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是各种环境因素之间的堪称美好的各种相互关系所带来的综合艺术效果一对于环境中各种美好关系的探求斑栓,就是设计过程,而追求与表现过程,则是实践行为。建筑画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不同于写生,不同于一般艺术绘画。它是建筑设计方案的直观表现,是建筑师的语言。它必须运用写实的手法,准确地表现建筑,达到使人产生真实感和质感等效果。 所以有人把建筑画也叫“效果图’。画者在表现中不能带有主观的任意性,不能象像“中国画’那样进行“写意”的自我发挥。但建筑画作为表现艺术,它又是艺术创作,与美术中的素描、色彩、绘画艺术有着共性的一面,即比现实更加概括、典型。建筑画即是“方案’的形象表现,又是艺术作品,同样可给观者以美的享受。为此可以得出结论:建筑画的理论特点是,它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J性,是二者的高度统一。 1、建筑画与美术基础训练 加强美术基础训练对提高建筑绘画,表现建筑形象十分重要。加强写生练习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水平;许多写生作品又成为学生创作建筑画时参考的原始素材。我们在没有把握表达对象时,总是依靠实地写生来深入观察,从中弄清它的内在造型规律、色彩特征,然后把它应用到建筑表现图上来。如:建筑画中的配景是衬托和突出主体建筑的。所以必须是从属的,并且常常被概括简化,经再创造后成为一种程式化的套路,但程式化的基础和原型却来源于写生。只有深厚写实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才能形成高水平的程式化。建筑画配景在画法上,不同于写生,不同于一般风景画,要求配景具有。 较强的图案性,同时层次要少,如人、树的表现,完全可以画轮廊、剪影,其目的是“从属’,即防止喧宾夺主。建筑画配景程式化画法正反映了学生在美术基础训练中,绘画经验的积累。随着学生绘画水平的提高,此种程式化必然会得到更新的式样和更高层次的升华。因此加强学生美术基础训练,可不断提高建筑画创作的水平。 2、马克笔在建筑画中的运用 用马克笔上色时,一定要选准色彩,尽量一次完成。它与水彩、水粉不同,每笔只能画一条窄面。画大面积时要一笔一笔地排,要尽量避免各笔间的重叠、以免出现深浅不匀的线。在画直线中可用界尺。在画地面时,要有一定速度,不能太慢。用马克笔在深色上画浅色时要防止把底色洗去,特别是在不吸水的画纸上。但有时也可利用这一特性,制造出特殊的效果。如透过玻璃看到室内的浅色物体、灯、柱等。如果用笔时快速带过,则可以形成重叠色;又如在暗色的墙面上重叠冷色的阴影,这种重叠色由于包含了墙面本身的颜色,所以使阴影很透明、生动。同样在画玻璃时也可利用重叠色做出复杂的二次色、三次色,形成多种漂亮的灰调子。用马克笔可以画出各种效果图,无论是外景还是室内,它都可以产生透明、鲜亮、生动、有力的效果。至于如何充分发挥其特点,就靠教师和学生去实践、创新了。 庐山艺术特训营友情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