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希特勒躲在地堡里期盼的“勃兰登堡王室奇迹”究竟是什么?

 铁血老枪 2019-01-12

第二次世界世界大战后期,随着纳粹德国的节节败退,希特勒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到了1945年,希特勒只能躲在总理府的地堡里面苟延残喘。根据很多亲历者的回忆,当时希特勒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判断也越来越脱离实际。

1945年4月12日,反法西斯同盟“三巨头”之一、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胜利前夕突然去世。据说罗斯福的去世让希特勒兴奋不已,认为自己一直在期盼的“勃兰登堡王室的奇迹”即将重新上演。那么希特勒期盼的“勃兰登堡王室的奇迹”究竟是什么呢?

1748年10月18日,欧洲著名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正式结束。虽然战争结束了,但参战各方的矛盾冲突并没有随之解决,特别是奥地立女皇玛丽娅·特蕾莎与普鲁士(现代德国的前身)国王腓特烈二世更是结下了深仇大恨,再次爆发战争只是个时间问题。

1756年,因为普奥矛盾引发的七年战争爆发。奥地利、法国、沙俄、西班牙、瑞典等欧洲强国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属下部分诸侯组成了反普鲁士同盟,而普鲁士的盟友则是英国、葡萄牙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属下的少量诸侯,几乎整个欧洲都被卷入这场大战。

因为盟友不是实力弱小就是相隔甚远,所以普鲁士基本是被欧洲大陆上的各国“群殴”,反普同盟军兵临柏林城下。到了1761年底,连腓特烈二世自己都认为普鲁士已经是亡国在即,只有“上帝的奇迹”才能拯救普鲁士,但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在1762年1月5日,仇视普鲁士的俄国沙皇伊丽莎白一世病逝,彼得三世成为新沙皇。从小在普鲁士长大的彼得三世骨子里认为自己是普鲁士人而非俄国人,是不会说俄语又极端仇视俄国的沙皇。所以彼得三世即位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放弃之前的战果,转而与普鲁士结盟。

随着俄国的反水,处于俄国和普鲁士夹击之下的瑞典也与普鲁士媾和,反普同盟军几乎是一夜之间分崩离析。彼得三世不仅亲自率兵支援普鲁士,还身穿普鲁士军装跪在腓特烈二世面前说“国王,我的主人”,而俄国的背叛直接改变了整个战争的形势。

正因为普鲁士是依靠彼得三世不符合政治常理的决策才起死回生,所以此事就被成为“勃兰登堡王室的奇迹”。对于彼得三世的决定,腓特烈二世给了一个准确的评价:疯了。而彼得三世几乎背叛整个俄国的决定让他大失人心,登基半年后就被妻子叶卡捷琳娜二世推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