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造技艺的类型与流派(一)北方官式做法及徽派建筑

 公司总裁 2019-01-13

由于建造的物件不同,营造技艺的类型也有所不同,比如营造城市、集镇、村寨,那么就涉及到城市的选址、防洪、排水、河道、道路、桥梁等;针对单体建筑而言,则因为材料或结构方式的不同,可以有木结构营造技艺、石构建筑技艺、砖结构营造技艺、竹结构营造技艺、土结构营造技艺等。又比如单体中的建筑与桥梁,其各自的营造技艺也属于不同的类型,即便在桥梁中,石桥与木桥的建造技艺又有很大不同,其中石桥中又有平梁桥和石拱桥的区别;木桥中又有悬臂桥和编梁桥的区别。

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气候和地理条件差异很大,因而在长期的环境适应中形成了很多各具特色的技艺体系和建筑样式,这些不同技艺往往是和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材料加工、居住方式、历史文化、民族习惯、地方习俗等有密切相关,带有综合性的特点,但又常以某一方面的特点形成独特性,如北方有窑洞、地窨院,南方有吊脚楼、干栏建筑;藏羌有雕楼,侗族有鼓楼;汉族地区流行合院式或者天井式民居,客家则有土楼和围屋等。

营造技艺的类型与流派(一)北方官式做法及徽派建筑

有些地区如中原和江南地区虽然建筑类型及形态比较接近,但由于历史文化和地方审美情趣以及工匠的习惯做法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如苏州香山帮技艺、徽派技艺、闽南技艺、婺州技艺等流派。有时也因自然地理和文化地理的关系而形成不同的技艺流派或做法,如江西的赣北、赣中、赣南的营造技艺就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北方官式做法

营造技艺的类型与流派(一)北方官式做法及徽派建筑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气候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刮西北风,天气寒冷干燥,风沙较大,封闭的庭院是防风避沙的有效方法,今天所见保存较完整的院落式建筑多为晚清和民国时期修建。院子宽敞,房屋可以多纳阳光,温暖明亮。为了防寒、隔热,屋顶很厚,故结构上采用承重性较强的抬梁式构架。在北京传统建筑中,把以梁、柱、枋、檩等组成的承重结构的制作称为「大木作」,在大木构架中,柱头以上部分称为「上架」,柱头以下部分称为「下架」。有斗拱的大木作构件与屋面上其他木构件的尺寸以斗口为模数,无斗拱的以檐柱的直径为模数。明清以来的建筑保持并简化了唐宋以来的一些传统做法,如为了充分保证构架的稳定性,一般把柱子加工成上细下粗的形式,叫作「收分」,并使最外圈柱子顶都微微内倾,叫做「侧脚」,侧脚尺寸与收分尺寸相同。习惯上把柱子的收分与侧脚称为「掰升」。

北京传统营造技艺是北方传统建筑技术的代表,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同时也结合北京地区地域特点和民俗习惯,产生了北京当地一些独具特色的做法和风格,如四合院方正开阔,厢房不遮正房,以多接纳阳光。院子对外封闭,以隔风尘。屋顶及墙壁厚重以防寒隔热。支摘窗、帘架门、门帘、苇帘以及搭天棚、火炕等,都是适应北京气候条件而采用的办法。此外,碎砖砌墙,「四白落地」的裱糊顶棚等,均为旧时北京工匠特有的营造技艺。

八大作

营造技艺的类型与流派(一)北方官式做法及徽派建筑

八大作指的是明清时期北京地区的八种匠作,以官式做法为代表,既是八种相对独立的营造行业和工种,也是专业技术很强的技艺体系。八种技艺即指木作、瓦作、石作、土作、油作、彩画作、搭材作、裱糊作。八大作是说营造技艺中最主要或最重要的八种技艺,除八大作外,实际上也还有其他的一些技艺,如竹作、叠山作、铜铁作、雕銮作等。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类型上,建筑的各种技艺使用的范围和程度不同,如一些民族地区、边远山区、民间住宅等,往往主要涉及木、土、砖石,而皇家建筑或等级较高的建筑则涉及到较多的工种和工艺,但其中仍以木、石、瓦作最为重要,尤以木匠的地位最高,大木匠又称掌墨师傅,统领整个建筑工程。也有一些工艺相同,但地区叫法不同,如北京泥瓦匠从事的瓦作工种在苏州地区则称为水作。

在旧时,各工种或工匠都有自己的行业组织和供奉的祖师,木匠祖师爷是鲁班;石匠的祖师爷叫石丙;泥匠祖师为张班;铜铁匠的祖师是老君等等。每一种行业都有自己独立而完整的技艺体系和行业行规,工匠从拜师学徒到出师成业往往要经过数年的学艺,才能掌握一门技艺。

徽派建筑

营造技艺的类型与流派(一)北方官式做法及徽派建筑

徽派民居主要分布在古徽州一府六县,即徽州府、歙、黟、休宁、婺源、祁门、绩溪六县境内,并影响到安徽省内周边地区如旌德、泾县,青阳、石台、东至等县;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浙江省的开化、淳安、建德、临安等县。在这些地区里,徽州民居保存得最好的要数黟县、歙县、屯溪等地。歙县的唐模、棠越、呈坎、渔梁、潜口等,也有保存较好的古民居群。

徽州建筑业发达,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徽州府注册工匠就有3066名,在营造界形成了「徽州帮」,主要以木、石、砖、铁、窑五色匠人组成。木匠按徽俗主要分为「大木」和「小木」,大木是从事房屋梁架建造,一般现场制作就地安装;小木是指进行门板、挂落、窗格、地罩、栏杆、隔扇等建筑装修,有时也加工室内装饰如抱柱对、匾额、挂屏、家具等。木匠帮以婺源县「浮梁帮」为佳、祁门古戏台、祠堂木雕多出自他们之手。

营造技艺的类型与流派(一)北方官式做法及徽派建筑

徽州传统民居以围合方式组成四水归堂的院落格局。徽州建筑的梁架结构多为穿斗与抬梁结合式,建筑构件雕饰繁复、精美;早期徽州人的日常生活起居主要以楼上为中心,因此一层较矮,装修设计也主要在二楼的栏杆或飞来椅上,一层矮二层高也是徽州人祈求家庭未来节节高升,财富与社会地位日益上升的愿望。后期徽人生活中心移至楼下,逐渐发展成为下层比上层高,木雕装饰也由二层走廊转变为一层木构件上,如斜撑等。此外,马头墙是徽州建筑的特征之一,通常砌成三叠式、五叠式等样式。

水口

营造技艺的类型与流派(一)北方官式做法及徽派建筑

水口是徽州古村落设置的门户,既是村落的标志,也是进村的必经之地。水口景观往往构成村落的前景,被视作村落空间序列的开端。对徽州村落而言,水口具有导向性的作用,找到水口就找到了村落的入口。从建筑设计构思和技巧方面来看,水口常常是将人工构筑物与自然环境密切结合,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呈现给人们一组丰富的空间序列,同时具有良好的导向性。

水口除有界定、导向、防卫等实用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它的风水寓意。按照徽州风水理论,水是财富的象征,水口乃地之门户,关系到村落人丁兴衰、财富聚散。为了留住财气,必须选好水口,以利村落宗族人丁兴旺、财源茂盛。

水口有人工营造的,但更多的村落水口是利用各自的山势、岗峦、溪流、湖塘等自然地形地貌,略加人工营造,配置以桥梁、牌坊、楼台、亭阁或石塔等建筑,增加锁钥的气势,扼住关口,同时佐以茂密的林木,形成优美的园林景观。一些徽州村落都在水口处建桥,而且多为廊桥,既满足了风水的要求,又成为了村落的交通要道和公共活动场所。例如许村高阳桥,桥的周围还添设有牌坊、楼阁、庭园等建筑,形成村头活动中心。人们在借助风水表达吉凶观念的同时,水口的营造也改善了村落的自然及景观,使徽州古村落呈现出「全村同在画中里」的画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