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婴儿知善恶

 艺素简 2019-01-12

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这是一个人类长久以来都在争论的话题


到底我们是否是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具有天赋的道德感还是从后天的环境中习得?或者更糟糕?我们天生就是邪恶、自私的,必须由家长、老师和信仰来教育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这是一个自古以来长期在哲学、道德和宗教领域对于人性的重要论辩主题。恐怕唯一能够知道答案的方法就是去问问刚刚出生的小婴儿了。可是他们不能做什么,无法说话,无法写字,更无法长篇大论的阐述他们的道德观。难道他们真的是一张白纸,什么都没有吗?难道真的就如哲学家卢梭所说,婴儿就是“大傻瓜⋯⋯什么都不知道”吗?


婴儿实验室


直到最近,人们终于发现进入和分享宝宝们世界的方法,这就是“婴儿实验室”。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Karen Wynn是耶鲁婴儿认知研究中心的主任,即我们所说的“婴儿实验室”。她说她承认在心理学领域,很长时间,人们的确是这样认为的。


要研究刚出生的婴儿,我们无法使用研究成人心理学的一些实验方法。但是,即便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还是可以观赏木偶剧的。Wynn正是研究新领域中的一员,她找到了这种非常简答的方法来探索那些小脑袋里的世界。如果是20年前,Wynn和她工作伙伴们想要研究的问题恐怕要被同行大肆嘲笑“婴儿知道如何分辨对与错吗?”



第一组实验很简单,五个月大的婴儿Wesley会看一场简短的木偶剧,中间的小老虎木偶会想要打开舞台中间的木盒子,木盒子里放着一个玩具。旁边站着两个木偶,穿黄色衣服的小狗会来帮忙小老虎打开箱子,然后剧情重复,穿蓝衣服的小狗会跳到盒子上,把盒子关起来,不让小老虎打开。一个是善意的行为,一个是恶意的行为,至少在成人的眼里是如此的,但是5个月大的婴儿是否也如我们一样这样看呢?或者是他们有自己的偏好?

五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可以伸展手臂去接近他们喜欢的东西,因此研究者在观看木偶剧之后把两个木偶拿到Wesley面前,问他喜欢哪个小狗,Wesley选择了穿黄色衣服的小狗,那个帮助小老虎的小狗。而他并不是唯一一个做出如此选择的婴儿,在“婴儿实验室”的试验中,四分之三参与实验的婴儿选择了“好木偶”。



三个月大更小的婴儿也参与了实验。虽然他们还太小,无法控制和伸出自己的手臂,但是他们可以用眼睛投票。许多之前的研究都表明很小的婴儿会在他们喜欢的事物上 注视更加长的时间。三个月大的Daisy参加了,看了同一出木偶剧后,她在“坏木偶”的身上注视了5秒钟,在“好木偶”的身上注视了33秒。




研究表明,即使是三个月的婴儿也会喜欢善意的行为,而不是恶意的行为。无数次研究表明,即使是婴儿都会对友好的人表示好感,对有恶意行为的人表示厌恶甚至谴责。


Wynn和她的团队在2007年在刊物“Nature”上第一次发表了他们的对于婴儿道德感的研究报告,接着他们还陆续在行内刊物上发布了多个后续的研究。例如以下这个在第一个实验基础上稍作修改的实验。


这一次,在第一个实验的木偶表演之前增加了一幕。三个小木偶在玩球,穿绿衣服的小兔子表现的很不好,它不仅把球抱住了,不还给大家,而且还抱着球跑了。


接着给婴儿看第二幕,在上一幕表现不好的绿衣服小兔子想打开装有玩具的箱子。穿黄色衣服的小狗帮了忙,穿蓝衣服的小狗跳上盖子,不让小兔子打开。之后实验的工作人员拿出两个小狗木偶让婴儿选,这一次婴儿是会选择那个帮忙的小狗,还是关起箱子的小狗呢?



James选择了那只关起箱子的小狗,而参与实验的婴儿中,81%的婴儿选择了关起箱子的小狗。实验的结论是:即使是很小的婴儿,也认为坏的行为是应该受到惩罚的。可以说婴儿就已经具有天生的“基本正义感”。

Paul Bloom也是耶鲁的教授,他有自己的实验室,同时也和Wynn合作。Paul说“这些看似天真、不知世事的婴儿其实已经是一个有着微妙认知和令人担忧的精致生命体”。他说婴儿不能走、不能说,甚至不能爬,所以我们必须自己走进他们的世界。

B.F.Skinner说过“我们必须通过在不同的情况下来教育孩子们有关所有的一切”,这些实验的结论是不是完全否认了他的观点呢? Paul认为,通过“婴儿实验室”,我们知道人类天生共享一些共同的道德观。我们对于公正、对和错的基本理解都是我们基因的一部分。那么一个问题就来了,如果人们出生时就已具备了基本的是非观和宇宙性的道德规范,那么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邪恶是从哪里来的?是我们后天学习到的吗?也许不是,“婴儿实验室”接下来的一系列实验将一一解开这些疑惑。


前面两个实验说明人有天生的基本道德感和基本正义感,那么为什么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邪恶的人呢?“婴儿实验室”继续通过不同的实验来探讨这些问题。

“婴儿实验室”的研究主任Wynn希望研究更大的问题--“人类偏见的起源:偏爱那些同自己有相似之处的群体”。成人世界里,人们往往喜欢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哪怕是一些微小的相似之处,那么婴儿是否如此?

试验中,研究者给婴儿提供了两种区别很小的零食选择:麦片圈和麦片饼干。Nate选择了麦片圈。

之后,研究者拿出两个小猫木偶,橘黄色的小猫也喜欢麦片圈,而灰色的小猫则喜欢麦片饼干。Nate和橘黄色小猫有共同对麦片种类的喜好,那么Nate会偏向喜欢橘黄色的小猫吗?

很明显,是的。如果婴儿们对与自己有相似品味的木偶会有好感,那是否会对与自己不同的木偶感到反感呢?



于是Wynn继续这个实验,与前两个所述实验一样的场景。不过这次在木偶剧中央想打开装有玩具盒子的木偶是那个之前婴儿看见与自己爱好不同的灰色小猫。黄色的小狗帮小猫打开盒子,蓝色的小狗跳到盒子上关起了盒子。那么婴儿是希望看到灰色小猫被帮助还是被欺负呢?

 

Nate和87%参与实验的婴儿选择了那个欺负灰色小猫的小狗,这个实验的结论是,即使是婴儿也希望看到与自己有不同爱好的木偶受到伤害,仅仅因为他们与自己不同。请问,还有什么比以“你是否喜欢麦片饼干还是麦片圈”为标准来判断一个人更加武断的呢?没有了,但是对于婴儿来说这确实是个很重要的标准。人类天性偏向于把世界上的人都分为不同种类,而分类的标准往往都是些很小而且无关紧要的线索。从一定程度来说,这就是道德观的阴暗面:我们希望和我们不同的人遭到惩罚。

 我们曾经认为我们是被教育成拥有仇恨的,但是这个实验证明我们不是被教会,而是天生就会仇恨,我们天生就会区别“我们”和“他们”。耶鲁大学的教授Paul认为这就是我们不是那么有道德感的原因。我们的原始道德某些方面令人印象深刻,某些方面却让人觉得很沮丧。我们可以看到成人一些最糟糕的偏见在婴儿的行为和思想上反映出来。

 但是Paul也说,了解人类原始、早期的冲动是可以帮助我们自己的。如果想消灭歧视,你必须了解婴儿顽固的程度和人类天性偏见的程度。Paul认为,选择“对自己有利”是一个人天生就具备的强烈偏见,这里的“自己”可以扩展到与自己行为相似的人,喜欢自己的人,与自己有相同爱好的人。作为一种生物,这是人类自然进化的结果,但也可以导致一些很糟糕的后果。

从自然进化的角度看这是很正常的,我们为了生存必须对与我们“不一样的对象”保持警惕,所以我们需要社会、教育和后天的指导来进行干预。Paul还有一个实验,但是实验对象不是婴儿还是不同年龄的儿童。在实验里,参与实验的儿童面前会摆放这样一个分为两个颜色的四格方形盘,研究者会在四格里各摆上一些砝码。参与实验的儿童被告知,他们可以任选一个颜色,他们选中颜色后,靠他们这边格子里的砝码就属于他们,对面相同颜色格子里的砝码就属于另外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并不存在,只是研究者告诉实验对象有这么一个孩子稍后要来)。研究者提前告知孩子们,试验结束后,他们和那个稍后会来的、但其实并不存在的儿童可以根据砝码的多少兑换不同的奖品。


年龄最小的那一组孩子通常都会选择自己砝码比对方多的那个颜色,而不是两个人可以得到同样多砝码的颜色。Paul说,年龄小的孩子会有很强烈的和对方比较的倾向,他们不在乎公平,他们只想要相对来说比别人多,这是一种社会性的比较(例如上图,选择蓝色,他们可以得到比选绿色更多的砝码,也可以兑换更好的奖品,但是他们仍然选择绿色是因为他们看到的是“我得到的比你得到的多”)。


但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到了大概8岁的时候,儿童们趋向于选择数目相等的颜色,做出更加公平的选择,到了9或者10岁,这些孩子们似乎开始做出一些疯狂的选择。


他们开始选择给对方孩子更多的砝码,他们更加慷慨,做出有利于对方的选择。在这个年龄,孩子们已经受到教育,接受了成人社会希望他们承担和遵从的道德准则。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去缓解我们天生带来的一些不好的趋向,例如自私、偏见等等,但是原始的冲动其实仍然停留在我们思想深处的某个地方。Paul Bloom教授认为,这些关于儿童和婴儿的研究中发现的趋向--选择这个不选择那个,喜欢和自己相似的,讨厌和自己不同的--都不会彻底消失。作为成人,我们多多少少都承认这点。这些天性还存在,我们只是在不停地与它斗争。事实上,当我们处于压力之下,当生活变得艰难困苦的时候,我们有可能退化到年幼时的自己,那些后天我们努力在原始冲动之上建立的东西会一下子消失。当然,逆境也可以带出我们天性中最好的一部分--英雄主义、为了陌生人无私奉献甚至牺牲,但是一切的一切我们都需追根溯源。


 

Paul Bloom教授说,伟大的品质,利他主义和公正不阿都在婴儿的思想中就已埋下了种子。不管是我们的哪一面,好的一面或者邪恶的一面都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所以我们似乎又回到了起点,利他和自私,公正和偏见,善良和邪恶复杂地交织。在婴儿看似混沌的世界里还有更多等着我们去探索发现。


主持人Lesley在节目的最后,以一句话结束“好吧,我想我们应该对于婴儿怀有更大的尊敬感,谁知道呢?”
CBS视频链接:http://www./video/watch/?id=50135408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