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人物语(第22期)

 江山携手 2019-01-16

    山东济南/许晓宇

 

    中国最公正的文学奖,是什么奖?

    我的答案是各地区举办的征文奖,而且成色完足含金量也大,尤其是一些组织有序、规范严格的诗歌大赛。

    理由是,每一地区搞征文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提高地区的软实力”,诟病沽名钓誉也好,蝴蝶效应也罢,有一点可以放心,即每个地区都希望得到属于自己的好诗,否则就有违于赛事的初衷,这就倒逼评委先生不能含糊,是目前相对值得信赖的“捆绑式”公正评选。

    初衷与动机也许没有多少“高大上”的成分,但其结果的确对诗歌有益,甚至出现意想不到的良好局面:

    一、选出的作品起码是参赛中的好作品。一首诗成就一个景点、一个地区的现象得到了时间的检验,今天让人心动的名胜古迹绝大多数都是因为有题诗,比如鹳雀楼、黄鹤楼等等。所以真选到好诗是“效益”,每个地方都需要。

    二、真金白银调动了诗人创作的积极性,这比“签约制”更公开、公正、公平,而且更灵活。签约里或许有“操作余地”,有的根本不配享其果,甚至成为变形腐败。公开征集作品的资金有的还是企业赞助的,这种形式才更有公信力、说服力!

    三、提高了诗人临场能力,让新诗变得“有用”,给诗人正名,给诗坛正名。

    四、重现中国传统文人的入世情怀,诗人走出书斋,积极参与到大自然,热情讴歌祖国壮丽的山川,描绘中国梦的锦绣蓝图,真正体现了中国儒家思想精华中“经世致用”的文人气象,一扫多年来西方文艺思潮对中国文人意识形态的不良侵扰。更有利于中国诗人写出中国新诗,诗歌脉相更加强盛,格局更加宏大,艺术生命力越发蓬勃,更有可能尽早写出传世之作。重拾民族自自信心,诗人应该充当其冲。

    五、对诗人是有效的物质补给。让优秀的诗人在获得奖励后,能够安心于写作。

    六、成就杰出诗人的有效途径。有许多诗人就是通过比赛从而步入《人民文学》《诗刊》等国家级刊物的神圣殿堂,从而成为著名诗人的——这样的诗人一般含金量更足,比如陕西诗人姜华,就是在这种实战中成长起来的优秀诗人代表。

    相比其他奖项几十最多几百的入选待评作品,这种“全民”参赛动辄数千上万的诗歌参与度还是很高的。当然,一些“有身份”诗人的缺席影响了大赛的规格,但伴随各地不断加大投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诗人“出山”。

    可以大胆预言,中国某地区诗赛超过诺贝尔奖“含金量”将指日可待——不排除一首新诗的奖金甚至高达1000万,上亿。也不排除未来诗人的“收入”反超小说家的可能。这话虽然俗点,但它是一种趋势,在此指出,仅供检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只是时间问题。

    若说正能量,这就是诗坛的正能量,如果说新诗需要传播途径,这就是最佳的途径,远非几个诗坛“谐星”的辐射力所能同日而语。

    当然,新诗相比唐诗还有许多短板,征得的作品未必物有所值,这不是举办方的错,不是评委的错,也非新诗诗人的错,而是新诗的错——新诗有它先天的不足,暂时还无法与唐诗并驾齐驱,但随着这种良性的互动,或可改变新诗的写法?成为一种新诗的革命?

    如果说诗歌的“朦胧时代“是思想压抑之下的爆发,那么这种看是诗歌的“土豪时代”则是经济反哺之下即将到来的“新诗浪潮”,诟病也好,愤怒也罢,这种新诗走向将是大势所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各地风起云涌的诗歌大赛只能愈演愈烈,并成为撬动新诗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极。

     历史将再次选择诗歌,而不是其他。        

                            

                                         2015-6-10  济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