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主要是考察考生在一定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个体进行求职活动以达到求职目的的内部心理活动,进而衡量其个人的求职目的与拟任职位所能提供的条件相一致时,个性胜任该职位工作并稳定地从事该工作的可能性。 在作答这类题目时,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对自身、岗位进行梳理,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通常,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类的题目会从三个方向进行考察:自我梳理、职业规划及临场压力。在自我梳理的题目中,可能会涉及到价值观、优缺点、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学习经历和实践经历这些考查维度,因此在准备时要注意自我梳理应真诚而不矫饰,自信但不自负;突出自己与职位匹配的能力、个性、专业优势;同时要注意不可空虚,不要夸大其词,可以用事例、数字等来具体说明。在涉及到爱好、座右铭时,内容应积极向上,不要悲观消极。整体描述时要注意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也可用数字序号来进行分条梳理。 职业规划可以从报考动机和工作规划两方面考查。当问到为什么要报考这一岗位时,要从认识、动机、展望三方面来谈。工作规划的整体流程大致为入职前,了解岗位需求,从思想进行上准备,按报到的时间地点按时到单位人事部门或负责人事的科室报道。入职后,听领导安排,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尽快适应工作环境,了解组织分工,架构。更进一步需要进入实战层面学习,向领导求教,同事求帮助,书本学理论,实践求真知。实干层面,多做一些事情。阶段性总结,不断地提升自己。 模块二:人际沟通一、回答人际沟通类题目时关键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题目中你的身份。身份不同,则在沟通时我们的语气、可以调控的资源、包括解决问题使用的方法都会不一样。 第二:对象的身份。对象的身份也决定了我们与之交谈的语气,说话时候的用语、态度等。第三:交谈的目的。任何事情都有目的,目的是灵魂和方向,交谈也是一样,必须分析清楚交谈的目的,才能有效引导交谈的整个走向,才知道我们到底应该说些什么。 二、答题思路: 认识矛盾——解决矛盾(找出根源,给出对策)——避免矛盾 认识矛盾: 面对题中设置的场景,要能够用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如换位思考、阳光心态等。 解决矛盾: 1.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a.自身原因:态度、做事的方式方法、执行力等;b.双方原因:沟通是否有效,是否换位思考,是否有误解,是否有违背原则等 2.解决问题:a.针对性:根据不同维度,坚持正确的原则。b.有效性:针对具体问题,避免假大空。 避免矛盾: 心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外圆内方 行动:自我反省、总结经验 三、五大维度: 1. 对待领导:尊重、服从、大局为重,多请示、多汇报;脚踏实地,正确面对批评和表扬。 2. 对待下属:客观公正、教育、激励、帮助、指导(以身作则、奖罚分明、客观公正) 3. 对待同事:求大同存小异,共同进步,团结协作、工作第一、信任 4. 对待亲朋好友:坚持原则,体现亲情和友情(原则性和灵活性性相结合) 5. 对待群众:热情、耐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模块三:组织管理一、定义 什么是组织管理题型?通俗地讲,组织管理就是领导交给你一项任务,问你如何开展?任务内容包括调研、培训、宣传、活动、接待、会议等。如: 例题1:某地出台措施要增加残疾人就业创业,你怎么去实施?重点是什么? 例题2:为增进城乡青年交流,组织100多名山区学生到城里交流学习,如果让你组织,你怎么组织? 例题3: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开展书法、摄影等兴趣培训班,职工前期很踊跃,后期不积极上课,如果你是这次的活动组织者,该怎么办? 二、组织管理测评要素 组织管理题目类型主要考察学员对自己、他人、部门的各项活动做出计划,合理高效地安排时间和相关资源,并对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冲突,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协调的能力。希望考察考生依据目标,做出计划,可以协调看清各方面的关系,根据需要做出选择,及时决策;做到合理调配、安置人财物等资源,合理解决冲突矛盾,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统筹规划。 三、作答思路 此类题目作答总体思路分成四步,归结为一个帽子三个环节。一个帽子是指组织活动、会议、培训等等目的和意义,在这一部分,考生要在作答时候详细说明题目中所涉及到的主体所反映的核心目的意义。三个环节是指事前、事中、事后,事前,一般是指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所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事中,一般指在实施活动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控制;事后,一般指活动组织完成后,需要做的总结,还有一些个性化的防范措施等。 模块四:应急应变一、一般性突发事件答题思路 1、分析情况 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突发事件。面对突发事件我们要临危不乱,应对有度,保持头脑清醒,科学分析,敏锐把握事件潜在影响,密切草握事态发展情况,善解决突发状况,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化解矛盾。 2、确定任务 因此,面对题目中这种情况,如果我是主要负责人或现场组织者,我会沉着应对、保持镇定,采取以下几个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 3、解决问题 我会采取首先确认是否真的出现了突发状况,以防忙中生乱。之后,我会根据事件的轻重缓急,准确判断,果断行动,整合资源,调动各种力量,有效加以应对。 第一,如果因为A导致了这个问题,那么我将第一时间B; 第二,如果不能通过B解决此事,那么我会尝试采用C; 第三,如果C也无法短时间内解决问题,那么我会马上与主管领导取得联系并汇报当前情况,领导如果有明确指示,并及时汇报处理进程。马上按照领导指示办理,如果领导没有具体指示,或予我自己解决的权利,看看能否争取到一定的支援或协助; 第四,综合各项方案买普化解当前问题。特问题处理完毕后,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请领导放心。 4、总结提高 事情完成后,我会及时总结教训得失,向领导汇报并检讨自已的失误,并在今后类似的工作中,增强应变能力。力求做到及时反应、准确反应,提前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积极应对变化。与此同时,要加强自身的个你工作实践。勤于实践假炼是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本领、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途径。我要积极通过工作实践,进一步锻炼和提高自己分析判断能力,以备今后更好的应对组织要求和工作的需要。 二、公共突发事件答题思路 1、分析情况、确定任务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事件情况。 2、解决问题 (1)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因情施策,因人制宜。在面对决策问题时,以人民的人身安全为首要依据。 (2)必须及时硫导化解矛盾冲突,对于有可能存在隐患的问题,切忌放任不管,在控制住事态发展的情况下,要迅速果断地处理隐患问题,防止事态扩大。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人们往往会情绪激动、惊慌失措,有时,在出现一定的人员财产损失之后,群众容易产生泪丧、绝望的情绪。因此,作为公务人员应该首先站出来鼓舞大家积极面对困难,团结一致、共度难关。 (3)亲临一线、靠前指挥。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有明确的执行时间。 (4)要能保持克制忍让,以解决问题、控制情势发展为首要目标,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3、总结提高 突发性事件被平息后,组织获得了相对的平静与稳定,这并不意味着危机过程已究结。这时的领导者的主要工作是致力于危机的恢复和危机的根本解决。因为危机公开的冲突被制止了,但引起危机的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如果不从根源上控制,还会以其他方式再发生。所以此时,一方面在恢复正常的社会活动外,更要从系统的角度查找问题出现的深层次诱因,教育广大群众提高认识,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1)认真查找工作中的缺点 突发事件出现,说明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少,例如发生在个别农村的假酒中毒事件,如果基层干部工作主动些,对农民生产、生活多关心些,事发地的工商、卫生、法制宣传、食品监管、技术监督部门的同志们能工作深入一点,对个体户生产与人民的饮食卫生相关联的小企业严格管理,修剧是可以通免的。 (2)制定整改措施 事件处理后,对发现的问题,要制定出严格的整改措施。举一反三,排查隐患,见微知著,超前防范,以确保不再发生类似的问题。 (3)改进工作作风 处理突发事件,虽然有方法和艺术,但方法和艺术不是 万能的,关键还在于平时扎扎实实工作,要防止把主要精力放在处理突发事件上,而忽视日常工作的倾向,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模块五:综合分析何谓综合分析:综合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各种特征联合为整体。分析则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 一、从内容上分为:时政类、哲理类; 1、时政类又分为政策理解类和社会现象类。 例1:现在有的大学在自主招生中新设一个“圆梦计划”,对农村家庭中三代以内没有大学生的学生进行特招,请问你对这个政策有何看法? 例2:现在玩手机成为普遍现象,出现了“低头族”,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 2014年真题】 2、哲理类又被细分为:名言俗语、故事理解、原理效应。 例1:有则寓言:野狼和狮子同时发现了羚羊,它们商量好一起去追捕那只羚羊,先由野狼把羚羊扑倒,然后狮子上前将其咬死、面对到手的猎物,狮子意欲独吞,试图先把野狼咬死。尽管野狼拼命抵抗后死去,但此时狮子已身受重伤,也无法享用美味了。你读完这则寓言故事,有何感悟? 例2:瀑布想穿过沙漠去森林,但是它怎么努力也没成功,于是它很沮丧,风儿告诉他:没关系,我把你变成云,就可以过去了。这给你什么启示? 例3:瀑布想穿过沙漠去森林,但是它怎么努力也没成功,于是它很沮丧,风儿告诉他:没关系,我把你变成云,就可以过去了。这给你什么启示? 二、从形式上分为:文字、漫画、视频类。最为常见的就是文字类和漫画类。 例1请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谈谈你的看法。 三、提问方法: 一般来说题目最后问“你怎么看”“谈谈你的看法”“给你什么道理启示”“有何看法”等都是整合分析的标志性提问方法。 四、解题思路 基本的解题思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唯有漫画题需先对漫画内容进行简单描述) 例:有则寓言:野狼和狮子同时发现了羚羊,它们商量好一起去追捕那只羚羊,先由野狼把羚羊扑倒,然后狮子上前将其咬死、面对到手的猎物,狮子意欲独吞,试图先把野狼咬死。尽管野狼拼命抵抗后死去,但此时狮子已身受重伤,也无法享用美味了。你读完这则寓言故事,有何感悟? 1、提出观点:做人要注意分享;做人要诚信;要注意团队协作 2、论证观点: (1)理论论证: 个人力量有限,为了达成目的,经常性需要团队协作 协作的纽带往往是共同的利益 (2)事实论证:(注意完整、生动、正反对比) 典故:倾酒入泉的霍去病 社会现象:公司分员工股 个人经历:争抢功劳导致失败 (3)落实观点:结合自身、单位、国家 答题示范: 这个故事带给我的感悟就是做人不能太贪婪,一定要学会分享。 故事中的狮子和野狼原本有很好的合作和分工,发挥了野狼的灵活性和狮子的强悍攻击力,从而很好的捕捉到了羚羊。而狮子面对到手的猎物无法控制自己的贪婪,从而撕毁了原本两者之前的协议,而从合作变成了对抗,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其实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现实中,我们往往需要面对各种超出了我们能力范围的考验,而要想应对考验,达成成功,常常需要依赖于团队的力量,也只有团队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我们才能够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整体,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汉时的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大胜后皇帝赐了御酒,霍去病认为功在各位将士,御酒应由大家分享,但人多酒少,不足分配,就将御酒倾入泉中,各位将士欢呼共饮,酒泉因此得名。正是霍去病充分认识到将士们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懂得分享,才使得将士归心,人人用命,才成就了他封狼居胥的伟业。 从个人来说,只有合作才能有发展。从企业来说,也要加强合作,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国家来说,更是要注重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才能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 |
|
来自: 孟溪ProbeT连山 > 《求职和辞职等的职场故事及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