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自学中医

 时宝官 2019-01-16

自学可以成材,这已为古今中外许多大学问家的榜样所证明。纵览史书,靠刻苦自学而成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可以说不胜枚举。我国南北朝时代的江总,是一位 为时人“雅相推重”的大名鼎鼎的文人,而他却是靠自学成名的。 《陈书·江总传》载: “总七岁而孤,依于外氏,幼聪敏,有志性。……及长,笃学,有辞采。家传赐书数千卷,总昼夜寻读,未尝辍手。……年少有名。”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幼年即“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能通六经百家学。”靠自学成为文坛巨匠。至于元代牧童出身的王冕经过刻苦磨练成为著名画家的故 事,已早为人们所熟知

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是以中国古代的先进哲学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又受儒家学说的深刻影响。因而自古以来医理哲理水乳交融,医学儒学密不可分。 古代的不少医家是先攻儒书而后习医的。文人通医者亦为数不少。清代著名医家徐灵胎曾经说过: “盖医经文辞古奥,非儒不能明。”儒,医之间的这种关系,还意味着,通过刻苦自学掌握中医学术有着更为有利的条件。很久以来,民间就有“秀才学大夫,好比快刀拉豆腐”之说。这种说法,虽然似乎把学医形容得过于简单,但从中我们也可以领悟到,在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功底之后,只要潜心自学,专心致志, 中医药学的科学高峰, 决非高不可攀。历史上自学成名的医家也决非少数。如清代沈金鳌, 并未投名师。 开始时专志儒书,及至不惑之年才攻读医书,自学成材,终成名家。

自学能够成材,当然不是说学医可以一 蹴而就,不需要艰苦努力。在中国医药学这一广阔田园里,不经过辛勤耕耘,是不会有所收获的。 “梅花香自苦寒来。”攀登科学的巅顶须以勤为径,抵达知识的新岸当靠苦作舟。读一读一些著名医家的传记,了解一下他们的成材之路,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教益。如何自学?怎样成材?我看起码有以下几点:

其一:立志

谈谈自学中医

“有志者事竟成”从事任何学问没有矢志不移的精神是不行的。晋代针灸学家皇甫谧,少时家贫,常常“带经而农”,中年患风痹症,仍然“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学医时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来表达他的坚强意志: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 至死不怕难。”历史上一切有成就的医学大家,无一不俱有这样铁石般的坚强意志。

“立志”是历代名医成材之本,而这个“志”决不是“无源之水”。志向之所以能够确立,都有其思想基础。张仲景如果不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天之莫救”,出于救死扶伤的责任感,也就不会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也就不会有《伤寒杂病论》这部不朽大作的问世。历代医家,有的是鉴于自身或亲属罹疾病之苦,而决心从医;有的则是受到家庭的影响熏陶,而热爱医学。今天,我们就是要以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为己任,以振兴中医药,为“四化”建设服务为天职,立志去探求“伟大宝库”的奥秘。

其二:苦读

谈谈自学中医

中医药典籍文字古奥,医理深邃,不下苦功夫, 是决然学不好的。 明代学者吴梦祥讲到读书时写道: “古人读书皆须专心致志,不出门户。如此痛下功夫,庶可立些根本,可以向上。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则 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我们当然不会主张“不出门户”,但在读书上“专心致 志”,切忌“或作或辍,一曝十寒”,却是应该记取的。晋代皇甫谧读书达到入迷的程度, “时人谓之书淫”。 唐代名医孙思邈,一生攻读医学成癖,直到“白首之年,未尝释卷”。这些赫赫有名的医学家,如果 不是这样一心苦读,是不可能取得那么有影 响的成就的。

其三:博学

祖国医药学内容极其丰富,与多种学科 ,都有联系。古代不少医学家,又同时是熟诸 经史百家的博学文人。 汉代华佗 “游学徐士,兼通数经”。 皇甫谧 “勤力不懈”,“博综典籍百家之言”。刘宋·王微“少好 学,无不通览,善属文, 能书画, 兼解音律、医方、阴阳,术数”。梁代陶弘景“读书万余卷,善琴棋, 工隶书”。 清代柯琴“博学多闻,能诗古文辞”。此类例证,当然还有很多。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曾 经说过: 科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这些医史上的大家走过的治学之路告诉我们,学习中医学一定要多读书,做到博学多识,善于在有关的各学科中汲取营养。不能设想,一个孤陋寡闻,知识贫乏的人能够成为有所作为的医药学家。

当然,这里所说的博学,绝不是主张人们去漫无边际地乱读。自学、读书还是要有选择的。博与专是辩证的统一。要在博的基础上去求专,在专的条件下去求博。这就是由博反约,又由约及博。明代李梃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好的见解,他说: “如欲专小科,则亦不可不读大科;欲专外科,亦不可不读内科。盖因此识彼有之,未有通于彼而塞于此者。”我想,大科与小科、外科与内科的关系是如此,推而广之,医学与其他有关学科之间的关系,亦复如此。

其四:践履

中医药学是以历代医家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的,因而学好它的关键是临床实践。医界古来就有“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的谚语。宋代大学者朱熹,在《答曹元可书》中,曾讲过一段非常精采的话: “为学之实,贵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子理,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为何事也。”他精辟地讲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学得了知识不去实践,就同不学没有两样;要实践不明白道理,那你就实际上不知道是在干什么。这段话对于学习实践性极强的祖国医药学说来,尤为重要。读读医学史就可以发现,任何名医,都是在为患者解除病痛,经过无数次的医疗实践成长起来的。

以上提到了立志,苦读、博学、践履等几点。这只是笔者感到重要的几个方面,不可能包括古今医家成材的所有经验。简言之,只要我们坚定信念,矢志不移,刻苦学习,持之以恒,定会在发展振兴中医药事业上有所建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