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尼康Z 7 VS 索尼α7R Ⅲ全幅微单五轴防抖大比拼

 遇8866 2019-01-13

      在全幅微单浪潮以不可逆之势裹挟而来的今天,它们真正吸引我们的还是那些能够带来切实好处的功能,譬如大幅提高成片率的五轴防抖、满屏对焦点和高速连拍,高质量视频录制等等……不同品牌的全幅微单系统都具备着难以取代的优势,但它们之间的高度相似性还是引起了许多有趣的讨论。近日,相机资讯网站DPReview将同样具备五轴防抖功能的尼康Z 7和索尼α7R Ⅲ两款相机进行了测试,来比较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所能带来的图像稳定效果,以下展示了测试结果及严格的评判依据(点击这里以查看完整测试数据):

Z7 vs A7RM3 全幅微单五轴防抖大比拼
尼康Z 7 vs 索尼α7R Ⅲ

  测试相机为尼康Z 7和索尼α7R Ⅲ,它们都具备机身五轴防抖功能,测试分别在24mm、55mm及200mm焦距下进行。结论表明这项功能可以为广角镜头提供2-3挡的补偿,为标准镜头提供3-4挡补偿,长焦镜头则能够获得4-5挡的补偿。

Z7 vs A7RM3 全幅微单五轴防抖大比拼
先放出测试结果

  测试从1/XX(广角焦距)的快门速度开始,在镜头前安装中灰密度减光镜,以2/3挡快门速度为步长进行,测试将尽量使用电子快门功能,以避免机身振动扭曲测试结果。

  通常相机厂商会按照CIPA标准测试防抖等级,CIPA测试倾向于仅使用50mm焦距镜头并且避免相机的任何滚动运动,这样可以得到非常高的数值,但实际拍摄情况会更加复杂。例如索尼称α7R Ⅲ相机具有5.5挡防抖性能,表明用户可以在0.8秒快门速度下稳定捕捉照片,但这在测试中无法再现,最高成功概率仅50%(使用200mm镜头时)。

Z7 vs A7RM3 全幅微单五轴防抖大比拼
尼康Z 7防抖测试结果(蓝色表示成功率)

Z7 vs A7RM3 全幅微单五轴防抖大比拼
索尼α7R Ⅲ防抖测试结果(蓝色表示成功率)

·以下是他们的评判标准:

  优秀:相机所能达到的最佳效果
  有些柔软:仅通过比较可区别于优秀
  模糊:可以在不参考其他图像的情况下感知模糊
  不可用:显著的模糊可感知 

Z7 vs A7RM3 全幅微单五轴防抖大比拼
评判依据  

· 编辑观点:

  五轴防抖作为一个比较新的概念,随着微单相机的发展而得到普及,许多用户会将其与镜头光学防抖进行比较,其实它们原本是对应两种不同相机结构的图像稳定方案,随着算法和系统设计的发展才逐渐混合使用。光学防抖在单反时代不仅能够降低模糊的几率,还可以在弱光环境下为独立测光和对焦单元提供稳定的入射光线,因此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而到了在传感器上集成对焦和测光模组的微单时代,光学防抖的意义更多在于图像补偿,并且单论效果已经不及多出倾斜及转动两个变量的传感器位移防抖方式,两者结合以获得增强的图像稳定效果是现在主流的方案。再谈到本次测试,使用广角镜头的补偿效果远低于宣称值,原因更多在于人的生理机制,本来1/XX(广角焦距)已经是一个很低的快门速度,放慢2-3挡就会到达1秒,这时人手的抖动可以被防抖机制消除,但人的呼吸节奏将必定打破相机的稳定,这导致了上文的测试结果,同理使用长焦镜头就会测得最高的防抖等级,所以厂家一般使用50mm镜头进行测试,这是比较常见且合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