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灯盏罐的往事

 夜黑心明 2019-01-16

古时人们使用的照明工具为油灯,我们浦江本地称这种油灯为灯盏罐,它由灯盏架和灯盏碟两部分组成,灯盏架用竹料做成,灯盏碟是一种陶瓷器皿。

灯盏罐的往事

灯盏罐的往事

照明时在灯盏碟中加点乌桕籽油,斜插一根灯草,点燃后灯火闪闪烁烁,勉强能分清一个人的五官。烧晚饭时把灯盏罐置于灶台前,吃饭时又移到饭桌上,或干脆在墙壁上打枚铁钉悬挂,那铁钉端点有一方形勾头,能卡住灯盏架,这样照明时能做到灶台与餐桌两者兼顾,但灯火如豆,让人有一种恍若梦幻的不真实感。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黄宅镇的后江村家家户户都会加工灯盏架,成为村民的一项主要收入,据90多岁的洪忠纽老人回忆,全村最盛时80%以上的家庭都在从事这项行业。

灯盏罐的往事

加工灯盏架的工具有锯子、篾刀、钻头和木墩等,工具简单,但加工繁琐。村民们首先要到邻县诸暨的高城头(现在诸暨的同山镇)去购买竹料,那里盛产毛竹。每到集市日,村民们结伴同行,从后江村出发,步行20多公里来到高城头,中饭后返回,每人肩扛几根毛竹,由于毛竹较长,不时触及地面,一路尘土飞扬。

灯盏罐的往事

到家后先把竹子锯成小段,根部的竹料主要加工成灯盏架的四只脚,上半段的竹料做成灯盏架的横挡。在木墩上用篾刀削出榫头,用钻头钻出小孔,打磨一番再组装,成形后放在地上,试试是否平稳,上面安放灯盏碟,看看是否吻合。为了美观,最后还要用松明燃薰一下。松明取之松树,富含油份,燃烧时产生浓烟,把灯盏架薰制后,一盏黑白分明、古色古香的灯具就完工了。

灯盏罐的往事

灯盏架外形像一把椅子,“椅座”处扣一个灯盏碟,“椅背”则是一个手柄,方便提拿移动。那灯盏碟需要到永康去购买,那里有专门烧制灯盏碟的陶窑。永康距我县有80多公里的路程,村民们半夜出发,穿草鞋、带干粮,来回需要三天时间。灯盏碟每十个相互粘连,叠放在一起,外面用稻草捆扎,回程时挑着担子小心翼翼,唯恐绊倒而损坏。拿回家后用小凿子把灯盏碟一一撬开,若不小心撬裂,就成为废品。 每到腊月,走进村庄,“乒乒、乓乓”的加工声不绝于耳,有的锯竹,有的剖篾,有的钻孔,有的组装,大家边加工边聊天,非常热闹。一些外村人专门到此参观,想学点技术回去仿造,当看到整个加工过程如此繁琐,就望而生畏了,回去还是干自己的老本行好,因此加工灯盏架全县只此一村,别无分店。

灯盏罐的往事

当产品积累到一定数量后,用绳子把灯盏架串成数串,放到两只篓中,村民们挑着担子到黄宅、郑宅、县城等地去赶集销售。担子虽轻,但体积庞大,一路上晃晃悠悠。在市基处选一块地方,把灯盏架和灯盏碟配套出售,当时每盏灯盏罐的价钱大约是10个铜板。

灯盏罐的往事

那时的百姓生活非常节俭,平时照明时只燃一根灯草;若有客人来访,才会点二根灯草;若用三根灯草,那简直太奢侈了,属败家之举。乡民常年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谚云:“晚上睡得早,省油省灯草。” 妇女们白天忙于干农活,纺纱织布等活儿要在晚上加班加点完成。在微弱的灯火下纺纱,须把油灯凑到纺纱机旁,由于油灯点燃后会产生一缕青烟,上升后袅袅飘散,因而纺出的纱缍被薰得灰黑,天长日久,屋内的楼板也被薰成漆黑。

灯盏罐的往事

每遇村里演戏,戏台上会点数盏油灯,每盏油灯用一束灯草,百姓们称之为“台亮”。至今农村中的一些老人看到很亮的灯火时,还会说像“台亮”一样。

油灯点燃一段时间后,灯草会慢慢燃尽,产生的灰烬使灯火渐渐暗淡下来,需不时用一根香篾把灯草挑一下,灯火又复亮如初。那灯草由于露出灯盏碟一截,会有少量乌桕籽油从碟中淌出,为了节约,下面承接一个小竹筒,真正做到滴油不漏。

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煤油灯开始在本地流行,它以煤油为燃料,用棉纱作灯芯,一点就燃,灯火也更为明亮,百姓纷纷购买,流行多年的灯盏罐就慢慢淘汰了。

当年的后江村不但会加工灯盏架,还会煎麦芽糖,整个村庄热火朝天,农闲人不闲。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后江村又成为远近闻名的小五金专业村,所产的衣架、裤夹、链条等产品远销到全国各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