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块带板的比较

 睫毛上的风尘 2019-01-14

今天北京玉品斋的反击帖,帖出了他这块带板的细图,正好可以对比两块带板的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更有助于玉友们观察、分析、判断和交流。


我是一个刚入门不久的学生,喜欢和玉友交朋友,更喜欢向行家里手学习请教,也喜欢打破砂砵问个究竟。抛开七里八里的不去说,就这两块鹿带板,哪个先哪个后?哪个真哪个假?我还是存在疑问。我觉得真的就是真的,仿的就是仿的。


详细解读两件带板

正面

从形态上,左边这块带板布局合理,神态自然,整体面面俱到。皮壳,一眼开门熟,光气自然,没有扎眼的地方。


右边这块带板布局和左边的很相似,但是显而易见的十分臃肿,鹿的形态神情不自然,脖子处尤为臃肿,鹿的面部表情略显僵硬,后腿部分缺少了神韵, 整体少了老东西应该有的皮壳,包浆,光气和神韵。


背面

背面是对比区别最大的地方,左边的是包含老物件应有的全部特征,顶钻痕迹,包浆,光气,沁色。 右边是缺少了古玉该应有的包浆,光气并且有机械作业的嫌疑。


拉丝痕迹,明清的典型工艺。

正确的拉丝应该是交错不平衡,左边的拉丝痕迹清楚并且光气统一协调。右边这幅拉丝痕迹平整圆润不符合明清拉丝的特征。


图文编辑:無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