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带一路·名城——大不里士

 陆一2 2019-01-14



地名由来

  大不里士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古称桃里寺,古代为伊尔汗国的首都。



区位

  大不里士,位于伊朗西北部,距离德黑兰 619 千米,是东阿塞拜疆省的省会,伊朗西北部第一大城市,也是伊朗第四大城市。


 

历史

  大不里士是伊朗西北边陲古城,东阿塞拜疆省首府,旧译“帖必力思”“低 廉”。始建于公元前 3 世纪,历史上多次成为王朝都城。古代为四方往来通衢,在军事及交通上居重要地位。8 世纪初,阿拉伯军队征服波斯和中亚后,大不里士被占领,成为军事要地。后被波斯和中亚一带割据的伊斯兰诸王朝先后分属管辖。据说,公元 791 年大不里士曾是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哈伦.拉希德的妻子住地。1258 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攻克巴格达灭阿拔斯王朝后, 建立蒙古人统治的伊儿汗国,大不里士被定为国都,成为伊儿汗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该城附近建有马拉格天文台,编制了《伊儿汗历》,附设有规模较大的图书馆。在合赞汗统治时,该城学者众多,使伊斯兰学术文化得 到发展,建有多所清真寺和宗教学校,为什叶派和苏菲派的学术中心之一。并在沟通欧洲和中亚两地区经济文化上起到桥梁作用。



        14—18 世纪,中亚土库曼部落建立的黑羊王朝、白羊王朝和波斯人建立的萨法维王朝均先后建都于大不里士。伊斯兰古迹有城内著名的蓝色加米清真寺,为白羊王朝贾汗王于 1465—1466 年建成,后多次修葺,外观宏伟,且嵌饰以蓝色瓷瓦,光彩瑰丽。

  大不里士具有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在 19 世纪曾多次爆发反对沙俄军队 占领的武装斗争。1905—1911 年,大不里士是反对伊朗封建王朝专制统治的伊朗立宪革命的发源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不里士是苏联实际控制阿塞拜疆独立共和国的首府。1978 年大不里士是反对巴列维国王运动的主要城市之一。


 

地理

  大不里士坐落在伊朗西北部的萨汗德山北坡的美丹柴河谷平原上,平均海拔约 1362 米,被分为 10 个市辖区,每个市辖区保留了一些旧居民区,富有深厚的历史文化。

  大不里士是半干旱性气候,年均降水量约 280 毫米。该市春天潮湿、气 候宜人,夏季干燥炎热,秋季多雨,冬季较为寒冷,年平均气温约为 12.6℃。 大不里士自然条件最严酷之处乃是它位于地震多发地带,公元 858 年的一次地震使整座城市遭到严重破坏,1041 年发生的地震约有 4 万人丧生。

  大不里士主体居民是阿塞拜疆人,阿塞拜疆人是仅次于波斯人的伊朗第 二大民族,主要居住在东西阿塞拜疆和阿尔达比尔三省,约占伊朗总人口的 四分之一。阿塞拜疆人人才辈出,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改革派领导人穆萨维、大阿亚图拉阿尔达比里等都是阿塞拜疆人。哈梅内伊曾说,阿塞拜疆人居伊朗之首。


 

经济

  大不里士是伊朗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物产丰富,农牧业比较发达,里海白鱼和鱼子酱是它的特产。近几十年,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主要是农产品加工业、纺织业、制革业和食品工业。大不里士是伊朗最著名的地毯产地之一,大不里士地毯驰名国内外,具有种类多、色彩鲜艳稳定、做工精细 等特点。大不里士还拥有石油工业,这里有输油管通往德黑兰。

  大不里士是伊朗通向土耳其和中亚地区的门户之一,因此,也是伊朗进出口贸易的基地之一。

 


文化

  大不里士是一座文化名城,历史上出了不少诗人、文学家、天文学家、 哲学家和神学家。游人凭吊的诗人陵园就安葬了 50多位名人。大不里士还保存着众多的文化遗迹,如 1260 年蒙古大汗旭烈兀统治时期兴建的马拉盖观象 台,曾名噪一时。

  大不里士城东的萨瓦兰山是伊朗最古老的宗教——琐罗亚斯德教的圣地。 大不里士有两座古老的清真寺,一座是中世纪修建的阿尔各清真寺,一座是 1450 年修建的拜占庭式的蓝色清真寺。

 


旅游

  大不里士是伊朗的古城之一,历史上多次成为王朝首都,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巴扎建筑群是世界上最美,历史最悠久的巴扎之一,经营历史已经超过 600 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巴扎,2010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所以能够 入选世界遗产,主要是因为这座巴扎是古丝绸之路上能保存至今为数不多的珍贵遗产之一,糅合了多种社会文化和经济模式,在建筑风格上也有其独到之处。巴扎由一系列相互连接、顶部覆盖砖石结构的建筑组成,是中东地区最大的室内巴扎。里面主要出售地毯、香料、大不里士特色的羊毛织成的帽 子、袜子和各种小包、蜂蜜、蜂巢、奶酪,此外还有一些普通的日用品、衣服鞋帽等。




         大不里士的蓝色清真寺始建于 15 世纪,据说用了 25 年的时间用蓝色的彩绘瓷砖把整个清真寺打造为一个蓝色的殿堂,于 18 世纪遭到两次大地震的 毁坏。

  在大不里士还有一个好去处,那就是 Laleh Kandovan 岩石旅馆。这座旅馆位于大不里士 48 千米外的 kandovan 岩石村。那里的人们居住在圆锥形的 洞穴中,这些洞穴是由休眠火山萨汉德山山脚的火山岩石雕砌而成。坐落在有 800 年历史的村落里,Laleh Kandovan 岩石旅馆的岩石景观是纯手工雕刻而成,每一个洞穴都有 16 个现代化豪华酒店房间。另据当地传说,萨汉德山 的矿泉水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源于《圣经》中的伊甸园。酒店客人可以用这珍贵的泉水沐浴,还可直接抽取矿泉水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