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首歌竟然能唱的互相猜忌的君臣关系重归于好

 共同成长888 2019-01-15

《梅花三弄》的历史典故源于东晋大将音乐家桓伊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调》的故事。《晋书·列传五十一》和《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里都曾记载了这段典故。
主人公桓伊,就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中的主要指挥者。厉害吧! 
这个王徽之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他的老爹那可是大名鼎鼎——大书法家王羲之!王徽之可能是因父亲的大名和王氏家族的显赫,为人处世很狂放,把谁都不放在眼里。
这一年,王徽之应召赴东晋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码头。恰巧桓伊在岸上过,王徽之与桓伊并不相识,但知道桓伊是著名音乐家。这时船上一位客人说“哎!这不是桓野王吗(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伊此时已是高官贵胄,但他也知道王徽之是名门以后,便下车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拿出笛子,吹“梅花三弄”之调,高妙绝伦。吹奏完毕,桓伊立即上车走了。从始至终宾主双方没有交谈一句话。晋人之旷达不拘礼节、磊落不着形迹,由此事可见一斑。由此,“梅花三弄”这首曲子,名气就更大了。 
根据《晋书》的介绍,桓伊是武将,被封为右军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也许是音乐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为人谦虚谨慎,行事低调不张扬,虽曾立大功而从未招忌。正是由于这样的性格,他才能静的下心来精研音乐。《晋书》称赞了他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后秦苻坚摔大军进攻东晋,时任中郎将的桓伊与将军谢玄,辅国将军谢琰,在总指挥丞相谢安的领导下共破苻坚于淝水(即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而丞相谢安也因立下存晋之功而进官至太保。后来晋武帝之弟司马道子与谢安发生权争,屡进谗言,对谢安极尽诽谤。晋武帝对谢安渐渐有了猜疑之心,并开始冷落谢安。桓伊为此很是不平。
一次,孝武帝召桓伊饮宴,谢安侍坐于旁。孝武帝命桓伊吹笛。桓伊神色平静,即刻拿起笛子吹奏了一曲,然后放下笛子说:“愚臣弹筝不及吹笛,但也足以自成乐调,如果配合歌唱,弹筝更合适,请允许愚臣弹筝歌唱,并请一人来吹笛。”孝武帝非常欣赏桓伊演奏的乐调,随即便命令内宫歌妓吹笛伴奏。桓伊又说:“内宫歌妓与愚臣必定配合不好,愚臣有一奴仆,善于配合吹奏。”孝武帝情绪高涨,兴致勃勃,很喜欢桓伊性情的放达直率,便允许他召来奴仆。奴仆吹奏笛子,桓伊便弹筝而唱曹之建的《怨诗》:
“为君既不易,
为臣良独难。
忠信事不显,
乃有见疑患。
周旦佐文武,
《金滕》功不刊,
推心辅王政,
二叔反流言。”
歌词委婉凄凉,表达出曹子建当年受到皇帝猜忌,无法排解忧伤的无限愤懑之情,这与当时谢安的处境非常相似。谢安立刻感受到了桓伊的良苦用心,感慨万千,不禁抽泣流泪以致沾湿了衣襟,他起身坐到桓伊身旁,用手理顺桓伊的长须道:“仅就此举,足见足下不同于常人!”而孝武帝听到桓伊用这样的方式进谏,面露愧色,感到十分内疚。
于是,晋武帝与谢安,君臣二人重归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