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家口这些地名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liu007 2019-01-13

前言

张家口是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说它古老,是因为五千年前,黄帝、炎帝、蚩尤在此开创了中华文明史;说它年轻,是因为申办2022冬奥会成功后,它重新焕发了活力,踏着冰雪发展的脚步走向“国际张”新时代。

张家口的很多地名,如一部无言的史书,藏着张家口人的故事,也记录着张家口的历史沿革与生活画卷。回首过往,让我们透过这些有意思的地名来解读张家口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


张家口市区的“原点”和“根”

@浅浅回忆:我记忆中的张家口堡,有着众多蜿蜒曲折的小巷,古朴、幽静、深长,小时候最爱去玉皇阁门前的石阶上打滑梯,那里留下了我童年的快乐。


张家口堡

张家口堡筑成后,数百年间多次扩建增筑,明清两朝,堡中一直驻扎着大批军队,俨然是座“武城”,城堡外民房日增,商贩云集,缓慢地形成了市街,人们俗称为“堡子里。与城堡相关的街名,如东关街、北关街、南关道、南城壕、东门口等,也逐渐出现,有些沿用至今。

西豁子

堡子里的西城墙在一次崩塌后,形成一个豁口,行人从此过往,日久天长,遂称此地为“西豁子”。

“历史”悄声诉说着这些地儿的故事

@清风烈酒:初中的时候一说要去买衣服,没有别的地儿,不是去桥西大市场就是去武城街里小店儿;一说去买书都去新青年书店,那里的书种类齐全还便宜;一说吃的就想起武城街的电烤羊肉串和凉皮儿,武城街是我整个学生时代的珍贵记忆。


武城街

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在二百年前此街北口曾矗立过一座高大的牌坊,上书“武城胜景”四个字,于是得名武城街。

怡安街

1909年京张铁路的通车,张家口车站附近土地价格飞涨。梁炎卿、陈祝龄等看到商机,组建了张家口“怡安房产公司”,修建了以怡安街为主干的商贸区域,这里便命名为怡安街,成为张家口当时最繁华的地段。

高安里

民国年间纸店经理高明曾在此居住,从1925年开始,此处取名高安里。

东河沿街

1932年,修筑清水河坝以后,此处逐渐形成为街道,故名曰东河沿街。

玉带桥

1925年修建的玉带桥,明道光年间就存在的牌坊,清初始建的牌坊,清初始建的朝阳洞,如今已不存在了。

新华街、解放大街、利民巷

解放后,人民政府将旧社会的“新民街”(本义取自《大学》:“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改名为“新华街”。将日伪时期的“中央大街”(因张家口在日伪时期曾是伪蒙疆自治政府的中央机关所在地,故名“中央大街”),改名为“解放大街”。将旧社会反映娼妓制度的街道名称“三间房”,改名为“利民巷”。

古老的传说赋予这里更多色彩

@北梦吹歌:儿时第一次去水母宫还是我小时候妈妈带我去玩的,在那里第一次看见外国人,感觉黄头发、高个子长得好奇怪。去年夏天我也带孩子去水母宫玩了一次,他看到水里的鱼和地上的小兔子高兴极了,水母宫是我们三代人共同的回忆,希望这里不要像人民公园一样消失。


相传水母娘娘路经卧云山,干渴思饮,四顾无水,便指地为泉,山岩遂为之裂隙,清泉自石上汩汩而出,有了卧云山这一优质泉水,毛皮商用来鞣制皮革的水源便有了保障,且所制毛皮质高一等,为商人们带来了滚滚财源,为感谢水母娘娘庇佑,皮革商们在乾隆年间便集资修起了这座水母宫

祭风台街

相传元末明初时,祭风台街一带常年风沙大作,百姓苦不堪言。长者言:此乃风神所为,需筑台以青牛白羊祭之,方可解百姓之苦。百姓遂以长者之言以筑台,祭以贡品,焚香膜拜。此后当地风调雨顺,再无风灾之害,后人给此地起名为祭风台街。

这些地名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吗?

@烟草小毛驴:我是土生土长的桥西人,以前住的都是大院儿,现在虽然迁到楼房里,但始终不愿意离开桥西。我习惯了去平门那家早点摊吃油条老豆腐,也习惯了周末去西坝岗那的菜市场把一礼拜的菜都买了,我就是喜欢生活在桥西。


古宏庙街

张家口市区北部一条千米长的大街叫“古宏庙街”,街西黄土场西北山脚下有座“古宏庙”。“古宏庙”是今天的名称,过去就叫“孤魂庙”。街以庙名,庙为“孤魂”而建。庙的附近是当年埋葬客死东口的山西人的“义地”。

美人沟

最早的“美人沟”就是一片坟滩,人称“埋人沟”,后渐被民房所占据,抛弃了旧名称,利用其谐音称之为“美人沟”。

这些地名里藏着张家口的城市印记

@忐忑妞:张家口的地名很多是根据以前的建筑命名的,当时命名只是一个称呼,随着时代变迁,这些名字已经演变成对这些建筑的一种纪念。


红旗楼

红旗楼特指以前正对着工业中横街的那两座3层平顶楼叫红旗楼,是探机厂盖的单身宿舍楼,后来又在南面盖了2座坡屋顶苏式住宅楼,从北往南依次命名为红旗1、2、3、4楼,后来逐步演变为泛指原红旗楼周边一带。

茶坊

在张家口的行政区划变动中,有一个区的名字逐渐消失,这个区就是——茶坊区。曾经作为张家口市的城郊区,茶坊区在张家口市政治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影响。直到1989年茶坊区撤销,这个区正式退出了张家口的历史舞,但“茶坊”这个名字一直延续至今。

十三里

市中心到该处为13华里,所以称作13里。(当时的市中心是从通桥头起,就是现在的东方那儿算起是十三里 )

张家口市三面环山,许多街道便从山取名。“话山底”因街处西太平山的山脚之下;西沟街、正沟街则因街居山沟之中。有的傍山街道干脆直呼为馒头山街,还有“鱼儿山”、 “元宝山”等。

张家口市许多街巷是因为街巷中有某种作坊或店铺而得名。如当铺巷、面铺巷、肉铺巷、碱店巷、风箱巷、瓦盆窑。缸坊巷则因制作酱、醋、酒、咸菜的不同而有数个。草厂巷、小马厂、冯窑厂这类街名,远溯过去,确有草厂、马厂、窑厂的存在。

有的街巷,当年曾经是繁华的市场,如今虽说变成了居民区,但仍沿称旧名,叫作人民市场、东市场、南市场、解放市场……

有的街巷形状成了恰如其分的天然地名。一人巷长而狭窄,仅容一人穿行。口袋巷口小里大,形同口袋。辘轳把巷,形同一只辘轳摇把。有的街巷里的实体标志,演变成了街巷名称。

旧社会,劳动人民还受着神权统治。能反映这种情况的街道,如“城隍庙街”、“奶奶庙街”、“马王庙街”、“五道庙巷”、“朝阳洞”(因有朝阳洞庙而得名)、“河神庙街”、“流平寺”、“花园街”,本名叫菩萨庙街,是因为这里曾有过一座菩萨庙而得名。

有的街巷位置恰好处在大路岔道上,于是顺当地得了一个现成的名字。如东岔街、西岔街、三岔街、水岔街、铁路斜街等。

清水河横贯市区,许多街巷名称都和这条河有过“姻缘”。诸如:大河套、小河套、河沿街、水渠沿、二道坝、黑石坝等。

张家口这些地名的缘来你知道吗?

@莜面窝窝给谁了:张家口很多地名叫了半辈子也不知道名字是怎么来的,但是叫习惯了就很难改口。现在鳞次栉比的建筑林立,很多有年轻人知道地标建筑却不一定知道这些老地名。


元台子

因过去曾有一个高大的圆形土台而得名。

石头坡

在当年是街呈斜坡,石头铺路。

井棚巷

因有水井而得名,过去几乎条条街巷都有水井,但从井得名的街巷,却寥寥无几,这样就避免了街巷的重复。

旗杆院

在清兵驻扎时,这里在石基上面矗立过高大的旗杆。

西沙河、沙河路

顾名思义,当年都是泄导山洪的沙河,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沙河即为柏油路所代替,街名也成了历史陈迹。如同太平桥、玉带桥一样,在现今的地址上,再也找不到街名的遗痕了。

西坝岗

原来是拦洪的大坝,现在的路建在河上,仍称坝岗 ,原来那地是水坝,挡西边山上下来的洪水的,下面是水沟,后坝上修了路,再后,沟填了,上面修了路,坎岗上盖了房,因在市西叫西坝岗。

如曾住过清军的地方叫“上东营”、“下东营'。

住过蒙古军的地方叫“蒙古营”。

曾居住过汉族军队的地方叫“南营坊”


每一条街道、每一处建筑都是张家口城市风景的一部分,那些林立的建筑,浓郁的行道木与穿流的人潮,串联成街头巷尾的记忆。随着近几年张家口的发展,老街巷翻新改造,张家口人的记忆也随之日新月异,但其中总有一两处地方见证了自己的青春。那么,哪一处街道或建筑在你心中是难忘的回忆呢?

Via 张家口资讯网

责编:杜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