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昭明太子<BR/> 一部《文选》通两地文气

 青梅煮茶 2019-01-14

    齐己《闻贯休下世》:“争得梁太子,重为文选楼。”然而文选楼究竟在何处,历来颇多异说。最知名的,当然是扬州仁丰里旌忠寺的文选楼,和池州秀山隐山寺的文选楼。

    对于梁昭明太子的崇拜,是扬州和池州两地共有的历史文化现象。一般人想象不到,扬州和池州都有纪念昭明太子的文选楼。

    “文选烂,秀才半。” 这句古代读书人广为流传的熟语,表明了《文选》的重要性——只要熟读它,考取秀才便有了一半希望。《文选》的编者萧统是梁武帝萧衍的长子,死后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由于《文选》总集了梁以前优秀的文学作品,因而历代受到重视。唐以后,《文选》几乎成为士人的必读书,杜甫就教儿子要“熟精文选理”。这样一来,萧统编选《文选》的遗址,自然成为读书人朝圣的地方。

    早在《全唐诗》里,就常有人提到文选楼。如李益《送襄阳李尚书》:“俗尚春秋学,词称文选楼。”齐己《闻贯休下世》:“争得梁太子,重为文选楼。”然而文选楼究竟在何处,历来颇多异说。最知名的,当然是扬州仁丰里旌忠寺的文选楼,和池州秀山隐山寺的文选楼。

    扬州文选楼在仁丰里旌忠寺内。传为唐人颜师古所著《大业拾遗记》载:“帝尝幸昭明文选楼,车驾未至,先命宫娥数千人升楼迎侍。”清人程穆衡《燕程日记》云:“乾隆二年二月初三日,天晴……三岔河十里至扬州……文选楼,即今文选巷是。”近代作家朱自清也认为,文选楼就在扬州。他的《说扬州》写道:“扬州游览以水为主,以船为主,已另有文记过,此处从略。城里城外古迹很多,如‘文选楼’‘天保城’‘雷塘’‘二十四桥’等,却很少人留意;大家常去的只是史可法的‘梅花岭’罢了。”

    其实扬州的文选楼也有两处,一在仁丰里的旌忠寺,一在毓贤街的阮元家。关于旌忠寺里的文选楼,近人王振世《扬州览胜录》卷六载:“文选楼在小东门北旌忠寺内,相传为梁昭明太子萧统文选楼故址。太子选录秦汉三国以下诗文凡六十卷,名曰《文选》,楼以是名。唐杨夔有《扬州文选楼序》。炀帝游江都,常幸此楼,见宫娥倚靠栏,风飘彩裙,因而色荒愈甚,庙社为墟,不若太子敝簏一编,流传千古。民国初年,楼将圮,寺僧法权募资重建大楼五楹,备极壮丽。楼上中楹供太子塑像,首戴角巾,俨然儒者气象。楼前题‘梁昭明太子文选楼’额,楼下题‘六朝遗址’额。千馀年文化故迹焕然一新,其功不可没也。”扬州人因喜爱《文选》,出了曹宪、李善等专治《文选》的大家。

    据《嘉靖池州府志》记载,萧统曾邀集任昉、徐勉等人在池州石城考订文籍,编成《文选》。池州人为了纪念他,在秀山建造昭明太子衣冠冢,并将隐山寺扩建改名为文选楼。在池州人心目中,当年的池州既是昭明太子的封邑,他经常到此地读书是顺理成章的。所以池州不仅有昭明庙、文选楼,还有昭明钓台,说昭明太子不但在池州钓鱼,还喜欢尝池州的鱼,认为池州“水美鱼肥”。池州一名“贵池”,据说因此得名。

    甚至池州民俗中的傩神,也是昭明的神像。晚唐罗隐有《文选阁》一诗写道:“秋浦昭明庙,乾坤一白眉。神通高学识,天下鬼神师。”可知昭明太子在唐代的池州,已经被神化。

    池州历史上曾两次重刻《昭明文选》。一次是南宋池阳仓使尤袤主持校刻的《昭明文选》,一次是元代池州路同知张伯颜捐资重刻的《昭明文选》。清嘉庆年间,胡克家依据尤袤刻本,改正其中的错误,参考其他的版本,写成《文选考异》十卷,成为最通行的《文选》李善注本。

    今池州西乡有山,山中野花杂草,乱藤矮松,有文选楼与杏花村相邻。清人顾敏恒《重修梁昭明太子祠碑文》云:“贵池县西庙者,故梁太子祠也……庙之规模,夙称巨丽,璇题纳月,金爵承云,曰文选楼,存古迹也。”

    扬州和池州两地,不约而同地建文选楼,以纪念文学巨著《昭明文选》的编者萧统,这种文化心理的共鸣超越了地理的距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