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维护健康这事上,很多人把注意力放在心、脑、肝、肾等脏器上,而忽视了肠道的保养。 其实,人体最容易生病的器官是大肠,疼痛、胀气、腹泻、便秘、口臭、痤疮、放屁臭……等很多症状都是肠道在报警。 肠道是人体健康的基石 1人体的“加油站” 人一生约摄入70吨食物,这些都要经过肠道处理。 不夸张地说,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约80%由肠道消化,100%靠肠道吸收。 所以一旦肠道功能失常,机体很可能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支撑。 2最大的免疫器官 人体70%的免疫力来自肠道;95%以上的感染性疾病与消化道有关。 因此,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肠道的健康程度与寿命息息相关。 3最大的“排污厂” 人一生中要排出约4000公斤的大便,有1/3是肠道细菌;80%以上的代谢废物、“毒素”等由肠道排出体外。 当肠道排泄受阻,滞留的有害物可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 一旦肠胃功能失调,各种疾病也会接踵而至,有研究显示,人体90%的疾病与肠道问题有关,冬季更要注意呵护肠道健康,预防肠胃疾病。 冬季,是肠道的一个“坎” 进入冬季,很多人做好了保暖御寒的工作,却忽略了对肠道的呵护,于是腹痛、腹泻、腹胀纷纷上门。 而下面这三种行为,更是会给肠道雪上加霜。 1水分不足 在冬季,室内多温暖干燥,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导致肠道内水分不足,肠道蠕动减缓,导致便秘,增加肠道排毒的负担。 2饮食无节制 年底了,聚会应酬少不了,很多人饮食无节制,大鱼大肉,摄入很多高热量食物,从而加重了肠道的负担。 3缺乏运动 天气寒冷,人的运动量也降低了,缺乏运动会使肠道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久而久之容易导致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 6个方法清理肠道垃圾 肠道一堵,疾病自来,要“治堵”,太原市营养协会秘书长曹雪提醒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安排好喝水时间 清晨喝水很重要,起床后喝杯水,不但可补充夜晚流失的水分,而且可以刺激肠道。 但要注意,要少喝含糖饮料,糖水喝得过多会加速肠道老化。 2适当锻炼 运动能促进排便,尤其是晨练。运动要和喝水结合起来,一边补水,一边运动。 3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 多吃各种蔬菜和水果,如白菜、芹菜、韭菜等。它们在肠道中就像洗碗用的钢丝球一样,专门擦除不好的胆固醇,吸收水分使粪便易于通过肠道。 4少吃消炎药和解热镇痛药 这些药容易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起腹泻,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5让肠道休息 在两餐间尽量少食零食,给肠道提供足够的时间休整,从而让它为下一次工作储备能量。此外,睡觉之前也绝不吃太多东西。 最后,每10天左右选一个休息日,以果蔬为主,吃七八成饱,能让肠道得到休息,也有利于清空肠道内的食物残渣。 6及时排便 经常便秘者诱发癌症的几率比不便秘的人要高3倍,尽可能做到定时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要“例行公事”,以便形成生物钟。 4种食物,肠道最喜欢了 1海带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在人体肠道中好比是“清道夫”,能够及时地清除肠道内废物和毒素。 2黑木耳 黑木耳富含胶质,有助于将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吸附和聚集并排出体外,清涤胃肠,效果特别好。 3花生 我国民间很早就有“花生养肠胃”的说法。中医认为,花生入脾经,有养胃醒脾、滑肠润燥的作用,可以强健肠道。 4酸奶 冷藏酸牛奶中的益生菌能促进人体肠道菌群的和谐平衡和有毒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协助肠道抵抗有害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