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北宋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秦观秦观(1049—1100年),字太虚,又字少游,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北宋文学家、词人。少游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与黄庭坚、晃补之、张耒被称为“苏门四学士”。 相传,秦少游对苏轼之妹苏小妹一见钟情,苏小妹聪颖机敏,大婚之日与少游一比才智高下方肯让其进房,由此传出“洞房三难”的一段趣闻。但后经考证,苏轼仅三个胞姐,均夭折且不叫苏小妹,因此“三难”不过是坊间编造的美好故事罢了。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上阕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一丝丝的寒意悄无声息地弥漫着整个小楼,时值暮春,这样的寒薄却恍惚像是正处阴冷幽暗的深秋,令人厌烦。回望画屏,轻烟淡淡,流水潺潺,意境幽幽。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下阙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窗外,花儿自在地轻盈飘飞,恰似美好的梦境,天空纷飞的细雨淅淅沥沥,漫无边际地飘洒,一如心中袅袅而升的忧愁。 走回室内,将那精致的、缀着珠宝的帘子随意悬挂在小小的银钩之上。虽隔开了春雨,可到底隔不开那令人挥之不去的袅袅春愁啊。 (“飞花”一说是柳花,即柳絮。) 忙碌之下难觅闲愁秦少游的这首《浣溪沙》未写出什么实实在在的内容,也没有抒发隐晦浓重的情感,构写的不过是一种淡淡的美丽的忧伤,或者可以直接说成闲愁。 在当今生活中,很多人起早贪黑,疲于工作,忙于生计,毫不夸张地说,很多人的生活状态正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几乎日日加班到深夜,管周.末和节假日叫“正常上班”。问及近期的愿望,不过是想要睡一个不被打扰的懒觉而已。 每天忙碌至凌晨以后方入睡,早晨挣扎着起床,掐着时间洗脸刷牙出门谋生,哪里还有闲暇临窗看“自在飞花轻似梦”,也许往窗外一瞥,倒是会感到“无边丝雨细如愁”,不过所愁却是下雨出行不便,雨伞不知落在了何处,上班时间可能要迟到了…… 秦少游能生出这番忧伤,怕不是闲得慌,让他连续加班两周便“治好”了。的确,所谓忙碌充实奋斗的人儿自是能对秦少游的闲愁嗤之以鼻。 然而,戏谑之余,内心何尝不羡慕,甚至嫉妒这一份闲情逸致呢。如果精力允许,时间允许,生活条件允许,很多人也愿意静看花落,闲观细雨,忘却工作的烦恼,忘却囊中羞涩,忘却捉襟见肘的生活……倚窗觅一份带着淡淡忧伤的美丽愁绪吧。 闲愁未必矫情在生活中,有一些心思纤细的人,一草一木不经意间即可引人歌哭言笑,一句嘘寒问暖也许足以让人热泪盈眶,一个看似平常的场景却能让人泪流满面……别说是漠漠轻寒的初春凉意,梧桐更兼细雨的秋日凄冷,即使是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艳阳天,也会思绪万千,愁肠百转。 有些人似乎便是这样“情绪化”,甚至在旁人看来难免矫情造作。然而,并非人人都能修养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也非人人需要一身“喜怒不形于色”的本领。对于身边那些多愁善感、常常无端忧伤的人,多一些理解与善意便好。 不可否认,再忙再难,其实每个人总有一些时刻,会拥有自己的一份闲愁。不知何时何处起,说不清也拂不去,令人寂寞难耐、惆怅感叹、潸然泪下…… 哀婉的愁绪有其美妙之处,可人生一世,很该活得舒心畅怀一些,有一些秦少游的朦胧轻愁正好,却不要过多过久地沉溺其中,我倾向于闲愁有度,你呢? 附录:《浣溪沙》十首 《浣溪沙》【唐代】韦庄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浣溪沙》【宋代】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浣溪沙》【宋代】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浣溪沙》【宋代】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浣溪沙》【宋代】晏殊 玉碗冰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浣溪沙》【宋代】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浣溪沙》【宋代】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浣溪沙》【宋代】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浣溪沙》【明代】杨基 软翠冠儿簇海棠,砑罗衫子绣丁香。闲来水上踏青阳。 《浣溪沙》【清代】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