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一想起他们心里就很难过”

 天地人和w 2019-01-16

文:丁暖  图:网络

王朔在《致女儿书》中,写到这样一段文字。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来。

 

王朔,闻名九十年代的“痞子”作家,三言两语间,扯下了中国式亲子关系中崇高的面纱。

 

这段文字,触动了许多人深埋内心的痛。


01

 

有位男子,已经参加工作。

有一天,他给自己的父亲发了一封邮件。


邮件中,男子控诉父亲对幼年的自己实施虐待。

他列举了儿时被父亲暴打的事,时间地点证人说的一清二楚。

男子说,虽然自己已经成年,但这些事是不应该被忘记的。

 

而对于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父亲根本不记得了。

父亲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不可能毫无理由打儿子,就算是打了,肯定也是儿子做错了什么事。


网友@kuru m说:


最讨厌父母打的时候说,“打在儿身疼在娘心”。

等孩子长大了,说起这件事又说“不记得了”。

呸。

 

也许,对当年的行为,父母真的记不清了。

 

可是,孩子却忘不了,那些你认为“为了你好”的暴力和冷暴力,就像白杨树树干上绽裂的瘢痕,大睁着一只惊恐的眼睛,从来没有随着一个人的长大而愈合。

 


02

 

知乎上,一名大学生,提出了一个大逆不道的问题:

“如何和父母脱离关系。”

 

他说自己的父母都是“底层的小人物”,工作中经常受气,回到家,就会把在外面受到的气撒在自己的头上。


暴躁的父亲一言不合就抽他耳光,用铜头皮带抽,用啤酒瓶砸,用凳子砸,用瓷瓶砸,用棍子打......

他的母亲则常常让他跪下,絮絮叨叨地“教育”他,如果他不认真跪着,母亲会用擀面杖打他,用针扎,用触手可及的任何东西打......

 

现在,他终于能自食其力了,他决定付给父母赡养费,作为他们养大自己的报酬,除此之外,他希望自己和父母再无往来,就好像从来也不曾一起生活一样。


一层楼一层楼看下来,回答这个问题的人表示的“全是理解,全是支持,全是感同身受”。

他们就像委屈的孩子聚在一起,借题互诉自己挨打的遭遇。


南方的一个男生,目前在北京读大学,他并不习惯北方的气候和PM2.5的阴霾,但是他的心里很痛快,因为北京离家那么远,父母一伸手,再也够不着他了。

他说自己是被父母吓大的,他长大后最想做的事,是逃离那个从小就害怕的家。

 

 

03

 

以前在一起工作的一位朋友,曾经跟我讲起她的遭遇。

 

有一天,她加班回家很晚,轻手轻脚进了家,书房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女儿和爸爸嬉戏的声音。

透过房门的缝隙,她看到女儿和老公在玩扑克牌,女儿输了牌耍赖,黏在爸爸怀里,往爸爸脸上贴小纸条......

 

朋友说,这样的场景让她感到内心分外甜蜜,却又有着道不出的酸楚。

 

那是她幼时无数次渴望过的温馨场面,小小的她想父亲陪她玩耍,可是,每每听到父亲醉酒后踉踉跄跄回家的脚步声,她吓得赶紧躲回自己的小屋.....

 

如今,朋友的父亲年事已高,她隔三岔五会回家看望他,但是她和父亲几乎没有眼神的交汇和肢体的接触,也从不交流彼此的想法。

 

朋友说:


父亲,那个我生命中本该和我最亲近的人,成了我生命中最陌生的人。

这么多年来,我都觉得和他不熟悉,和他相处特别的尴尬。

大家都说我孝顺,其实,我的孝顺不是出自本心,而是道义上的伪装。

 

小时“怕”,长大了“逃”,等到了不得不反哺的时候,违心地“装”

本该其乐融融的亲子关系,彻底毁在这三个字上。

 


04


我是不是活得太久了?

每天面对这样的父母,好辛苦。


这句话出自一名十二岁女孩子的日记。


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那是他年少时不曾真正苦过。

如果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嫌自己活得太久,她所经历的苦境并不比一个几十岁的成年人轻松。


那个从小就没有得到父母善待的人,不管长到多大年龄,再回想往事的时候,内心都会委屈的像个小孩。

他们一想起自己的父母,心里就觉得很难过。

 


05


深圳父母虐童视频的曝光,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更加无情的现象:

一个不幸的孩子,她不需要做错什么。

如果想折磨一个孩子,只需要成为孩子的父母。



这个世界上,不配做父母的大有人在。

还有无数的人,不会做父母。


19世纪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写道:

生了儿女的还不算得父亲,生了儿女而又尽到责任才算是父亲。


你生下了孩子,只是和孩子有了血缘关系,并不意味着就和孩子建立了健康的亲子关系。

你给了孩子生命,并不意味着给了孩子生活。


如何成为尽职的父母?

如何和孩子建立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

这是在孩子出生前,每一个准备做父母的人都应该提前做好的功课。


遗憾的是,我们大都忽视了这一课。


在书店,随处可见如何教育孩子成才成功的著作,却很少找到一类书,能够指导我们搭建友好有爱的亲子界面,教给我们如何让孩子在年幼的时候不惧怕我们,长大的时候不疏远我们,在成年后想起我们时,依旧认为父母是他最亲密的朋友。

 


05


记录片《柔情史》,讲述了一对母女的生活。

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处了一个男友,后来女儿提出和他分手。

原因不是因为这个男人不够好,恰恰因为他对她太好。

女儿是在心理贫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她和母亲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彼此感觉相隔天涯。

因为没有人对她好过,所以,她认为好都是假的,日子就应该坏着过。

一个感受不到父母之爱的人,先天失去了爱与被爱的能力。



孩子是父母的,也不是父母的,在他们出生被剪断脐带的那一刻,他们和父母的桥梁就出现了问题。

我们需要更多后天的努力和付出,去重建和维护这座桥梁,才能避免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父母双全的孤儿。


每一个为人父母的人,请放下各种借口,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吧。

他们不远千山万水奔我们而来,成为了我们的孩子,请一定和他们在一起,经营好来自家庭的爱和温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