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小规模学校可以办成中国未来教育的样板吗?

 愚然楼 2019-01-13

学校规模变小究竟意味着什么?只是原来教育的“缩小版”吗?教室还是那间教室,只是显得有些空荡荡,学生仅够坐满最前排;课堂教学仍像原来一样,“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张嘴”……这就是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未来吗?


当然不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在教育综合改革中,完全可以弯道超车。本文介绍的这所学校用看得见的美和看不见的优,建构了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的“3.0形态”。


虽然山路辗转,又细雨迷蒙,可是当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富文乡中心小学出现在人们面前时,一行数十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官员、各地校长和教师都顿觉眼前一亮 :这座乡村学校太美了!有人说是“梦幻城堡”,它造型独特,又大面积采用彩色透明材料,亮丽的粉、蓬勃的绿、静谧的蓝、奔放的红……配以光影变幻、空间错落,激发人们无穷想象。有人说是“童话王国”,它坐落在层峦叠嶂间,群山掩映,绿水环绕,却比许多城市学校展现出更多的现代感甚至未来感。这所学校让人们重新思考:可不可以把乡村小规模学校改革做成中国未来教育的一种探索?10 月15 日,在这里举办的“乡村学校综合改革研讨会”上,大家对乡村教育、中国教育的未来展开讨论。

 

01

乡村小规模学校改革应该是“综合改革”


学校规模变小究竟意味着什么?只是原来教育的“缩小版”吗?教室还是那间教室,只是显得有些空荡荡,学生仅够坐满最前排;课堂教学仍像原来一样,“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张嘴”……这就是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未来吗?


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杭州市教育局原副局长蒋莉早早注意到了小规模学校的问题。2015 年, 杭州市教育局由蒋莉牵头,组织多个部门在淳安、建德、桐庐三县开展为期 1 年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情况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小规模学校整体提升综合改革项目。2016 年 2 月,确定富文乡中心小学为首所试点学校,以实践来探索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的“3.0 形态”。



“从未来教育的视野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进行审视,我们认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应该走一条基于教育综合改革的弯道超车之路。”蒋莉进一步解释,“这种综合改革不仅仅包括课堂课程改革,更应带动学校管理机制的重新定义,通过赋能为教师学生自主发展提供新动力。所谓整体提升,不仅仅是指校舍改建、设备更新,更应该是使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价值导向、设计理念和服务内容都能够适合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透过“综合改革”理念再来看富文乡中心小学学习空间的改造,又会有哪些新发现?


独特造型的背后其实是学习空间重构中最难改变的部分——整体结构再造。与当下许多乡村小规模学校一样,富文乡中心小学曾经并不小,学生近千名, 仅教室就有 20 余间,10 间教师办公用房共 1059 平方米。现在,学校只有 118 名学生、22 名教师。于是, 这 20 余间大小、功能相似的教室变成了6 间标准教室、3 间综合性专用教室(科学、美术、音乐)和 1 间人文讲坛(接待室、家长课堂、社区活动)。教师办公用房空间改建成 8 间 279 平方米的管理及行政人员办公室和教师交流活动室,教师的日常办公都在标准教室,以便于促进协同教学和全科教师的培养;多出来的空间则主要用于建设公共空间,既是学生玩耍、活动的空间,也是交友、学习的空间。


进一步而言,学习空间整体结构再造的背后其实是教育教学的变革:教学资源更丰富,课堂学习形态重塑,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更多,校园生活更精彩……再深入挖掘下去,其实是教育理念的更新:让教室适合学生为未来而学习,让校园适合学生的兴趣发展,让学校成为适合儿童成长的重要生活场所。


在“小而美”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理念基础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进一步提出“小而优美”的建设方向,“大部分农村本来就很美,因此‘优’在现实情况下价值更大”。“优”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正是在“综合改革”的框架下,富文乡中心小学新校园的外在美才有了内涵,有了品质,有了更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在综合改革中,很多改变是“看不见”的,但是往往更重要。


“指向未来的学校必须构建起一套符合现代理念的治理体系,这比校园改造更重要。”蒋莉介绍说,“富文乡中心小学进行体制创新,实施‘委托管理’。”


几经讨论,淳安县教育局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达成委托管理协议。依据协议,淳安县教育局将下放自主设计办学路径权、自主安排工作时间权、自主分配办学资源权等。比如县教研培训机构的各类教师专业成长培训,校长和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是否参加,以便学校能够集中精力完成自定的规划任务。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开展委托管理前期着重做三件事。一是价值认同和目标定向,通过开展全员定制式教师培训,凝聚共识。二是以学校章程和发展规划的制定为重点,解决学校自主办学的制度保障和目标确定;以课表和作息时间表为重点,解决学校保障创新目标实现的基本工作流程问题。三是以学习资源建设为载体,推进学校课程改革,重点推进主题实践课程研发,促进全科教师素养提升。从中不难看出,赋权和专业力量的引入为学校综合改革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高的平台。

 

02

规模变小了,乡村学校教育功能却要变得更强大


“各位嘉宾好!这里是科学专用教室,请随我入内。中间是小组动脑研究区,两边是小组动手操作区,这边是教师演示区,还有众多的研究成果交流区……”学生讲解员带我们走进一个个学习空间内部。


这间科学专用教室足有100多平方米,20套学生课桌椅可随需求摆放,U形便于师生对话交流,梅花形便于学生小组合作,秧田形便于集中倾听。在操作区、演示区、成果交流区以外,教室后面还设有彩色沙发组合,可供师生休息、交流等使用。教室功能从单一的课堂教学,拓展到实验、展示、交流,甚至成为综合性学习空间,教学功能大大提升。


富文乡中心小学有一间美术教室,可以替代学校原来三间美术教室的功能;一间音乐教室可以替代原来四间音乐教室的功能;此外,还建设有生命教育体验馆,支持野外生存安全知识、自救互救安全知识、交通规范安全知识、火灾避险安全知识、药物安全知识、青春期安全知识、网络信息安全知识等7方面内容的教育教学;小剧场集排练、演出、观影等功能于一体……



北京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赵宏智提出,乡村小规模学校应该比城市学校功能更强大 : “与城市相比,乡镇社会教育资源不足。比如城市有大量的影剧院,学生可以直接去看剧、观影,乡镇 缺少这种教育资源,学校就要相应地建设很多功能 教室,城市学校反而不需要建太多功能教室。”


“这是运动活动空间,喜欢攀岩的同学可以在这里运动……喜欢书法、中国画的同学可以在这里练习…… 我们学校屋前有菜地,楼顶有花园……”教室以外的校园公共空间也被很好地利用起来,学生讲解员对每个区域功能的讲解如数家珍。


可供练习书法、中国画的区域在“梦幻城堡”的一个斜顶阁楼里,四面通透,视野开阔,正对着笔架山,从任何角度望出去,都像是一幅中国山水画。除了菜地、花园,学校食堂功能也更加优化,提高了饮食安全性、增加了食育功能。校园功能的整体提升让这所乡村小规模学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向着更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教科院院长朱永祥认为,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问题其实是特色发展问题,“没有取舍,永远达不到高质量”,“要‘取’对于农村孩子长远发展来说特别紧迫、特别关键的要素来关注,比如胆魄问题、习惯问题等”。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尹后庆认为,乡村学校教育功能提升的内涵和重要价值在于“建立起学习的生活意义和生命意义”。“建设好乡村学校的环境、功能, 是帮助学生在情境里面理解知识,让知识与他们的生活、生命建立起联系,让孩子能够理解自己的生命, 理解自己的生命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发掘生命价值, 进而产生社会价值。这一点对于乡村学校教育而言非常重要”。


“这是两间旧教室改造的图书馆,也是乡村教师发展学校、智慧父母成长学校、生态文明促进学校……”学生讲解员这样介绍学校图书馆,它的功能设计已经不仅仅着眼于当下,而是指向更远的未来。


全科教师的培养借助杭州市崇文教育集团、杭州市长江实验小学的力量,在网上建立起联合教研组,跨城乡、跨地域进行教研。2017 年,一套智慧父母课程开始在这里落地实施,教家长读懂孩子的心理。作为生态文明促进学校,未来富文乡中心小学将引进更多资源、搭建更多平台,让村民也可以到这里来学习……


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吴卫东说:“乡村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定位是什么?我认为包含3个层面:第一,促进孩子的成长,这是最原始的功能;第二,引领家长的发展;第三,成为一个文明传播、传承的圣地,这也是乡村学校非常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03

未来教育视野下的乡村教育什么样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有一个判断:小规模学校不是一个过渡形态,它将会长期存在。美国的城镇化率尽管达到 85%,但依然有 2.2 万个教学点,约占全美小学总数的 1/3。在日本、韩国,农村学校大多是一两百人的小规模学校。随着城市化和少子化的进程,今后我国大多数农村学校都将成为小规模学校。城市学校规模也会越来越小。在教育现代化的维度上,小班小校将是未来学校的发展方向。如德国、英国、芬兰等欧洲国家的小学,学生定额就是 150 人左右。


“今天我们谈把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好,不仅是一种救急行为,体现了底部攻坚的价值,而且是对中国教育整体性提供一种经验和借鉴,体现了前瞻性,具有一种教育的创新性。”杨东平说。


乡村小规模学校具备现代学校所要求的“小班小校”天然形态,拥有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处于应试教育的边缘地带,具备教育创新与突破的多种可能性。那么,可以作为中国未来教育发展样板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是什么样的?


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孝德认为,未来视野下的乡村学校首先是生态友好的,不仅与自然环境相和谐,还与乡土人文环境共生。“我研究生态文明几十年,最后发现生态文明建设成本最低的地方在乡村小学。自古以来中国的乡村小学教育是一种合作教育,家长、村民还有当地政府等共同参与,与托管相比,未来可以探索一种家庭、社会、多种机构‘共治’的乡村学校改革模式、教育模式”。


多位专家提到未来乡村学校教育中“ 情感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的重要性。富文乡中心小学也聚焦于此,加强师生、生生、亲子等多方互动。比如,学校按照1∶6的师生比打造全科包班教师。全科包班教师一学期至少与班级每一位学生进行一次不少于30 分钟的交谈,并对交谈情况做好记录和分析,提出个别化辅导意见,加强师生之间的亲密互动,对学生身心健康、情绪情感高度关注。



富文乡中心小学校长姜蔚颖这样描绘她心目中的未来乡村学校 :“一是现代气息。希望我们的孩子身处乡村、心怀世界,把现代意识与乡村文明相结合,通过智能化教室配置、线上同步上课,连接优质的城市教育资源、世界教育资源。二是充满童趣。富文乡中心小学将不再设定固定的上课时间,课堂长度完全由学习内容和学生的需要而定 ;学生在学校每天还有 1 小时自由活动时间、1 小时自由运动时间、1 小时自由阅读时间。三是沐浴自然。我一直希望乡村学校把自然还给孩子,让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成为孩子的大课堂,因此我们开设贴近自然的拓展课程,让学生拥抱自然。四是弥漫文化。学校一直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挖掘乡土资源优势, 这是我们一直在做并且会继续做下去的事情。”


建设具有前瞻性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并不是梦想和空谈,我们已经在富文乡中心小学看到这样一种探索,但它不是未来的全部。由于各地农村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社会心理、经济水平等方面差异巨大,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并没有一个唯一的标准模式——未来有无限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