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婺源古村,江西的徽文化(叶平)

 叶老师YP 2023-08-07 发布于湖北

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却是皖、浙、赣三省交界的古徽州六县之一,代表文化是徽文化,素有'书乡'、'茶乡'之称,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古村古镇比比皆是,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乡村'。婺源也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故乡。全县拥有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11家,是全国4A级旅游景区最多的县份。


婺源的古村落景致多集中在东线景点,按离婺源县城的距离由近及远排列为:月亮湾(沿路自然风景)、李坑(人文景致-徽派建筑,小桥流水)、汪口(人文景致-古村落、俞氏宗祠)、江湾(人文景致-徽派建筑,萧江宗祠、领导故里)、晓起(上、下晓起,自然+人文,村落、油菜花)、江岭(自然风光,梯田、油菜花,日出、云雾)、高山平湖、庆源(人文景致,古村落)等。


早在2002年,我们已经探访过婺源的江湾和李坑,看到了原汁原味的婺源古村落,可惜当年没有留下照片。十多年后的2018年,乘坐新开的高铁故地重游,选择性地再访了江湾、汪口和月亮湾,明清古建早就已是旧貌换新颜,再也找不到曾经的模样,正所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江湾古镇


江湾古镇距县城28公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曾获得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荣誉称号。


江湾位于锦峰绣岭、清溪碧河之中。聚落北部后龙山逶迤东去,山上林木葱郁,其'仙人桥'是古人实践风水理论的杰出典范;南侧梨园河呈太极图'S'形,由东而西蜿蜒流过。


婺源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也是游子们的梦里老家,而江湾则是婺源的一个缩影,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古老的徽派古建筑和厚重的传统民俗文化。住建部公布的中国首批特色小镇中,婺源江湾就位列其中。


千年古镇江湾,钟灵毓秀,文风炽盛。自宋至清,这里养育了状元、进士与仕宦38人;又有文人学士19人,传世著作92部,其中15部161卷选入《四库全书》。


由于有江同志到江湾寻根认祖,这座古镇被极为重视,建成了婺源唯一的一个国家级AAAAA级旅游区。


江湾是一方风水宝地,这里山水环绕,风光旖旎、物产丰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然而,要欣赏和琢磨这座古镇,就要从“萧江宗祠”开始,沿着“江姓”的脉络去聆听故事。进大门以后,首先穿越莲花池,来到萧江宗祠广场。

萧江宗祠广场


萧江宗祠前面这座宽阔的广场(包括戏台、牌坊),我们2002年来访时并没有见过。


江湾建村于唐朝初年,滕、叶、鲍、戴等姓人家在江湾的河弯处聚居,逐步形成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村落。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萧江第八世祖江敌始迁江湾,子孙繁衍成巨族。


因此,自唐以来,江湾便成了婺源通往皖浙赣三省的水陆交通要塞,成为婺源东大门。


广场周边花园般的景致。


巨型祠堂井修整如新。

萧江宗祠


走进江湾古镇,游客驻足的第一个景点,就是这座规模宏大的祠堂。它并非为古建筑,而是在2003年再次重新修造。


萧江宗祠又名永思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六年,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一九二四年重建,文化大革命期间又被拆毁。萧江宗祠曾被誉为江南七十座著名宗祠中“最好的一座宗祠”,为婺源古代四大古建之首。


据说,江湾的江姓是西汉开国功臣萧何后裔。唐末,宰相萧遘因“朱温篡唐”蒙难,其子萧祯遂隐居至安徽歙县并“指江为姓”,后其第八世孙江敌于北宋元丰年间始迁江湾,后代子孙便在江湾发展壮大,成为当地望族。


所以,婺源之江姓本是萧性后裔,才有这个萧江宗祠。


祠堂供奉的是江姓家族的直系祖先,大堂中央供桌上的灵牌有三位。这里面就有着“萧江”的历史故事,所以也叫“永思堂”。


历史上江湾走出的江姓名人也有几位,明代隆庆年间户部侍郎江一麟,明代工部主事江宏晚,明代朝廷太医江一道,清代著名经学家和音韵学家江永,清代户部主事江桂高,清末著名教育家佛学家江谦等。


祠堂的格局并不复杂,典型徽派建筑的白墙黛瓦,飞檐斗拱间,巨大的梁柱,由精美木雕进行装饰。其中用了很多“龙”的元素。

江湾的一街六巷


“一街六巷”可以对江湾的格局进行概览。一座新建的四柱三门三楼石坊,立于新恢复明清商业街的入口,石坊依然透着徽派石雕的精美。


新街东西走向,街边两层仿古建筑成排,中间青石板铺就道路。


重建的江湾新街,其特色依然是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


新街间隔有小巷与古村相连,寻觅而去便可观览江湾过去的景象。


桂子飘香的时节


小巷则保留着古时的狭窄幽深,房屋的表面也有了年久的斑驳,这与新街形成了强烈反差。


没有了商业街上的喧闹,代之的是人们生活的宁静。


宁静的生活


古老的水井


天灯也是新建的“古迹”。


小巷中的老字号仍悄然经销着传统工艺制品,也不用大声的招揽生意。


江湾老邮局


北门居


江湾人家


滕家井


只有这些原汁原味的小巷,在古村的历史遗存延伸,


引导人们去细心体会江湾厚重的人文。

江湾历史民居


江湾既有保存尚好的御史府、中宪第等明清官邸,又有滕家老屋、培心堂等徽派商宅,还有江永讲学的受经堂,东和、南关、西安、北钥四座古门亭,岳武穆构筑的岳飞桥,明代剑泉井等等。


我们这一次仅仅造访了江永纪念馆,即江西省第一家乡镇办的历史文化名人纪念馆。


江永(1681-1762),字慎修,号慎斋,清朝经学家,音韵学家,皖派经学创始人。一生蛰居乡里,以教书为业,著有大量治学必读著作。精通中西历算,对'三礼'有精深研究,尤精通音律声韵,其学术成就以考据最为见长,被《四库全书》收录的著作就达二十七部之多。


江永博学多闻,广摭博讨,搜集散见,以“勤于考释、重辨微”之学人精神,勤奋著述,在经史百家、天文、历算、钟律、声韵、礼仪、地名沿革等方面,无不有重要创见。其后人将江永与同为婺源一代宗师的朱熹相提并论。


纪念馆内分为中堂、客厅(受经堂)、弄丸斋、堂前4个部分。


分别对江永的生平事迹、一生主要著作、业绩进行展柜、展牌、实物展出。


江永讲学的受经堂。


江永的书房,弄丸意即探索天地间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


纪念馆附近的江湾中心小学,可能是我国唯一的一座由国家最高领导题写学校校名的乡镇小学。


代表着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江湾的未来。

汪口古村


汪口古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因地处双河汇合口,碧水汪汪而得名,宋大观三年(公元1110年)建村,是一个以俞姓宗族为主的徽州古村落。


未进汪口村前,先上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可俯视整个村庄。观平渡堰,二水回澜,青山与绿水环抱中,错落有致的马头墙,成片的徽派民居。


汪口三面临水一面靠山,古老的永川河绕村而过,汪口古村就位于这个半岛之上。


平渡堰南北长120米,宽15米。其南端靠岸,北端堰堨头向上折成曲尺形,离岸空有6米宽的舟船通道。在不设闸门的情况下,同时解决了蓄水、通舟、缓水势的矛盾。是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杰作。繁盛时期,汪口村有18个河埠码头运转,堰体经200多年洪水的冲击,片石无损。而平渡堰正是由江湾的清代经学家、音韵学家江永所设计。


目前,汪口也修建了景区游客中心。


从这里过小桥,沿着永川河慢慢地走近汪口。


汪口古村因地处双河汇合口,碧水汪汪而得名。


汪氏的先祖为北宋的朝议大夫(正三品)俞杲,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村民以俞姓宗族为主。


汪口俞氏的先人“亦儒亦商”跻身于徽商行列。当时汪口木业和茶业商人生意如日中天,他们苦心经营,财富迅速积累,一批官邸、商宅、祠堂、牌坊逐步兴建。


汪口古建筑在太平天国时期曾被战火焚毁过半,但由于婺源相对闭塞,经济较为落后,在社会进程中没有大拆大建。所以时至今日汪口仍保留着大量的明清古民居。


历史上,汪口是古徽州水陆交通要道。


因为与水相邻,汪口村在婺源古镇中显得风光独特。


汪口的民居也是沿溪而建呈梯状分布。


村中东西向的主街道——官路正街,全长670米,青石板铺地,商铺夹道。


汪口的古民居大多保持者原来的风貌,虽墙体斑驳,但昔日的高大雄伟依然存在。


面对正街的民居正堂。


大街小巷一律采用青石铺路。


经过几百年的风吹日晒,行人践踏,青石板已被磨平。


吸引来众多写生的学生。


正街上时时可见永川河。


汪口村也是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北宋至明清共出过进士5人,举人2人,大夫7人,七品官以上之文武官员36人,学士10人,著作33卷,故有“书乡”之称。


走到汪口红心广场。


顺序游览孝友祠,即乡约所。


乡约所,是明清时期乡村的一种基层管理组织,是邻里乡人互相劝勉,劝善习礼、相互协助救济的场所,也是宗族对族人进行伦理说教的会堂。


乡约讲会有固定仪式进行道德教训,借助皇权维持乡族社会次序的管理。


明太祖圣喻


俞氏乡约


汪口古村的微派商业十分发达。


兴盛时,遍布全村的商号有120余家。


官路正街现存的古商铺建筑还有66幢,经营范围十分广泛。


除了正街外,汪口共有小巷18条,这些弯弯曲曲,高低错落的小巷编织成一个交通网把村子里的每家每户联系起来。


汪家巷以俞姓村民为主。


汪口村鑑三六公祠现为民俗博物馆。


鑑三六公祠为三六公俞严彰建,2011年旅游公司在原址上重建。


民俗物件均反映了汪口以船为业的历史。


古老的器物


古老的器物


中央电视台《记住乡愁》栏目采访者,纯手工民间艺人俞师傅作品。


继续沿着正街行走


李家巷的传说故事


李家巷


正街尽头


走出正街,河面宽阔 ,河水碧绿。江湾水、段莘水,两水在此汇合。

汪口俞氏宗祠


游汪口的高潮无疑是俞氏宗祠。俞氏宗祠位于汪口村东头 ,是俞氏族人祭奠先祖的地方,建于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


“仁本堂”匾是俞氏祠堂的堂名。“乡贤”匾泛指地方上有才德、有官阶的人,这里是指汪口宋末进士俞皋。“父子柱史”匾是纪念明代御史汪口人俞一贯父子的。


俞氏祠堂的建筑为清代中轴歇山式,坐西北朝东南,平面呈长方形,宽15.6米,纵深42.6米,周环高10米的砖墙,占地面积665平方米。祠堂为三进院落。前进,门首为木结构五凤楼,歇山顶,青瓦覆盖,俄角高翘。门楼正面,檐下斗拱密布,横枋刻双龙戏珠图案,横枋下面明枋深雕双凤朝阳。


祠内斗拱、脊吻、檐椽、雀替、柱础,无不考究形制,凡木质构件均巧琢雕饰,有大中小的各种形体和各种图案一百多组。刀法有浅雕、深雕、透雕、圆雕、细腻纤巧,精美绝伦,被古建筑专家誉为“建筑艺术宝库”,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月亮湾


月亮湾位于到达李坑的路途间,也是饶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这里有一座狭长的小岛,小岛夹在两岸之间,形状犹如一弯新月。


这个半路上的小景点,因恰如月亮的形态,隔岸徽派民居的典雅与周边秀美的景色相融合。


偶有三五农妇临湖浆洗,引得路人纷纷驻足,以至成为摄影爱好者们最佳拍摄地之一。


远远近近高低错落的徽派民居互相辉映,使之呈现出一幅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