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玩笑的吧?俄罗斯方块还有这用? 近期,发表在《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咨询与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包含俄罗斯方块在内的行为干预措施可以有效较少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反复侵入性症状。 (没错,就是你N久之前玩过的那款游戏,也许现在还在玩……) 先来了解下什么是两个名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指经历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时间或情景后,导致延迟出现或长期存在的精神障碍。(了解更多关于PTSD,可点击链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听听心理学上更专业的说法) 侵入性症状 创伤的反复的侵入性症状,是PTSD的核心症状,典型的如闪回(Flashback)。《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中如此描述这种反复侵入性症状: 1. 创伤性事件反复的、非自愿的和侵入性的痛苦记忆。 注:6岁以上儿童,可能通过反复玩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主题或某一方面来表达。
2. 反复做内容和+或情感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痛苦的梦。 注:儿童可能做可怕但不能识别内容的梦:
3. 分离性反应(例如,闪回),个体的感觉或举动好像创伤性事件重复出现,(这种反应可能连续出现,最极端的表现是对目前的环境完全丧失意识)。 注:儿童可能在游戏中重演特定的创伤。
4. 接触于象征或类似创伤性事件某方面的内在或外在线索时,产生强烈或持久的心理痛苦。 5. 对象征或类似创伤性事件某方面的内在或外在线索,产生显著的生理反应。 同时,还会表现出开始持续性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如亲眼看到过车祸现场可能会回避与车祸相关的刺激。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目前PTSD是可以治愈的。但是,患者的数量往往超出现有医疗服务承载力,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缓解症状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下“俄罗斯方块”是怎么起效的吧? 大概十年前,Emily Holmes和她的团队发现,在观看恐怖电影后不久玩电子游戏“俄罗斯方块”可以抑制人们由恐怖片引起的倒叙。 基于此,来自波兰鲁尔大学和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研究者试图通过干预,来测试“俄罗斯方块”是否也可以帮助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减少闪回等侵入性症状。 20名患有长期复杂的PTSD的住院患者参与了这项研究,住院期间(5-10周)会定期监测侵入性创伤记忆。 参与者每周接受特定研究的干预疗程(包括针对特定入侵的记忆提醒,然后是25分钟的俄罗斯方块游戏)。每次干预仅针对特定闪回(目标入侵)内容。 干预过程中会有一名研究人员监督,不发挥任何积极作用,也不会阅读或重复任何入侵内容。 使用被试内多基线AB设计,A为基线,B为预干预、仅监测或干预后。 研究发现,目标入侵的频率从基线到干预后阶段平均减少了64%。相对地,未纳入目标管理的入侵内容频率在相同的时间段内平均降低了11%。 在20名患者中,16名患者符合对干预措施“反应”的标准。 研究者认为该方法有效是基于以下机制: 当患者详细描述压力记忆时,大脑中相关视觉空间处理区域被激活,于此同时,激活的区域对于玩俄罗斯方块也非常重要。 此时,相对有限的大脑资源不足以同时支撑这两项任务,开始出现干扰。 当患者有意识地记住闪回的内容时,相关的记忆痕迹就会暂时变得不稳定,这时,开始玩俄罗斯方块,产生干扰会使得存储轨迹在再次存储时减弱,进而减少闪回的次数。 最后,想说的是,这项研究仅为早期探索性的研究,它提供了一种缓解侵入性症状的手段,但并不能取代现有治疗。同时,干预的有效性仍需要较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 【美】张道龙等,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 北京大学医学部出版社, 2015年7月 [2] Kessler, H., Holmes, E. A., Blackwell, S. E., Schmidt, A.-C., Schweer, J. M., Bücker, A., . . . Kehyayan, A. (2018). Reducing intrusive memories of trauma using a visuospatial interference intervention with inpatients with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86(12), 1076-1090. http://dx./10.1037/ccp0000340 [3] Ruhr-University Bochum.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lleviating flashbacks by playing Tetris.' ScienceDaily. ScienceDaily, 8 January 2019.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