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正王朝》漏掉的四件“小事”,成就了雍正帝的治国辉煌

 钱贝勒285 2019-01-14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经典古装剧《雍正王朝》,以其精细的人物刻画与步步惊心的剧情,演尽了治国强人雍正帝再造大清辉煌的一生。剧中那些缩影清代历史的大事件,雍正帝“人间万苦人最苦”的艰难境地,更不知感动了多少观众。自开播至今的近二十年里,都是播一遍火一遍。好些追剧群众更是感慨,简直是“看一遍流一遍眼泪”。

不过,比起电视剧里,雍正帝那坚忍不拔的铁汉形象,下面几桩雍正年间真实的历史事件,却也被这部电视剧轻易漏过。那这几件事,不止证明了雍正帝的治国功业,更诠释了这位铁腕帝王,不动声色的智慧。

事件1:组建会考府

《雍正王朝》里一桩惊心动魄大事,就是清理国库亏空。以剧中的虚构剧情说,雍正帝做皇子时,就为这事得罪了满朝文武,还害的老功臣魏东亭上了吊。登基后再清理,也是遇到上下抵制,气的龙椅没坐热的雍正帝,还拿着刚放出来的十三爷撒气。但在真实的历史上,这事却更难。

以《清实录》记载,当时大清朝的“亏空”,远比电视剧里严重,照雍正帝自己的话说“内外府库无不亏空”。等于是刚一登基,就发现已经揭不开锅。而比电视剧更难的是,电视剧里,雍正还知道找谁要亏空。历史上的雍正,这事更是蒙圈:好些亏空一欠三四十年,各级官员勾搭连环做假账,早已是一团乱麻,查都没地查。

于是,雍正元年正月十四日,雍正帝就放出了自己的治国“大招”:设立会考府。这个新型机构,由怡亲王胤祥与吏部尚书隆科多领衔,地位与六部平等,直接对雍正帝负责,独立审查全国各地财务。自此以后,这个不受任何掣肘的新机构疯狂开动,先查各地账目,再查询各地账目实情,不到两年半时间,就审核各种烂账五百五十件,一团乱麻的亏空账目,查得清清楚楚。这才方便了雍正对着账单抓人,大力清理亏空。

清王朝财政的好转,这个创造性的“独立审核机构”,堪称大功。

事件2:严禁官员自杀

《雍正王朝》里,雍正清理亏空的手腕,从来以狠辣著称。以至于清理国库亏空时,还闹出了王公大臣沿街卖家当的荒唐事。但在真实历史上,这事对雍正没用。会考府设立后,也有被追亏空的王公贵族,比如雍正的十二弟允陶,就干脆拉着家产上街卖。雍正的反应却十分淡定:抓紧时间卖,卖了钱交国库。

而比这更狠的,就是历史上的雍正,在严打腐败时的另一个态度:严禁官员自杀。

自杀都不行?当然不行。放在当时,“自杀”也是贪官们自保的大招,有的官员贪污东窗事发,就干脆畏罪自杀,查案也就戛然而止,家小当然也就保住了。自康熙晚年起,这招就屡试不爽。但撞上了雍正帝,就没这么便宜事了。雍正四年(1726),广东道员李滨与福建道员陶范畏罪自杀,查案官员请示说要不到此为止?雍正一听大怒,下令将这两个官员的亲属家眷全数拘押,哪怕抄的他倾家荡产,也要查个水落石出。

本着这个精神,官员们“自杀就脱罪”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畏罪自杀的官员们,儿孙们也跟着倒霉,不是被严刑拷打,就是被追的倾家荡产。悲惨的教训,也教育了当时大清的官员,做贪官既然死都不能随便死,那就老老实实做个好官吧。

事件3:“贪官”变青天

雍正年间的贪官,是不是都被雍正治的生不如死?倒有一位特殊的:杨文乾。

杨文乾,清朝名臣杨宗仁之子,他的父亲杨宗仁,就是清朝“摊丁入亩”改革的提出者。有这特殊身份,杨文乾自然深受器重,到雍正帝登基后,并未有科举功名的杨文乾,就被雍正帝提拔为广东巡抚。但火速升为封疆大吏的杨文乾,脑筋却犯了糊涂,雍正五年就闹出贪污海关关税的丑闻,气的雍正暴怒。但暴怒之后呢?雍正只是写了道严旨,把杨文乾一顿痛骂,并未追加任何责罚。

一向对贪官零容忍的雍正,为何对杨文乾如此宽容?首先是经过调查,杨文乾虽说贪污,但数目并不大,只能说一时糊涂。但最重要的是,杨文乾有卓越干练的行政能力,在当时庸碌成风的官场上,属于少有实干人物。也因以往太过高调,这才拉了仇恨被告发。这样一个有缺点的人才,当然不能一下拍死。

雍正的眼光果然没错,这桩闹剧之后,杨文乾果然洗心革面了,之后他调任福建巡抚,不但以为官清廉著称,更成功清理了福建当地的亏空,还拓展了福建与南洋的贸易航线,萧条已久的福建沿海经济,一度红红火火。呕心沥血的杨文乾,也是积劳成疾,最终病故在福建巡抚任上。

一个犯过错误的贪官,被雍正一顿敲打,洗心革面变了能臣。这用人手腕,确实高超。也正是这样的用人手腕,才令雍正年间,一批实干能臣脱颖而出,撑起了清王朝的江山。

事件4:全国海选老农民

大刀阔斧的雍正帝,挨骂也非常多,他的各种国策,也被好些野史歪曲嘲笑。但在雍正在位时,他也有一个奇葩政策,被当时士绅们私下嘲讽:全国海选老农民。

雍正登基后,就给全国各州县下令,每年必须在各乡,选拔一到两个有种田技能的老农民,授予八品顶戴。这向来只能凭科考功名获得的官职,雍正年间居然种田就行?命令下达后,当然引得一片哗然,嘲笑声不断。

但雍正帝这样做,不止为了搞怪,实因清朝此时的农业状况,简直不容乐观。自康熙晚年起,清朝人口暴涨,各地府库存粮却严重不足,耕地也大量减少。没有粮食,国家就难言稳定。要鼓励种粮,有高水平种粮技能的老农民才是宝贝,当然要海选重奖。

从雍正二年到雍正七年,海选活动红红火火,各地都有老农民披红戴花,接受朝廷嘉奖。可雍正没想到,由于各地乡绅的抵制,在好些地方,这个活动竟成了笑话:好些地方的乡绅无赖,乃至地方官的亲戚,巧妙钻营顶替,竟全成了戴八品顶戴的老农民,这帮“老农民”气焰更是嚣张,在当地鱼肉乡里,闹出不少坏事。后来发现问题的雍正,把海选变成三年一选,法办了一批地方官,才算刹住歪风。

但总的来说,这个政策还是给大清朝的农业生产,打了强心针。特别是雍正年间的垦荒活动,也更加红红火火。仅河南一地,土地增长就一点八倍,宁夏四川等地的农业也高速发展。先前南方种植的水稻,在雍正的强力推广下,更扩展到北京地区。清王朝的粮食储量,年年直线上升。为什么在位十三年的雍正帝,挨了这么多骂,国家却始终不乱?农村稳定,江山当然就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