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生自我方面的心理健康标准

 木香草堂 2019-01-12
2013年12月28日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编写组

心理健康的人了解自己,并悦纳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需要。他们既不自卑,也不盲目自信;他们经常进行自我反思,看到自己的长处,更能容纳自己的不足,并寻求方法加以改进。心理健康的人常常能正确地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 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

心理健康的学生必须学会正确地评价自我,不为他人的议论所左右。唯物辩证法强调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是很有道理的。自我评价标准也要一分为二。当然,这一分为二评价的标准,应该是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2.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

心理健康的学生能经常反躬自问:“我在某方面的情况与别人相比怎么样?”他们能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除了同周围的人相比较外,他们还常与理想自我相比。即从父母、老师、书本那儿获得知识和价值观,把它们融合成若干理想和模范,借此比较和仿效,作为判定自己位置与形象的量尺。别人也好像自己的一面镜子,当自己做得对时,别人就会给予肯定的评价;当自己的行为不当时,就会受到指责或反对。这时,心理健康的学生能虚心地、批判地接受别人的评价,从中认识自我。

3.及时而正确地归因能够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

学业成绩或工作成果,通常反映了一个人能力的大小或努力的程度,但如何归因呢?是归因于运气、教师教得怎样、有否提供条件等客观原因,还是归因于主观的能力与努力程度?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及时而正确地归因从而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他们主要归因于主观,通过这些成绩或成果,就可以知道自己能力上的长短优劣,自己在某一方面用功与否,从而较为正确地确定自己努力发展的方向。

4.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心理健康的学生对于新事物、新任务充满了兴趣和尝试的渴望;他们不断扩展自己的生活范围,乐于接触他人和新事物,从中获取一些新的经验,体悟其中的甘苦和道理。这样就能不断充实自己,超越自我,悦纳自我。

5.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

心理健康的学生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首先能承认自己的短处,同时,又看到自己的长处,即认识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通过努力,自己可以做得很好,然后,设法弥补自己的不足,比如通过卓越的工作成绩来弥补生理的缺憾。他们善于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目标的难易程度,把抱负水平定在既有一定的实现把握,又有可能冒失败风险的层次,以此激发自己努力进取。

6.具有自制力

心理健康的学生具有自制力,善于为既定的目标而克服困难,迫使自己去完成应当完成的任务;善于抑制自己的其他不良行为和冲动,做到既不任性,又不死气沉沉、呆板拘谨;善于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以服从既定的目标;遇到挫折不忧郁,不悲愤,善于镇静对待,分析根源,保持乐观态度。

综上所述,我们是从敬业(学习)、乐群(人际关系)和自我修养三个主要心理方面或行为方面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作了探索。有不少专家就是用这三个方面心理健康的标准制定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量表。除此之外,诸如生活、升学、就业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心理健康的标准问题,即用“没有心理疾病”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作为根本的依据,具体分析并概括出学生在方方面面表现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来。

人教网

http://www.pep.com.cn/xgjy/xlyj/zhuaiti/xs/201008/t20100827_780786.htm

 2013年12月28日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