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学》作业第3次

 木香草堂 2019-01-15
 

一、简答题 

1、简述家庭的功能。 

答:(一)生育功能   (二)经济功能   (三)教育功能  (四)精神生活功能  (五)抚养和赡养功能 

2、简述现代社会家庭教育故事家庭教育的特征。 

答:1、家庭教育的早期性 

    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对1000多个儿童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发现:儿童50%的智力水平是在4岁以前获得的,30%的智力水平是在48岁时获得的,而在817岁这一阶段只增加了20%。这说明了人的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是在学期早期。 

     国外研究还表明:人的语言能力发展期是在1.5岁左右,45岁是形象知觉的敏感期,55.5岁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对儿童及时进行教育,就会加速其发展;如果错过了这个关键期,儿童智力发展的水平和速度就会大受影响。为此,家长应注意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的水平,科学地进行早期教育。 

       2、家庭教育的全面性 

    家庭是幼儿生活生长的摇篮,家长既要负责幼儿身体健康成长,又要关心子女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家庭教育贯穿幼儿的一生,幼儿不仅在幼儿园、学校教育中受到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即使踏入社会以后,也与父母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对其个性的发展、人生道路的选择、为人处事、社会交往等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 

      3、家庭教育的情感性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与家长建立了亲子关系,随着成长过程的延续,儿童与家长的关系向着亲密化发展。家长与儿童在教育过程中能“以情通情”,并产生强烈、深刻、持久的影响。表现为家长的喜怒哀乐对子女的情感有着强烈的感染作用。因此,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如果能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晓之以正确的道理,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4、家庭教育的灵活性 

家庭教育是针对孩子个别的教育和训练,在内容和方法上有很大的灵活性。父母对子女教什么,怎么教,受家庭成员的思想观念、知识水平、心态与情绪、时间条件、物资环境、家庭生活运转的方式等影响,教育有较大的随意性;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相伴随,多采取“遇物则诲”的方式进行,因此具有随机性。

       5、家庭教育的渗透性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渗透在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琐事中,通过与父母和家庭成员的交往与活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日常家务劳动等等来实现。家庭生活中的诸多教育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庭经济、家庭人际关系、家庭生活习惯,以及家庭气氛和家风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简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优势。 

答:(一)早期性和奠基性  (二)全面性与广泛性   (三)自然性与随机性   (四)亲情性与权威性   (五)持久性与连续性    (六)差异性与继承性 

4、简述主体性原则的含义与要求。 

答:(一)含义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调动孩子的主动积极性。学前儿童家长应认识到孩子是社会的人,是独立的个体,有着做人的尊严和价值,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特点,渴望得到家长的尊重和理解。因此,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把孩子当朋友,尊重孩子的选择,使孩子真正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 

      (二)要求:1、尊重并平等地对待学前儿童   2、尊重学前儿童的人格  3、尊重学前儿童的生存和发展  4、使学前儿童成为发展的主体 

5、简述实际锻炼法的含义与要求。 

答:(一)含义 :实际锻炼法是指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根据孩子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让孩子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从中受到锻炼,以便学会某种技能技巧,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方法。孩子的社会的人,从出生就开始了他的社会化进程。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未来的社会生活特别需要人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工作劳动的能力和社会交往的能力。缺乏这些基本能力,孩子将无法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因此,必须让孩子参加实践锻炼。 (二)要求:1、重视实际锻炼  2、有恒心,舍得让孩子吃苦   3、针对孩子的年龄特征进行具体指导    

6、家长应如何正确对待处于“逆反期”的幼儿?  

答:1、理解、尊重孩子的意愿    2、赢得孩子的信任  3、给孩子适当选择发展的机会  4、善于诱导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7、简述离散家庭儿童的家庭教育对策。 

答:离散家庭中的孩子不是我们生活中的“另类”,只要父母正确对待,孩子同样可以再离散家庭中健康成长,离散家庭也拥有未来生活形态的正向潜力,关键是要拥有健康的“阳光心理”。 

     (一)走出离散家庭的阴影,平静处理婚变事实   1、以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来面对残缺家庭。   2、应尽早向孩子说出事实,不要隐瞒。   3、多和孩子交流。 

 (二)保持理智,善待离散对方,给孩子完整的父母之爱  

(三)注意性别角色教育  

(四)对孩子保持合理期望 

 (五)扩大孩子交友圈,增进社会交往 

(六)爱而不娇,宽严适度,培养自理自立能力  

8、简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对策。 

答:(一)父母应当避免在儿童早期与其长期分离    (二)改变家长的外出务工方式,把伤害减到最低    (三)寻找合适的临时监护人 (四)改变教育沟通方式,并常与临时监护人、幼儿园联系    (五)增加亲情关心,用父母之爱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9、简述教师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 

答:教师是幼儿园与家庭相互的中介和桥梁,在幼儿园与家庭的相互沟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教师要在家园之间起传递信息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对家庭教育起指导的作用。所以提高教师素质就成为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质量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家教理论水平和指导能力。  (一)教师是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者   (二)教师儿童家教指导的研究者  (三)教师是儿童家长施教的合作者   (四)教师是儿童家长参教的评价者  (五)教师是儿童家长意见的采纳者   (六)教师是儿童家长心声的倾听者  (七)教师是儿童家庭隐私的保护着 

10、当前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面临哪些新的形势? 

答:一、家庭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二、家庭结构和规模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   三、家庭类型的变化趋向多样化  四、家庭劳动的日益机械化和社会化    五、家庭生活日益信息化    六、家庭早期教育备受重视但存在的误区较多 (一)期望值偏高   (二)过度超前  (三)过度教育  (四)过度关爱 (五)教育内容片面化

 二、论述题 

1、你认为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中哪些因素最重要?请说明理由。 

答:一、家长的教育素养  二、家长的文化素养  三、 家长的道德素养  四、家长的心理素养   

1、要理顺家庭关系,父母要和谐,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关系良好,父母关系和谐,结构派心理学认为,孩子的各种问题几乎都是因为家庭关系不和谐造成的。 

2、父母的价值观、眼界、想法等等。之所以现在是拼爸拼妈的时代,主要是因为父母的眼界、想法等等,确实能为孩子提供不同的起跑线。比如比尔盖茨,他就是典型富三代,他之所有有后来的成功,和他父母为他提供的有远见的帮助大有关系。 

3、父母的毅力、方法等等,孩子的成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可能就关系孩子的一生。 

2、联系实际,分析电视的普及对学前儿童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对家庭教育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电视对学龄前儿童的负面影响有哪些:[3-5] [看电视]  

1.电视中的节目常常过于暴力化和刺激。画面切换得频繁,配上相应的音乐,常常给予观看者过多的感官刺激,造成紧张情绪。有很多孩子,因为受电视的刺激,常常晚上睡不着觉;好不容易睡着了,又恶梦连连。因为在孩子的眼里,电视里的节目就是活生生的真实生活。  

2.电视节目也会影响孩子的言行举止。孩子的模仿能力、学习能力很强,节目中的某些角色的行为,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孩子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而现在的电视节目中,暴力、凶杀等一些不该让孩子看到的内容越来越多。  

3.电视剥夺了孩子的日常活动时间。学龄前的孩子需要花时间游戏,花时间听一些童话故事,随着音乐跳舞,出去跑跑跳跳,也需要时间静静地堆积木。这些都是他们学习的重要内容,电视的“入侵”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  

4.孩子看电视过多,没有时间与家人谈话聊天或交流,而这恰恰是孩子走向社会必需的基础训练,也将影响亲子关系的质量。  

5.使孩子的语言能力下降,因为他只听不说。视力也要下降。  6.看电视代替阅读,将使孩子体会不到阅读的快感 

《家庭教育学》作业第3次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