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不留行汤加味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15例疗效观察

 程光戎 2019-01-13

作者 / 霍东增 

河北省滦南县中医院 


2002年2月—2004年5月,笔者采用王不留行汤加味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15例,结果如下。


断标准参:照“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确诊,并参照《现代男科疾病临床诊疗新技术与手术操作规范》辨证分为湿热夹瘀型、气滞血瘀型、气虚血瘀型和肾虚血瘀型。


一般资料:本组115例均为本院男性科门诊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79岁;病程<1年28例,1~3年37例,3~6年22例,>6年16例;湿热夹瘀型31例,气滞血瘀型26例,气虚血瘀型21例,肾虚血瘀型31例;指诊前列腺触痛明显,或质硬有结节,前列腺液镜检卵磷脂小体少量,白细胞(WBC)>20个/高倍视野(HP)。


治疗方法:予王不留行汤(自拟)。


基本方:王不留行15g,丹参30g,赤芍药12g,蒲公英20g,桃仁12g,红花12g,败酱草20g。


辨证加味:湿热夹瘀型加黄柏、木通、薏苡仁;气滞血瘀型加乌药、川楝子、香附;气虚血瘀型加黄芪、党参、升麻;肾虚血瘀型,偏肾阳虚加菟丝子、肉苁蓉、淫羊藿,偏肾阴虚加枸杞子、女贞子、怀牛膝等。


日1剂,水煎服。20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无不适感,肝门指诊前列腺质软无触痛,连续2次以上前列腺液镜检WBC<10个 p,卵磷脂小体="">60%,停药6个月未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指诊前列腺无明显触痛,前列腺液镜检WBC10~20个/HP,卵磷脂小体>40%,6个月后随访疗效稳定;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指诊触痛,卵磷脂小体少量,或WBC>20个/HP;无效:病情较治疗前无改善。


结果


各型临床疗效比较:


湿热夹瘀型37例:治愈18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9%。


气滞血瘀型26例:治愈16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


气虚血瘀型21例:治愈8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5%。


肾虚血瘀型31例:治愈15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


合计:共115例,治愈57例,显效31例,有效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2.2%。


不同病程临床疗效比较:


病程<>


病程1~3年37例,治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9%。


病程3~6年26例,治愈12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


病程>6年24例,治愈10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6%。


合计:共115例,治愈57例,显效31例,有效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2.2%。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复杂,多因过量饮酒、受寒、不正常性活动以及尿路感染等引发,且病程较长。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由于前列腺腺体长期充血,炎细胞浸润,引起部分腺管被脓性分泌物及脱落的上皮细胞阻塞,造成前列腺液引流不畅,久之则腺体组织纤维化、变硬。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学淋浊范畴,其病机为湿热蕴结,瘀浊阻滞,脾肾虚损。患者除有排尿不适症状外,常表现有少腹、会阴部胀痛或刺痛,痛处不移,舌质青或舌底脉络迂曲等一系列淤血症候,加之病情迁延日久,合乎“久病入络”思想。王不留行汤方中蒲公英、败酱草清热解毒;车前子、石韦利湿泄浊;桃仁、红花、丹参、赤芍药活血消肿,祛瘀止痛;王不留行活血通络,又为通淋要药;以川牛膝为引,补肝肾又引诸药下行直达病所。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可显著改善局部微循环,加速炎性渗出物的吸收消散,减轻腺体充血水肿,疏通阻塞腺管,软化纤维组织,恢复腺体细胞的分泌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加速炎症的恢复过程。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王不留行汤加味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