明君,而他的大儿子黑太子爱德华,也是著名的勇将。法国国王查理四世死后无嗣,作为外甥的爱德华三世宣称有法王继承权。可是法国人怎会接受被英格兰统治?他们推选瓦卢瓦家族的腓力六世成为法兰西国王,从而开创了瓦卢瓦王朝,这成为了导致后来英法百年大战的原因之一。


爱德华三世画像


勇敢的心的由来

历史上真实的“勇敢的心”指的并不是威廉·华莱士,而是后来的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布鲁斯(Robert Bruce),即罗伯特一世(Robert I),他是苏格兰历史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英雄。

苏格兰在英王爱德华一世时期饱受蹂躏,最终在罗伯特一世的领导下,在班诺克本之战中击败了爱德华二世,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

因其晚年深感自己曾为了家族利益,排斥异己又利用盟友,于是决定发动十字军以洗脱罪孽。但他本人已病重无法出征,其死后,他忠诚的部下带着保存他心脏的盒子随军远行。在一次遭遇异教徒袭击时,他的部下将盒子掷向敌方并高喊:“勇敢的心,请指引我们!”(一说为留在怀中并对其自言自语),随后率领队伍打败了异教徒并带着盒子回国。“勇敢的心”典故即由此而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