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浣溪沙——古诗词No.38

 藝行天下 2019-01-14

今天这首词和以往学过的有所不同,它是以女性为主题创作的,描写了一位女子在一个阴冷的春天早晨寂寞、无聊、又有一丝哀怨的内心活动,整首词语言极美,又弥漫着淡淡的哀愁,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书老师



浣溪沙 来自小学必读书单 08:36

▲ 点击上方绿色小喇叭收听

学习内容


浣溪沙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诗词译文


春日的微寒,带着丝丝凉意无声无息地侵入小楼。已是拂晓时刻,却阴云一片,令人烦乱,仿佛置身暮秋的感觉。回头凝望彩色的画屏,却见轻烟淡淡,流水潺潺,意境悠远。望向窗外,自由自在飘飞的花瓣,是那样轻盈美好,恰似我的梦境般虚无缥缈。天空中淅淅沥沥飘洒的雨丝,是那样漫无边际,多像我心头飞扬的愁绪啊。于是,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把精美华丽的帘幕用小银钩随意挂起。


词语注释


1. 《浣溪沙》原唐教坊曲名,本为舞曲。“沙”又写作“纱”。又称《小庭花》、《满院春》。

2. 漠漠:像轻清寒一样的冷漠。

3.晓阴:早晨,天阴着。

4.无赖:词人厌恶之语。

5.穷秋:秋天走到了尽头。

6. 淡烟流水: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7. 幽:意境悠远。

8.自在:自由自在。

9.丝雨:细雨。

10.宝帘: 宝帘:缀着珠宝的帘子,指华丽的帘幕。

11.闲挂:很随意地挂着。



专家解读


这首《浣溪沙》,一起调就充满了艺术魅力。在轻淡中透着词人极为纤细、敏锐的心灵感受,用“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这两句开篇,不仅点明了写景的时间、抒情的地点,而且奠定了全篇凄清、哀伤的抒情基调。时至春天,主人公却感到像深秋那样的寒气侵入肺腑,这不能不使人感到郁闷无聊。紧接着,词人用“淡烟流水画屏幽”写出内心的无限感触。


然而在词中,秦观不说心情无聊,却怨怼、咒骂“晓阴”之“无赖”,通过写景去进一步渲染寂寞、凄寒、萧瑟的气氛,达到了不言愁而愁自见的佳境,给人创设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也许主人公大梦初醒,正睡眼惺忪,于凝神恍惚之中,随意看到室内的画屏上升腾着淡淡的雾霭,显得意境如此幽远,在周围阴冷气氛的罩笼下,一种幻觉使自己仿佛还置身在渺茫、流动的梦境之中。


在下阙中,词人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将视线移向了窗外,转入对春愁的正面描写。飞花袅袅,轻盈凌乱,飘忽不定;细雨如丝,淅淅沥沥,迷漫无际。眼看飞花飘缈,不禁忆起残梦之无凭,心中顿时悠然升起如细雨般茫茫之愁绪。飞花和梦, 丝雨和愁,本来不相类似,无从类比。


词人却巧妙地抓住它们之间有轻和细的共同点, 构成比喻句,而这种比喻,既恰当又新奇。因为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使“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两句富有音乐美、诗意美和画境美,成为历来备受赞赏的千古”奇语”,也因此是这首词,成为秦观小令中的压卷之作。



知识拓展


秦观的词俊逸精妙,语言清丽淡雅,字字珠玑,情韵兼胜,脍炙人口。即便是在群星璀璨的宋代词坛上,他的作品风格也独树一帜,闪烁着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在这首《浣溪沙》中, 秦观以柔婉曲折之笔,凭借一个婉约派词人的敏感,把对自然界“漠漠轻寒”的细微感受,对“晓阴无赖”的敏锐体察,对“淡烟流水”之画屏的无限感触,写得如此动人心弦。而这春愁,既不去涉及政治,又似乎不是在表达爱情亦或友情。这种空虚和寂寞之愁绪,又似乎伴随生命的整个过程,好像是和愿望、和理想、和对生命的珍视成正比的,是如此无边无际,无计可除。


这种淡淡的闲愁,在喧嚣的世界里,在热烈的生活中,哪个人又不会在某一说不定的时刻,从心底无端地涌起呢?它总是给人说不清也拂不去的无奈之感。而秦观却能更敏锐地感受到这种愁绪,精准地捕捉住它,将它形象地流诸于笔底,并渗透进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可谓构思精巧,意境优美,是一个耐人玩味的艺术作品。



考试链接


课后思考题

如果说在这首词中,塑造了一个女子形象的话,请你描述一下,她的具体形象。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隐藏内容

一个独守空闺,孤独、寂寞、无聊的女子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