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朽乐章!卡拉扬指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耘韵悠扬 2019-01-14

                              

不管你对交响乐感不感兴趣,

都一定听过《欢乐颂》。

轻快的吟唱,动听的旋律,

《欢乐颂》的歌声,

具有治愈人心的神奇力量。

                             

也许你知道,《欢乐颂》

是由伟大音乐家贝多芬而作。

不过也许你并不知道,

《欢乐颂》只是享誉中外的交响乐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

最终章的其中一个段落。

                                    

更加鲜为人知的是,

创作《贝九》时的贝多芬,

双耳已经濒临失聪。

这部驰名中外的音乐巨著耗时十多年,

问世三年后,贝多芬就因病离世,

留下尚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残章。


在贝多芬一生的创作中,

《第九交响曲》被公认为是他

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

是其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



1824年5月7日,

《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

凭借一个多小时的恢弘乐章,

艳惊四座,一举成名。


许多业内人士,都给予它超高的评价。

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

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

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

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

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


如果说,《命运交响曲》展示了人类

不畏命运压迫的斗争精神,

那么《第九交响曲》就是贝多芬

一个人的生命史诗。


四个乐章,有如四段人生。

                                      

第一乐章,严肃宏大,仿佛与生命艰难地抗争。

第二乐章,明朗振奋,似乎就要拨云见日。

第三乐章,宁静安详,那是激战过后,

幸存的人对于世界的哲思。

                                          

第四乐章,平缓欢乐,最终章。

经历过磨难与斗争,屈辱与顽抗,

到此时,过往种种皆成云烟。

                                  

犹如一位老者,看破天命,原谅众生。

而后,《欢乐颂》合唱悠悠,天光穿云而过,

照亮大地,温暖人心。

                                   

                                    

一曲终了,恍若一生。

这是贝多芬融入骨血里的刚强与柔软。

被父毒打,痛失所爱,双耳失聪……

                                  

他一生不曾体会幸福,

却对它怀有热烈的渴望。

在音乐强大的感染力下,

他的精神得以举世不朽。

                                  

也许只有了解了贝多芬,

才能真正听懂《贝九》,

听懂其中涌动的苦涩、不甘,

坚守,与希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