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又福先生画语录 节选(一百六十一)

 郭一墨 2019-01-14

贾又福画语录

北京大学中国当代艺术经典大家入史研究与传承工程

王恪松 贾云娣 孙玉霞 轩玉荣 孙莉 编 荣宝斋出版社



关于山水画哲学(之二)


    传统上,儒家思想对山水画的社会功能、体裁、价值标准均有影响,风骨、形神、尽善尽美、中和仁智、经国载道,儒家的伦理纲常已是国人的思维习惯,也是山水画的重要审美尺度。《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张彦远说:“画者,成教化助人伦。”(《历代名画记》)孟子讲究养气,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下》)读之几可疑为论画,这是正统的审美观。再如道家,鲁迅曾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观史,有多种问题可迎刃而解。”(《致许寿裳》)中国画的具体内容、画家的创作态度乃至生活态度,尤其在艺术处理手段上,均受其深刻影响,“阴阳”、“虚实”、“神气”、“道法”等论画的词句直接就是道家用语。道家哲学思想富于浓厚的辩证法色彩,乃是东方文化的精髓所在。


逝者如斯,68cm×138cm,2003年


太行旧梦,68cm×138cm,2004年


    中国画崇尚黑白水墨,也是受老庄影响,庄子认为“五色乱目”、“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老子说“玄而又玄”,玄即是黑,画家乃尚黑墨弃绚丽。佛学经两千年汉化,放大光明大智慧,渊综广博。与中国文化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早已是其中一个部分。佛学对中国绘画的巨大滋养可谓“不可思议、不可量说”。在多种哲学门类相互融合的背景下,儒士可以心向佛道,佛教徒可以兼秉道法,比如八大、石涛。哲学思维已经渗透在山水画的任一层面,包括审美评判的终极标准、创作的立意、画面的构成手法,乃至用笔、用墨的玄机,无不有中国哲学在背后起作用。我常和同学们说,艺术的背后乃是哲学。精神境界的修炼,反映出哲学思想的高度,直接影响着文化艺术的高度。可以断言,一个艺术家的成就最终决定于他的精神境界及其修炼功夫,亦即他练就的身心品格与哲学思想的高度。前人谓:“意境者,文之母也,一切奇正之格,皆出于是间。不讲意境,是自塞其途,终身无进道之日矣。”(林纾《春觉斋论文·意境》)意境者,即今所谓精神境界。


天章之迷,45cm×68cm,2004年


童趣系列之二,34cm×34cm,2003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