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一谈在比赛中如何学会放松,其实放松也是一门必修课!

 鹩歌 2019-01-14

我在打乒乓球之前就对放松高度重视,多数人可能不知道,拳击运动员是非常强调放松的,如果放松做的不好,发力、还原与防守都是问题,基本会被对手秒杀。为什么拳击运动员会高度重视放松,而打乒乓球却忽视呢?因为打乒乓球不会挨重拳,不疼。


放松是种感觉,外行看不出来区别,内行一眼就能看出来。很多人以为自己打球很放松,其实不然。要判断一个人的发力是否放松其实很容易,就是看他的收拍。不会放松的人,收拍是紧急的制动,是一种立刻刹车的感觉;会放松的人,收拍是自然的静止,带着这句话你多观察国手的动作,他们发力很足,但收拍很自然,顺势的静止。没事可以多看看钟摆,钟摆在两端就是顺势的静止,你的发力要向钟摆学习,摆到最高速再触球。


李晓东教练前不久出的教学视频大家都看过,他强调板头要有窜出去的感觉。这个感觉是对的,动作也是对的,但他的解释却不伦不类,或者说根本没说到点子上去。球已经脱板了,已经不再受你控制了,力量已经发完了,至于窜不窜有什么用?让人听着发懵。


其实质是为了放松,板头窜出去是放松的一种表象,放松的目的是带来鞭打效应。尽管球已经脱板,但手臂是松的,力量依然沿挥拍轨迹走,做匀减速运动,而不是突然制动。这种发力更顺、更舒服、更省力、还原更快。如果手臂僵硬,犹如棍子,何来鞭打?

放松,重点和难点是,要做到有所松,有所不松。就是你的手臂局部放松,腰腹和大腿是紧张的,是鞭杆和鞭绳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