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我修炼重慎独,与人相处贵不争

 爬虫爱书 2019-01-14
自我修炼重慎独,与人相处贵不争

这两句话乃鄙人五六年来,从接触传统文化,到勉强落实传统文化,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一点体会。

可能有人会觉得没什么了不起,这不过是最初级的道理。没错,这些道理也是我最开始接触到的。但并没有受到重视,以至于很长时间即使反复吟诵,也从未当回事。

或许人与人的修行切入点不一样,令我个人真正“豁然开朗”的正是“慎独”与“不争”二字。当我真正体会到此二者的深刻内涵,然后切实去践行后,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就好像以前都是自寻烦恼,而此时随处自得其乐。

自我修炼重慎独,与人相处贵不争

《大学》与《中庸》皆反复强调“君子必慎其独也”,有多少人读完后,书本一合该干嘛干嘛,继续随着固有的习性走。尤其在私居独处时,反正没人看到,虽说不一定会做出些“猥琐”的事情,但行为绝对比人前放逸。

对于一个真正想提升修为的人来讲,千万不要小看“慎独”二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你人前的能量,多是靠人后去积累。正如《大学》所言:“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人的习惯不是在人前装出来的,恰恰是平常闲居时无意间养成的。如果不懂得“慎独”,你人后是什么样的习惯,人前很容易就“情不自禁”地表现出来,即便掩饰得了形体,而你的气场是绝对掩饰不了的。

自我修炼重慎独,与人相处贵不争

修行人重在“真诚”,如果暗室屋漏中不懂得“慎独”,如何做到始终如一?又何以做到真诚?《中庸》上讲:“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大学》上讲:“所谓“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此处岂可只读不思考,实乃重中之重。

孟子在讲到“浩然之气”时说:“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也就是说浩然之气必须是长期不断积累道义而有的,不是一阵子善行就能培养出来的。有一丝问心有愧,这个“气”就缺乏力量了。如此说来,试问不“慎独”能培养出浩然之气吗?

我现在即便一个人独处时,也好像有很多人监视着一般。每做一个动作,都想着“摄像头”在旁边盯着,岂可做见不得光的事。听起来好像很“拘束”,实际内心特别踏实,每每法喜充满。人前人后一个样,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我觉得这样不仅不拘束,反而是一种真正的“洒脱”。

自我修炼重慎独,与人相处贵不争

“慎独”是一种自我修炼,而在与人相处时,真正令我受益的是“不争”二字。这也是老子反复强调的处事原则,所谓“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有人可能会较真,说什么国家若不争,早就被殖民了。实际上这么说反而是对国家的侮辱,何以故?抗战乃保卫人民之举,乃爱国之情怀,乃民族大义使然,岂能用“好争”二字喻之。

当我们说“不争”时,其实指的是一种原则性态度;是一种去除私意,成全他人的品质;是一种“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智慧;而非不明事理,胆小怕事的懦弱。说白了,有“演说家”的口才,但不做无意义的争执。

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根本不是用“争辩”解决的。因为人在争辩的时候,往往会有情绪,有了情绪就算是自己理亏,也一定要诡辩到底。因此辩论大赛上,辩赢的一方,不一定“道理很对”,但一定“口才很好”。

自我修炼重慎独,与人相处贵不争

一个“好争”的人,往往让人敬而远之。因为他们只抓“死理”,不懂“人情世故”。虽说理不辨不明,但要懂得把理说到对方心里才有用;批判才能进步,但批判绝不是刻薄。

很多人把握不了这种微妙的关系,整天“吵吵嚷嚷”要辩明,要批判,无形中得罪了很多人,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因为你的态度让人生厌,就算再有道理,别人也不会搭理你。

尤其处在当今这个民主自由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价值观都有,谁敢说自己坚持的就是真理?所以在价值观面前最好是互相尊重,争论只会引发分歧,毫无实际意义。

若想改变别人的价值观,请好好践行自己的价值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美好,有缘人自然会请教你,此时或是“口才”发挥作用的时候,如此才可能真正说服别人。因为人们往往不会听你怎么说,而是要看你怎么做。

自我修炼重慎独,与人相处贵不争

我个人在生活中,只要发现立场不同,比如遇到讨厌传统文化的人。我会先站在对方角度去理解,适当做出解释。再有话不投机,那么只好保持尊重,不加辩解。

若感觉此人刻意“挑衅”,则一笑了之,勿多言。每见头条肆意诽谤者,皆欢然受赐,感激不尽。既消业障,又增人气,还提升了定力,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佛尚有三不能:无缘不能度,众生度不尽,定业不可转。我等匹夫,岂能使人人都赞同自己乎?

其实,真正能够做到“不争”,比“好争”不知要难多少倍。因为人们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有时候即便告诉自己“不争”,结果还是争个你死我活。所以“不争”绝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更高级别的“大勇”。不争不是嘴巴笨,而是要把良好的口才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

自我修炼重慎独,与人相处贵不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